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我的红楼 » 第一章:既来之则安之

第一章:既来之则安之

    大周,荣庆三年

    这里依河成街,街桥相连,水镇一体。小桥、人家。

    有这么一座江南的农家院,六间屋子,院子很大,牲口棚,鸡鸭鹅都有,在靠近河的院墙还有个小门,想来是放鸭鹅用的。

    院里有一棵两人环抱的槐树,院子的西侧,有专门开辟出来的一块场地,摆放着石锁,和几件兵器。不用说,也知道是练武用的。

    在院子的西边的一间屋子里,有个六七岁左右的女孩,正收拾着什么,时不时的看向躺在床上的少年。

    女孩听到外面的声音,看了看床上的少年后,就走了出去,到了院子里,女孩看见汉子,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爹爹,回来了,有没有给丫丫带好吃的?

    汉子看见女儿出来,脸上露出宠溺的笑容说:爹爹忘了谁也不能忘了我们家,丫丫,接着从卸下的货物里拿出一个包裹的食盒,打开后里面放着摆放整齐的各种糕点。

    这是扬州城里居味斋的特色点心,爹爹特意买给,丫丫和你娘你哥吃的。

    爹爹最好了!女孩开心的说着,妇人也开心的笑着。

    女孩:爹爹我看那个公子,醒来后一直发呆,也不动,但是脸上的气色比刚来的时候要强些个,汉子听了就说:丫丫先帮着把东西放屋里,弄完爹爹去看看!

    在持续一片空白的感受后,潇逸的意识慢慢的被拉了回来。

    眼睛也出现了灵动,脑子里出现很多画面,好像封印一样被打开,意识的回归让原本的记忆重新回归了这个身体。

    里面还有另一个人的记忆,我不是死了吗,这是哪里,这个多出来的记忆是谁的,难道是穿越了?

    潇逸,全名,林潇逸,华夏人,四十多岁单身。当过兵2001年退伍,一直在社会上打拼,酒店,ktv,跟组演员,都干过。

    平时喜欢看书和影视剧比如,围城,三国,红楼,谈过三个女友,都没成。更别说孩子了,家中也只剩下自己,了然一身。直到2019年,开放了,人没了!结束于2022年8月

    拉回到现在,记忆回来后,躺在床上的潇逸脑子里整理了下。

    明白了,这是自己的灵魂,附身在了这个少年身上,把这个少年的记忆融合后,知道了现在所在的时代。

    按照这个少年的记忆,现在是大周朝,立国两百多年,区别于前世,更像是架空的时空,根据记忆,所知道的是,

    夏,商,秦,元,汉,后汉,到现在的周,地貌也是和前世不一样!不管怎么说,也算是汉人的天下!

    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扬州下的一个镇,花溪镇,杨家村,离着扬州城一河之隔,这个距离,就和前世的燕郊差不多。

    说说这个所附身的少年,巧合的是这少年的名字也叫,林潇逸。

    苏州人士,今年一十有二,有秀才功名。家中父母在少年九岁的时候,因为闹时疫双双离世。

    只剩下家中老仆夫妻二人和老仆的两个儿子,少年家里还算殷实。

    虽然父母离世,靠着忠仆也把父母留下的田庄和一间杂货铺子打理的紧紧有条。

    少年祖曾上是五代烈候。少年不是本家,不光出了五服。血缘上已经很远了。林家虽然是苏州的大姓之一,但是人丁并不兴旺。

    少年是和老仆还有老仆的一个儿子一起来扬州探亲。

    走到离扬州还有五六十里的时候正好路过栖霞山,此山高耸入云,连绵叠被,又遇此时,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的季节。

    少年就来了兴致,要去山上看看。撇下老仆二人,自己去登高望远,这一去,就出事了,跌入山下河水之中。

    潇逸整理着这个少年的记忆,原来,可能,大概,我是来到了红楼的世界。

    这个少年要去探的正是,他的大伯,现任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姓林名海,字,如海。

    这个我熟啊,想到林黛玉,就想起前世,也是老红迷了,还去过当时在昌平的,天寿陵园,去祭拜过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去了好几次。

    她墓的旁边是,侯宝林大师和他儿子的墓地,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红楼世界?

    应该是了,哪里有这么巧的事,都叫林如海,也是外扬州,官职都一样。

    只是这个原身和本家来往不是很密切,自从原身父母死后就更没有多少来往了,又出了五服。

    也就是11岁考中秀才的时候,小小的在族里闪烁了那么一下。

    要说这原身,还是很优秀的,努力,上进,刻苦,没有那些纨绔子弟的臭毛病。

    平时要么读书,要么就是去到田野之间,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性格也很好,待人接物,很有礼数,这次来扬州一是探亲,二么就是散心的,!我觉着散心是主要的!这人比较随性。

    现在我代替了他,不管怎么说,也是重活一场,我现在就是,这个世界的林潇逸了。前尘往事,如烟。好好活这一世吧。

    正想着的时候,屋里进来了三个人,一个汉子和妇人还有个女孩子。潇逸想这个少年应该是被这一家所救。只是原来的少年已经被我取代。

    进来后,汉子看了看潇逸,感觉确实有点气色了,眼睛也有了灵动,不在是直勾勾的,

    就问:感觉如何?口音是本地的口音,融合了这个身体和记忆,都能听的懂,也会说,。这里和以后,就不在表述各地口音的问题了!

    听到问话,潇逸赶紧答道:感觉好些了,说话声音很弱,多谢恩公救命之恩!

    先别说这些,大丫,去把米粥热了端来。好的,娘,我这就去,说完跑了出去。

    汉子坐在床的旁边,妇人倒了碗水过来,递到我嘴边,让潇逸先喝点温水。

    潇逸喝有半碗,停了下来,感觉舒服不少,就主动问到:不知恩公尊姓大名,这又是哪里?汉子听问,就和潇逸叙说起来。

    这个村叫杨家村,顾名思义,这个村大部分都姓杨。

    汉子的名字叫,杨天义,在家里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哥哥,父母跟着他大哥住,都是分了家的。

    他媳妇叫,李翠兰,儿子叫,杨兴勇,女儿叫,杨灵芝,小名,大丫,丫丫!

    杨天义祖上武将出身,上几个朝代最高做到过侯爵,只是改朝换代,慢慢的也就没落了。

    祖传的武艺,一手三十六路杨家枪,很是厉害,现在来说在大周朝,也是能数到前十的枪法,弓马娴熟,家里就一匹马,只练骑术的时候用,料理的很好。

    他儿子,杨兴勇别看年轻,也是一身的好功夫!等闲三五个进不了身,更别说他爹了。

    平时干活拉车,都是用大叫驴,要说这么好的功夫怎么不从军呢?

    不是没去过,他两个哥哥都是从辽东军营里下来的,就是他老爹也是在辽东边关做过,都指挥佥事。

    一次战役中兵败受伤,被当了替罪羊,,革去了所有职务,没死就不错了。

    打发回了原籍,就这样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回来做了平头老白姓。

    也是心灰意冷,杨天义也想去参军,被拦下来没让去。一家子也是忠肝义胆之人!说的有点多了。没聊那么多我后话前说了,

    杨天义说了救回的过程,是和儿子一起打猎回来的路上,在山角下的河岸发现并救回的。自己也说了现在的身世。

    杨天义说:这次去扬州,本来是救你回来第二天就要去官府说一声的。只是村子和家里有事耽搁了两天。

    处理完后才拉着皮货去的知府衙门,虽然你现在醒来,但是身体还是很虚弱,不能轻易动弹。

    我现在在跑趟扬州,去你大伯家传个话,估计你那老仆父子已经,心急如焚了。

    正说着,大丫端着一碗米粥走了进来,李翠兰接过,到了床头递到潇逸的嘴边,潇逸小口的喝着,也是真饿了,一大碗米粥全喝光了。

    不能多吃了,需要慢慢进食,温养才行。就说到:多谢婶婶!好你歇着吧,让孩他爹跑一趟。

    有劳杨大叔了。就这样,杨天义骑马去了扬州城传信。吃完东西潇逸有了困意,就深深的,睡着了!

    回到老仆父子二人,眼看着自己二人是找不到少爷了,于是急忙赶往扬州城。

    老仆以前跟着自家姥爷去过林如海那里,倒是不用现打听。

    到了门前,让门人去通报,等了有三分钟,门子出来,把二人领进去。

    老仆让儿子和门子去把礼物和马车安排好,他自己去里面禀报。

    到得外客厅,是林如海的夫人贾敏,也就是现在京都,荣国府,史老太君和已故荣国公贾代善的小女儿接见的他。

    问道:听门子回了,你在详细的的说说,老奴,林忠,给大太太请安。便把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说了下。

    也就那么点事,很简单,读书人,陶冶情操,把自己陶没了。

    贾敏道:只是老爷如今不在衙门和府里,因朝廷旨意,和知府出去公干去了,不知何时回来。

    老仆一听,眼泪就掉了下来,声音颤抖的说:请大太太救救我家少爷。

    我们家老爷,就这一个子嗣,老爷夫人去世的早,把少爷托付给老奴,只是没能看护好,这要是没了,我们老爷就绝后了。

    贾敏想了下,虽说出了五服,也不怎么来往,毕竟是老爷家族中子弟。这样吧:如今老爷不在,我一个妇道人家不好私用老爷公器。

    林福,门外进来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太太有什么吩咐。

    贾敏指着林福对林忠说道:他是我们府上的大管家,让他领些人跟着你去找。林忠谢过急忙和林福出去了,等人走后,贾敏坐在那里想着事情!

    贾敏现在身体不好,每天药不离口,看着是一天一天消弱。

    今天这事,让她想起了自己早夭的儿子。

    现如今只剩独女在身前,还是个多病的。哎!轻轻一叹!

    虽说是荣国府的嫡女,又嫁了个好丈夫,夫妻二人也非常恩爱,只是事与愿违。

    自从来到扬州,也是不尽人意,夫君又是在这么个位置上,多方的压力,也是心力交瘁。

    荣国府又远在京都,鞭长莫及!不是她不能拿林如海的帖子去官府,只是现在扬州,情况很复杂,林如海在扬州算是如屡薄冰!放下思绪,就和丫鬟去了内堂。

    林忠带着儿子和林福,还有找来的十多人,骑着马直奔栖霞山而去。

    到了山脚下,看着这日头还能有一个时辰下山,又对旁边一个汉子问道:火把什么的都备好了吗?汉子:备好了。那好分头去找。

    一直找了三个时辰,也没有找到,一群人聚集在一起。

    火把通明,火光照在林忠的脸上,老忠仆满脸悲切,他儿子也是面露悲伤。

    林福看了看这二人说:老哥哥,已经这样,也算是尽力了,只能等老爷回来,在想想别的办法。

    林忠听言,眼泪就掉了下来。说道:也只好如此了,都是老朽的错,如今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体,唉!叹气也没用了,只能回去了。

    于是众人打马往扬州城赶去,这时候城门都关了,不过问题不大,林福去说了下,看了凭证,就放了进去。

    回到林府,把事情汇报给了贾敏,贾敏,让林福安排他们父子二人用食休息!正常贾敏都是早早就歇着了,因为担心丈夫,睡不着,又出了这么个事情。

    过了三天,林如海回来了,先是和扬州知府去了知府衙门办完公事,才回到御史府的家中。

    先看了妻子,和她说了这次差事的事,又了解了他族侄的事情,就吩咐人把林忠叫来。他就去了外客厅。

    林忠到来以后,给林如海见了礼,把事情的经过又说了一遍。

    这三天,老林忠真是度日如年。林如海说已经吩咐人多方打探了!

    其实林如海对这位族侄还是知道的,毕竟11岁考中了秀才,又是林家子弟,虽然出了五服,关系很远了,但也是给林家长脸的事。

    早年间,林如海和原身的父亲,有过接触不是很多,只知道这位堂弟,喜欢游山玩水,好侠风,有点武艺,这个有点,就是有点的意思。

    和宗族之间就是有些红白喜事的来往,毕竟出了五服,除非大事才见一面,也说不了几句话,不过对家里的经营还是不错的,有庄子,在苏州城里还有个铺子卖些杂货。

    林忠听言,只能说,多谢族长。那好,你先下去等消息吧,在府上有什么事就找林福。官府那里,我也让人去说了,不管怎样耐心等待便是。就这样林忠下去等信了!林如海就进了内宅。

    也就是在申时的时候,门子来报给林如海,说林公子有消息了。有人在门外求见说是林公子在他家中。

    林如海听完,让请进来,杨天义跟着下人来到外客厅,进得门来,杨天义抱拳道,杨家村杨天义见过林大人。

    林如海看着眼前之人,好个精壮的汉子,只见七尺多的身量,古铜色的皮肤,眉宇之间有种刚毅之感。

    不必多礼,请坐,看茶,两人就此落坐,下人上得茶来。杨天义就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杨天义有去过衙门,但是人家没当回事。

    现在的官场,就是这样,老百姓谁会搭理,问你要钱的时候那就不一样了,你就是藏在屎里,只要你把钱给了,他也会觉的这是香的!

    林如海听完,很是感慨,没想道这个族侄还真是命大。于是对杨天义表示了感谢,又让人把林忠叫来。

    在等待的过程中,林如海又问了问杨天义家里的情况,听完,唏嘘不已,没想道原来是将门之后,也明白如今朝中的那些破事。正说着,就见林忠和他儿子急切的从外面进来。

    按住激动的心情两人先给林如海行了礼,在去看杨天义。杨天义也站了起来。林如海简单的说了下经过。

    林忠和他儿子,扑通跪倒在杨天义面前,满含热泪的说,恩公在上请受小老儿父子一拜,咣咣咣,就是三个响头。

    杨天义蒙了那么一下,赶忙要把这父子二人扶起,连忙说道,使不得使不得。

    林忠和他儿子抬起头来并没有起身接着又对林如海,咣咣咣三个响头。说道:多谢族长帮助云云。

    然后再林如海和杨天义的劝说下这才起身,就看这两人满脸泪痕。林如海和杨天义心里也是感慨,如此忠仆真真是难能可贵!

    行了,事情简单明了了,林如海又吩咐了几句,就让林忠和他儿子跟着杨天义直奔杨家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