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英雄传说 » 第二十七章 地裂

第二十七章 地裂

    “急报!!!”头盔上插着红翎的骑士奔入北京城,街上行人纷纷侧目,酒楼食客探头观望。

    “中亚女真、蒙、回五月八日于伊州(阿特劳)勾结沙俄反叛!!!中亚都督府告急!!!”

    李澈拉上窗户,看向面带错愕的四人,“且放心,中亚都督府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蛮夷不至于一路攻到伊犁。更不会如两百年前威胁汉地。只是铁路尚未铺设到中亚,朝廷信息滞后,难以迅速应对。若是电报早出现两年,这些狼子野心之徒岂有可趁之机?”

    无怪乎众人忧心忡忡,新历前十年(公元1644年)统一的女真各部落在首领多尔衮的带领下,打着“回到我们荣耀的祖地”的旗号,绕过天山防线,偷袭伊犁,由是从古尔州(阿拉木图)一路攻入天山省和西域,承平日久的大明边军难挡其八旗兵锋,一路败退,中亚都督府和天山南北的汉民惨遭大规模屠戮和掳掠。

    直至新上任的南天山总督李鸿基与北天山总督张献忠联手于哈密战役大败女真军队,生擒贼首多尔衮和其骈妇、兄嫂布木布泰。女真建立的政权内部也发生叛乱,苟活的汉人地主在吴三桂领导下发动叛乱,趁机控制了中亚。

    心有余悸的新大明将爱新觉罗一系杀得人头滚滚,只有黄台吉的儿子福临在汉人地主士族的挟持下,出卖叔叔、母亲和家族,堪堪保住性命。尽管如此,从洪武年代开始就在阿拉木图和撒马尔罕等中亚东部地区落地生根的女真人,不可能再居于汉人的卧榻之侧。他们在当地的势力被连根拔起,举族迁徙荒凉的咸海边。

    大明内战之时的险要关头,险些为外族所趁,成为了汉人的重要历史记忆之一。

    没想到的是,四百年前被赶到中亚中部放牧的蒙古人,两百年前迁徙到咸海的女真人,元时就居于此地的回回,居然能联合起来发动叛乱。他们三族在朝廷的操纵下打生打死数百年,说是血海深仇也不为过。

    “陛下,朝廷已无力支持在出兵中亚。”户部尚书赵庭阳捻着胡子,慢条斯理地上奏。

    坐在上首的皇帝看着这一帮子文臣事不关己,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气不打一处来。他去岁力排众议,制定了新的造舰计划。为了筹措这笔款子,他不得不加大对各个都督府的征税,先是增高商税,然后是茶叶税、酒水税。他不敢开罪大明三十二省的百姓士绅,只得“取偿于外”,没想到酿成大祸。

    “新军可用否?”他开口询问羽林军佥事。羽林军是先帝为重掌兵权,以私库编练的新军。

    “这……恐不足用也。”羽林军佥事讷讷道,“羽林军半数泛波海外,小半数被派往夷州垦田。如今只有一万劲卒可兵出伊犁。”

    皇帝太阳穴青筋暴跳,勉强压住内心的狂怒,看似平静地对堂下众臣说:“中亚尚有十万将士,叛乱规模不过数十万人。我天朝军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内外蛮夷,不足惧也。我意着五千羽林军,及天山南北和西域民夫,调粮草军械运往中亚。”

    “如今四处乱起,军官短缺,今年可扩大各个军校名额。”

    “中亚铁路之事,户部铁道司需多加关注,已经修了五年有余了。若铁路,电报一通,就是蛮夷俯首之时!”

    他慷慨激昂地指点江山,却未在殿中掀起一丝波澜,下首的文官武勋正襟危坐,一言不发。

    “下去办事吧。”他一挥衣袖,结束了临时的内阁会议。

    他不知道中亚十万将士,可堪用的有几何。但他已无力再为遥远的土地输血。

    南洋土邦骚动,沿海海盗猖獗,海贸收入今岁锐减。夷洲总督勾结藩王,潜怀异志。英吉利据迈索尔,联手马拉特帝国,威胁身毒都督府。罗刹屡屡在叶尼塞河和中亚挑起边衅。大明广大的西疆和漫长的海疆四处漏风。

    这些只不过是疥癞之疾。对于他这个世界上最伟大帝国的皇帝来说,国内的流窜的流民、阳奉阴违的士绅才是肘腋之患。

    “中亚一词,来自隆武皇帝语‘居九洲之中,贯通欧亚’。地貌多为草原沙漠,河中地区、费尔干纳地区等地最为繁荣……”昏暗的煤油灯下,李澈翻着《坤国万舆图全解》,心里琢磨着朝廷能否挺过这次危机。

    几千里外的金陵,韦婉也心有灵犀地翻着《坤国万舆图全解》,“印象中,这次中亚大乱对大明影响并不大。中亚总督左都海,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一己之力顶住了来自罗刹和女真、蒙、回四方的进攻。直到护……夫君183年赴中亚任骑兵左都尉,一战擒杀鞑子的首领,爱新觉罗·旻宁……”

    大明的军制经过几百年的改革、演变、简化,人事制度采用军衔制,分为大元帅-元帅-正号将军-杂号将军-左都尉-右都尉-左校尉-右校尉-总旗-小旗,军队编制分为军级-师级-团级-营级-连级,人数分别大体是3-10万人,1万人,1500-3000人,500人,100人等,但大多并不死板固定。

    征兵方面,除了都督府外,汉地三十二省被划为东北、华北、中原、大漠、江南、湖广、川陕、百越、西域、藏地、天山十个军级行政单位,共六十二个师级行政单位,每个师级单位有20-30个营组成的包含骑、步、炮兵的卫戍部队。各个师级单位采用征兵和募兵相结合的方式,既考虑军团的机动性,也考虑训练、征募的方便程度。大明的军制虽然不是完美无缺,但已经形成了近现代军队编制的雏形。

    至于都督府方面,总督有权掌管中下级军官的任命,高级军官需要向朝廷请示,也是为了适应各地行政机构不够发达,加之人种繁多的情况。都督府在军事上被视为军级行政单位,征兵也在当地进行,除非特殊情况,当地卫戍部队并不参与不同汉地军队之间的轮换。

    李澈将来所任的左都尉,已经能在中亚统领一个骑兵营。

    “既然如此,唔……中亚的石油必须攥在手里。也不知道这澈儿何时归家,万一他受我影响,没去从军,就大事不好了。”她心里思绪翻飞,脸色随着飘荡的烛光明灭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