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星海执契者 » 卷一——上篇 画中人 曲中事 02

卷一——上篇 画中人 曲中事 02

    “阿含弧带,第1009号行者,速往荒芜域桃源星,观测生命涟漪异象!”

    “帆船星河三阶行者风启领命,速往桃源星,配合此域行者古可兰尹!”

    “洛乌星系行者千道关,速往桃源,探明褐色涟漪一事。”

    ……

    宇宙各域纷纷下令前往桃源星……

    此时的桃源星,已无人敢靠近。唯有霞密世界里奉命前来巡察的星际行者们例外。

    死战之光,纵使是这个世界里游历最广的界使们,终其一生也难以撞见一次。宇宙七大星域的各方势力谁也不会等闲视之,各遣行者领命在此。

    大战之中,胜者顺带杀掉一些窥伺中的行者,是星域大战的惯例,所以,这些人中,能够活着回去的并不多。

    此时,行者们早已蛰伏潜藏,纷纷释放出独有的感知之力锁定了这一焦星球,并时刻监视星球四周的一切动静。

    不过,这些行者们尚且不知,此刻,加入到他们这一巡查行列的,已经出现了几位他们所探知不到的角色。

    而也只有这几位,才可以隔着遥遥虚空探查到,此时在桃源星上空正来回穿梭着几艘能量巨舰,时隐时现,散发着强大的法阵运转之力,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能量封锁阵型。

    ——桃源星已被外来力量隔绝,沦为了一个彻底封闭的世界。

    这就说明,这一战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不放跑一个,围起来,与尔等慢慢地“谈”!二是,不放跑一个,围起来,尽心随性慢慢地“杀”!

    观摩之余,其中一位神秘的紫衫老者,屈指弹出一株纪录着宇宙星球历史的霞密史树。

    桃源星的史典在一棵分枝上被缓缓打开,老者阅完那零零星星的纪录叶片,留下一声叹息,昵喃出了一句,

    “可怜、可敬,这个物质界,有意思。”

    而后随手一点,一片金色树叶从空无中飘来,落在了桃源分枝上。

    合上史典,收回霞密史树,此人正欲抽身离去。

    忽然间,一股强烈的不安感涌上心头。

    老者急忙双手合十,催动霞密感知之力,八束隐秘齐出,勾连东、南、西、北八方天地,一刹百万里,疾速探寻源头所在。

    呼吸之间,一阵强烈的霞力扭扯之感传回。

    正前方八十万里处,一股惊骇的能量波动,正在隐隐蓄势,似欲喷薄而出,正是桃源星地面。

    但是,放眼望去,悬挂在深空里的桃园星依然如先前般,寂寞而绚丽,无丝毫波动溢出的迹象。

    “嗯?看来老夫走不得,这一局,且观究竟......”

    ……

    桃源梦中来,相逢在万年——桃源星地。

    一首传唱数万年的战地歌谣,响彻桃源星球的整个云空。

    “山河改道,岁月成谣,祖宗有契,世间公道,向谁人讨?

    天地无心,万物无情,易水寒兮,此去不悔,与子同归!”

    桃源星,在这一座拥有双日高照、三月悬空、七个季节的紫色星球上,当下进入了最为森寒的亘冰季,桃源人也称之为安息季。

    安息季,桃源的一切都似安息了,天地萧瑟,百海回流,万兽归穴,草木凋零。

    此时,正是夜晚时分,三月分呈三色,皎皎当空悬照,令得桃源大地明似白昼一般,却又多了夜的温凉柔和。

    万物安息了,唯有人未眠。

    战地歌谣之声响起,西风烈烈,此音不绝,在夜空下的护星营地里,在各族的演武场内,在归队的途中,在娃娃的摇篮旁……

    拥有三百六十三族、数百万里辽阔之地的桃源星,歌谣之声此处彼处阵阵荡起,令夜空下的桃源星,自地底震荡出了一波又一波的莹莹之光。

    ……

    “哼哼,能量舰都捎上了,手笔不小啊!这家底搬出来,他家婆娘不拦着点嘛!”

    几千米之高的拂云树上,一位身形峻拔的青年男子立于枝梢之上,一上一下颤颤悠悠,一身以霞密之丝织就的淡蓝色天衣随风翻卷着,衣带纤长,飘然若飞。

    男子望向云端,面露鄙夷之色,旋又拍了拍手,一屁股坐下,“啪”地一声,随手摘下一片拂云叶放在嘴里咀嚼起来。

    另一枝梢上立着一位灰衣老者,稳如磐石一般,并不理会青年男子,只是负手仰望,自言自语道:

    “歌起莹光泪,月照万骨白。”

    最后却是声如纸落,“白”字未出,已近于无声,心中似有千万不忍,令其一语难开。

    旁枝上的青年男子似有察觉,纵身而起,脚踏枝头,临风而立,故作深沉回首,调侃道:

    “老师,怎嘛!岁数大了,后面一句,这就想不起啦?”

    桃源星球世世代代传诵的《桃源经》里,末页文字堪称惊心动魄,此页只有两句,共十九字,又被称作“末世十九字箴言”。

    第一句,乃十字预言,第二句,乃九字祖训。这十字预言一句,正是老者方才所吟。

    灰衣老者闻言,当下会意,眼前之人,自是胸襟非凡之辈,一枪横空,可扫三军颓靡之志,岂会战前悲戚。于是,心念一转,回敬道:

    “当年揍七王屁股的情景都历历在目,祖训又怎会忘了?”

    言语一起,往事入心间。

    是啊,身旁的这位弟子,本是桃源第七位皇子,六岁之时于唤灵海前拜自己为师,此后日日跟随身后,俩人可谓情同父子。

    奈何,其二十岁时,羽野一战,桃源星人人钦敬的第三任皇妃,他的母亲穆宁小荷,为保护这位七王,身陷数波强敌围攻,皇妃以娇弱身躯护子,血战七日七夜,满身伤痕,力竭而亡。

    守灵四十九日后,七王一人一枪离开桃源,独自前往星海外域历练。

    从此混迹宇宙各大星域,又偷又拜又抢,苦参各域修炼体系,九死一生五百载,终究打破了桃源修炼桎梏,开辟出了全新的修炼之路,被《点星卷》排入七大星域同轮榜第一百七十四位。

    年少离开之时,尚是桃源星上羞涩的七皇子,回归之时,已是八荒尽知的混世魔王。

    只是世人只知“魔枪盘秦”,却不知其真名“桃源忘机”。

    其后桃源忘机加入护星营,每六十年一战,历经人间悲欢离合,三任妻子相继战死,七个儿女殒命沙场,来来回回杀出了十三结义兄弟,各领一军,成为桃源星地全新一代的天骄战力。

    “只可恨,不知那畜生黑雀军从何处而来,如此深不可测。”灰衣老者心中不禁向天感慨:

    “如果上天再给七王些时间,哪怕一千年,世间还有人敢欺我桃源星无人嘛。可而今,天与地,都被完完全全地堵住了,还有谁来给他这千年……”

    老者自己当然知道祖训下一句是什么,只是在这位亦徒亦儿的年轻人面前,既不愿意也不忍心说出罢了。

    一想到那即将出现的场景,又想到当下那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儿,想到每逢武宴之时一个个围着自己“秋老,秋老”地叫着,老人万千心境,只剩一缕苍凉。

    “太年轻,太年轻了!怎么能呢!而我这把老骨头却要……!”

    老人无奈地摇着头,心中压着千言万语,只能化作一声深沉的叹息。

    只是一旁的弟子桃源忘机倒是一幅自在模样,正等着老者如往日那般吹嘘一番,却半晌没见下文,于是,心中假意不忿道:

    “糟老头子,坏得很。怪不得我现在,一下雨就屁股疼呢。”

    “活该,啸天凤好吃嘛?老子裹着九号冰陨,在咸池山上窝了一辈子,就只捉了那么一只,三天不到,被你们几个兔崽子给祸祸了”。

    灰衣老者想起当年趣事,如乌云处照来一片晴光,身心为之一轻。

    七王桃源忘机则是一边深情地回味,一边不服道:

    “哼,好儿郎,吃无悔!”

    “哈哈哈,改得好!”灰衣老者朗声一笑道:“你啊,论起贱来,尚可,但是论起贱样,七王此时已是败尽众生!哈哈哈,果然不愧为我三秋得意的得意弟子!”

    桃源忘机骄傲地一甩袖。

    旋又道:“老师啊,以后戟儿交给你,您可不能揍完老子再揍儿子,他母亲那脾气,太可怕,会找你算账的”

    桃源忘机提起了小儿子,现在唯一的皇子桃源霁落。

    但是,这个名字并没能保住,愣是被这位老师给改掉了,换成了“桃源戟”。说桃源山河的美景,是以刀枪画出来的,也是靠刀枪去守护的。没了刀枪,霁落顶个屁!

    “老夫可舍不得。我那徒孙比你当年乖多了!”灰衣老者三秋得意言语间满是溺爱之意,心底却是一缕心酸滑过,转而沉声问道:

    “计划要启动了?”

    “嗯!”桃源忘机点了点头,目去远方,桃源夜色尽收眼底,道:

    “我桃源人跨入霞密世界已有三百万年,世代战争不休,每逢强敌来战,纵死万人也不弃一人。只是奈何战力不及来犯者,每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族人被掳走。一代又一代人啊,悲剧从未停止。”

    桃源忘机茫茫望去,一声叹息。

    “如果不是黔灵族的孪生姐妹觉醒了镜心霞力,我们到现在都还不知道,这帮不敢以真面目示人的缩头乌龟,对那些族人都做了什么!多少代人啊……这帮畜生!”

    言至于此,桃源忘机斜眉挑向上空,漫不经心却又承载着世代仇恨的一次凝视,化为一声轻哼,又带着几许无奈,道:

    “可悲可叹啊。他们到底是谁,又在何处,要干什么,世世代代寻了他们数万年,今日依旧无果,或许以我们的能力已经无从知晓了。”

    “但是,现在想封锁我桃源,好!很好!那就他娘的来吧!”

    说到此处,桃源忘机停了下来,而后字字深沉平静,道:

    “这一战,桃源,可以没有任何活着的人,但是……也绝不会让他们带走一人。”

    言罢,师徒陷入了沉默,沉默里凝结着无限的战意,弥漫在这静寂的空间里。

    听着这般言语,灰衣老者三秋得意并未惊讶,彷佛天意早就备好,只是等待降临罢了。

    片刻沉默之后,三秋得意蓦地鹤背一振,霞密之力喷薄而出,对空一声长哮,一扫方才低靡之态,声如洪钟震荡四周,

    “好!桃源劫,好儿郎,战无悔!”

    而后三秋得意仰望着长空,身形似是凝住了一般,满天月光冷,心中好个凉。

    “桃源劫,好儿郎,战无悔!”

    桃源忘机紧随老师,对空高声一白,一阵波动穿林渡水而去,直至桃源皇族护星营地。

    顿时营地内刀剑嗡鸣,水火震颤。

    此时,桃源十三军各级首领各在营帐之内,或坐,或立,或独自一人,或排兵布阵,听到七王之声,皆是心中领命,已然一幅决绝之色。

    “桃源劫,好儿郎,战无悔!”正是《桃源经》末页所书的第二句——九字祖训。

    拂云树上,七王桃源忘机忽然转过身来,朝着三秋得意拜下身去,道:

    “老师,两日后即是最后通牒,戟儿是我的儿子,三军统帅之子,五百人里,自当最后送出,生死由命,若万不得已……”

    言语间悲从中来,七王酸涩一滞,旋又一振,道:“望老师助他一程……免入无边苦海!”

    三秋得意沉默片刻,掩过心中一抹凄凉意,而后深深吐出一字“好!”语短情深,既是宽心之语,也是阵前一诺。

    “甚好!如此,无悔!”

    诀别在即,桃源忘机不禁多看了一眼恩师。

    月下孤影,双鬓白发,他老了,也累了。

    七王心中不忍,眼前的这位桃源老寿星,也只是刚刚世寿过半而已,因为累世的战争,同龄故友大多已经成了荻灵殿里的英灵。在桃源星地,活得越久,经历的生离死别也就越多。这些年里,老师常常独自一人呆在荻花殿里,数月不出。

    “珍重,老师!”

    临别伤感,桃源忘机不愿多想,道了一声珍重,即大步踏出,纵身离去,一道蓝光向皇宫大殿方向掠去。

    “老师啊,那只啸天凤,太凶了,没人敢吃,放啦!”空中一道声音传来,身影早已远去,直奔桃源皇宫大殿方向。

    “一群兔崽子!”三秋得意脸上浮起一缕暖意,然而往事越暖,今下越寒。

    大战将起,恐再无悠闲时日看这万里山河,拂云树上,三秋得意眺望远方,久久未舍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