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拉下凡间 » 第二十九章:互道珍重,各走西东

第二十九章:互道珍重,各走西东

    三人走出张家,虽然夜深却无半点睡意,秀才在前两人在后,一起漫步在月光底下的县城街道上。

    出乎白夜意料的是,杀了张家二公子,他的心情并未好起来。

    他来之前胸中一口恶气难消,本以为解决了张二公子这个恶人,自己的心情能畅快点。

    可在看到那个老汉的时候,他心里反而越发堵得慌了。

    回想起被那怪人拿捏得死死的没有半点反抗之力的样子,不仅问自己跟那老汉跟自己有区别吗?

    老农一家几口对于张家来说是可以任意踩死的蝼蚁,自己面对后面出现的那个怪人又何尝不是蝼蚁呢?

    他的心里再次产生了一股危机感。

    自己如今的修为,在那人跟前竟然连一招都挡不住。

    不。。。或许那人根本连一招都没用。

    就一声冷哼,轻松写意未曾动真格,他和顾宁便直接失去了行动能力。

    这等修为,这等力量,让惧怕惊恐的同时,也一样让人心驰神往。

    白夜不知道此人的修为有多高,但给他的无力感极其强大。

    先前的青木真人和那女鬼虽然厉害,但没有给白夜产生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

    他还能在一人一鬼之中利用脑子和嘴巴钻钻空子,利用他们的矛盾和欲望反复横跳来个无间道两边吃。

    可面对今晚遇见的这个奎元道人,什么手段都无用,人家根本不给你说话的机会。

    一声爆喝便身受重伤。

    若是此人存了下死手的心思,白夜此时只怕早就魂飞魄散不复存在了。

    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让白夜产生了一种对力量的疯狂渴望。

    他不要如此脆弱,他不要当蝼蚁。

    他要,我命由我不由天!

    走着走着,白夜突然发问“恩师,那个奎元的修为是何等境界?”

    他是个乐观的人也是个记仇的人,被人差点弄死,必须要记住此人的名字。

    免得今后无处寻人报复,岂不是心意难平?

    如果堵得久了,搞不好还会成为心病。

    秀才一愣,然后笑着摇头。

    “我也不知,老夫这才刚刚养出浩然正气,一点对敌的招式都不懂得,来来去去也就只能用浩然正气凝聚成手中之物用来唬人。”

    原来如此,没有任何招式,只有以力压人,但是你不得不服。

    这就是境界高的好处么?慕了慕了。

    “恩师不需担心,以您如今的身份,此去京城必然入得太学,说不定还有会被当今陛下亲自接见。”

    “届时儒道秘籍尽数为您开放,古往今来的儒道法门还不是唾手可得。”

    顾宁安慰了恩师几句,转头看向白夜,他的眼中带着好奇。

    “白兄,今晚你为何对那老汉说出那番无情之言?”

    白夜能半夜来张家,显然不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他心中有怜悯并不是像他所说的那样只是因为想杀人才杀人,但是顾宁不知道白夜为何要骗那老汉不肯如实告知?

    难道他在学那些行走江湖的侠客,做好事不留名?

    “你今晚肯来张家,显然也是存了帮那老汉报仇替无辜被害的人伸张正义的心思,可为何对一个孤苦无依的老人说这些话?不会觉得残忍吗?”

    顾宁从张家出来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白夜对那老汉的行为让他万分不解,既然好人都做了那就做到底,给那老汉一点钱,安慰一番让其埋了儿媳,然后找个地方好好生活不好吗?

    秀才也不解其意“老夫也想知道你怎么想的。”

    “我若对他亲近,他必以为我这等人好说话,这次遇见了你我仨人,若是下一次碰到的还能保证是你我吗?”

    “这苍茫大世,凡人犹如蝼蚁,根本不会被那些高人看在眼中,也不会被他们顾及凡人的性命。”

    “与其让他对我等产生好感,不如让他心生惧怕,今后碰到此类人物速速远离免得再遭屠戮。”

    恐惧,是身体用来自保的一种情绪。

    若是不知恐惧,那就危险了,好似一个人捅你一刀你没有恐惧那就不知道逃跑,再捅一刀就可能捅进要害,那就没命了。

    如那老汉一般的人,他们的生命脆弱得如同像是白夜的那床破芦花被子,没了外面的一层麻布束缚,微风一吹就散了。

    即便再小心翼翼的使用,盖上几年也会千疮百孔。

    对毫无还手之力的百姓来说,对仙人产生恐惧,然后远离才是最优解的保命之策。

    因为他们太过脆弱,根本没有试错的成本。

    就好比创业,家世丰厚的富家子弟可以不断试错,失败几次几十次都能重新再来,但是平常百姓家一次错误就足够倾家荡产。

    所以,对这种东西产生恐惧,碰都不要碰最好。

    秀才和顾宁陷入沉默。

    他们想反驳白夜,但是一直到走出这条街都想不出反驳的理由。

    不知不觉中,三人来到城门口,和昨天早晨一样城门开得很早,担着担子的农民排起了长队。

    白夜转身笑着看向二人。

    “恩师,顾兄,咱们该告辞了。”

    他要去的栖州青羽山,在安平以南,秀才和顾宁上京城得往北走。

    南辕北撤,唯有分道扬镳了。

    “你真不随我去京城了?”

    白夜笑着摇头“恩师,我于做官没有念想,也不肯静下心来做学问,以我的性格更不可能证得浩然正气。”

    “当今世界百姓艰难,我如果做一个普通人又怎么活得下去呢?”

    若是抄袭能行,那自己随你们上京城了,可惜不行。

    秀才深深的盯着白夜,笑道。

    “不~恰好相反,老夫观你虽言语冷漠,可心中热血尚存,你若是保持此心不变,将来必然证得浩然正气。”

    “将来太远,我只争朝夕。”

    对白夜来说,经历过死亡威胁的人,将来什么的太遥远了。

    遥远得他必须时时刻刻都在不安之中度过,要学秀才几十年如一日专心学问,他根本做不到,环境带来的危机感逼得白夜必须要寻求自保的力量。

    他此时就像是一个在沙漠中,渴得快死的人,虽然知道前方几十公里外有一座绿洲。

    可他赶不到那地方就有可能渴死。

    唯有寻求当下,填补自己的力量用来自保,才能让他安心。

    秀才见他铁了心,也不再劝了,洒然一笑。

    “好吧,既然你心意已决老夫也不再劝你,只是此去天南海北,你我都需各自珍重啊。”

    秀才双手抱拳,极其郑重的对白夜行了一礼。

    “老师,您这是做什么?”

    白夜吓了一跳,想要跳开不受这礼。

    只是他感觉浑身上下无法动弹,身体表面上被一股浩然正气给困住,不得不硬生生受了秀才一拜。

    “哈哈哈~~~这一拜你受得起。”

    “那篇大学的出现,便足以让天下读书人都对你一拜了,更何况老夫受你点破谜团方才证得大儒,否则便是再蹉跎四十年也难有成就。”

    “而且还点醒了老夫未来的方向,甚至全天下读书人的方向。”

    “只坐家中读圣贤文章,不去践行堂皇大道,终究是纸上谈兵难有作为,我此去定要禀明圣上改变当下这种坐学问的思想,让天下读书人知行结合,于行走坐卧之中习学问。”

    秀才展望未来显得信心十足意气风发,此时的他才是真正的他,那个只窝在安平一隅之地教导学生的老秀才不过形势使然,现在这幅样子才是他的本性。

    白夜无奈“老师,我只是借前人之言而已,而且我也不过是个夸夸其谈行动为难的人罢了。”

    “说于你听的那些道理,我说得出可做不到的。”

    他不明白这老秀才为何一心想要让他修习儒道,可白夜知道自己真的不适合这条路。

    “作者有功,你让其现于世间同样有功,当得的。”

    “至于你今后能否修得浩然正气。”

    “将来再见,再看。”

    秀才说道这里便打住了,正巧此时一声鸡鸣响彻安平,远处群山间也露出一线太阳光照向三人面庞。

    秀才朝白夜挥了挥手,转头跟顾宁踏上北去的岔路。

    “天光日头好,赶路需趁早。”

    “老师,顾兄,珍重!”

    白夜对着二人背影抱拳一拜,随后转身沐浴着晨光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