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宋 » 第二章 祸端初起

第二章 祸端初起

    随后,两人淋着大雨合力将一车茅草扔上房顶,将漏雨处匆忙修葺完毕。

    两人站在屋内,望着狼狈的样子彼此相互一笑。

    秦晨脸上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望着柱子心疼的说:“傻柱子!这明日天晴了,再来修补也行呀!”

    “那怎么行呢?万一你染了风寒,无法上工,本来月钱就被扣得差不多了,哪有钱看病呀!”

    柱子比他小五六岁,自幼憨厚老实,附近村子的小孩没人愿意跟他玩,都觉得他傻。但唯独一心读圣贤书,用圣人之道规劝自己言行,想要考取功名的秦晨不嫌弃他。

    这一世的秦晨经常在河边读书,柱子就下河摸鱼陪他,久而久之,在柱子心中,秦晨就像是亲哥哥一般。

    他忽然对着柱子问道:“柱子,你今年十五了,按道理也该娶媳妇了!”

    “嘿嘿,谁不想娶媳妇呀!”

    “那以后等哥发达了,给你娶上两房媳妇。”

    柱子听后,笑的更加合不拢嘴了!

    柱子走后,秦晨躺在硬床板上,想到族长说的话,既要自己替人入伍,又要将自家的地屋霸占而去!

    这不就是典型的吃绝户吗!

    他满腔愤懑,感叹道:“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但千般埋怨也抵不过倦意袭身,不由裹紧一床薄被慢慢睡去。

    翌日,天刚破晓。

    整个耀州城,因一夜大雨,显得梦幻朦胧,恰如半城青色半城雨,如耀州青瓷颜色一般。

    随着残月被一道道旭日金光吞没。

    此时,山中龙泉寺内传出了缈缈钟声,108道余钟磬音唤醒了这座瓷城。

    乡间小道,薄雾伏在黄草上,柱子迎霜披露,一脸沮丧赶着驴车,不一会便停在了秦晨家门口!

    他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自然难以如成人那般将哀愁苦闷藏于心底!

    秦晨简单洗漱过后,坐上了驴车,很快便觉察到了柱子的不对劲。

    “怎么了,看起来闷闷不乐!”

    谁料,这一问,柱子竟委屈的哇一声哭了出来!

    “昨晚爹爹说,要将二姐卖到城里当丫鬟!”

    秦晨心猛一下被揪紧了,上一世从史书上看“卖儿卖女”只是简单的四个字,可切身感受的时候。

    这种滋味,百感交集!

    他摸了摸柱子的脑袋:“慢慢说,别着急!”

    “快到年关了,去年入冬以来,干旱少雪,粮食收成差,家中收成还不抵田税,户税和力役。家中已经无米下锅,爹爹就和娘商量,将二姐卖到城里大户人家做丫鬟!”

    “这……怎么也不能卖女儿呀!”

    “爹爹说,一是让二姐讨个活命,二是想给我娶媳妇!我不想让二姐给我换媳妇,那些有钱人家打那些买去的丫鬟可狠了,往死了打!”

    柱子话语哽咽,边哭边说,哭成了一个泪人!

    想起丫鬟小翠被打的场景,他也难掩心中悲苦。

    他听的心里难受,将柱子紧紧抱着,他已经没了亲人,柱子算是他在这个世界最亲的人!

    “柱子,放心,一切我来想办法,你二姐不会去当丫鬟的!”

    柱子止住了哭声,擦了擦眼泪:“真的吗?”

    “放心!我昨晚不是还和你说,给你娶两房媳妇呢嘛!”

    柱子的眼中有了希望,一改颓态。

    在他心里,秦晨是读过书的,办法总比他多。

    两人倚靠在驴车上,朝着十里陶坊而去!

    而身后的秦家村,族长家里。

    秦思源却谋划着如何让秦晨顶替孙儿入伍厢军!

    原本一切无事,只因孙子秦学文在耀州城内跟着一群地痞游手好闲瞎混,前几日喝了酒寻衅滋事,被人家茶摊老板告上官府。

    谁料正值耀州招募厢军之际,闹事的四人,皆被登记入册。

    眼看无计可施,秦思源只得找到身中举人的远房表侄罗汉水。

    对方在耀州城结识不少人脉,就连官府也有三五好友,最后花了些钱,募兵官员答应秦学文可以不用入伍,但名额已经上报,必须找一人顶替!

    村子里,父母双亡,身有长工之约的秦晨便成为了首选人物!

    他为族长,村中出些钱,为秦晨赎长工之身,还能博个美名,孙子也不用当厢军!

    原本一石二鸟之计!

    谁料到秦晨态度模棱两可!

    愤怒的秦思源用拐杖敲击着青石地砖,砰砰作响。

    “学文,我告诉你,你要是再不学好,迟早得蹲大狱!”

    “爷爷,我知道错了,只要这次不让我入伍厢军,我后边啥都听您的!我在家好好干活,不出去胡闹了!”

    “给你起名学文,原本是愿你学经习文,以德修身!可你……咋就这么不争气呀!”

    秦思源坐在椅子上,身为族长,让族人替孙儿去入伍,本就让人不齿,恐落人口舌之弊!

    “这次为了你,爷爷我连脸都不要了,美其名曰为族人排忧解难,谁能看不明白啊!眼下,我估摸着秦晨是不可能答应了,他不管咋样,也是读过书的,这点利害关系要是看不清楚,那书真的读到狗肚子去了。”

    “爷爷,我可不能去当厢军啊!”

    “该来的挡不住!”

    ……

    十里陶坊内!

    整整一天,秦晨都在为了赚钱发愁,什么生意行当都被自己想了个遍,可因来到这个时代太短,眼下也没啥好主意!

    至于考取功名,进士及第他等得起!

    可柱子二姐等不起啊!

    不知不觉中,繁忙的一天终于结束了!

    下工时路过雕刻房,他随意朝里边瞅了一眼。

    只见十余位雕刻师父,手执各式刻刀,刀法起落顿挫,气韵贯通,于那素坯上泥随刀飞。

    素胎体上花瓣绕器旋转而生,图案从开始的无形变为有形。

    恍惚之间,工匠和素坯便完美的完成了一次天人合一。

    但于他而言,这些工匠的手法还可改进增强!

    下工后,乡间羊肠小路,驴车慢悠悠的走着,不远处的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刚到半空,就被晚风吹散。

    河水潺潺而流,百米之外,只见几位妇人于河边浣洗捣衣。

    驴车行至河边,柱子便吁的一声停住了驴车,将驴拴在树上。

    “二姐,二姐,回家了!”

    柱子急忙跑到河边,就要帮二姐端洗好衣物的木盆。

    “还有两件未洗呢!”

    柱子朝着秦晨喊道:“晨哥,你等下,二姐还有两件衣服未洗。”

    只见一少女,模样倒是十分标志,虽穿的破旧,但胜在干净整洁。

    二姐罗二丫朝着驴车看去,秦晨伸手打了个招呼。

    不一会,衣服洗完,柱子端着一大木盆衣服放在了驴车上,随即扶着二姐坐上了驴车。

    “二姐,晨哥哥来劝爹爹,你不用被卖去城里做丫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