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宋 » 第九十四章 一切都在稳步推进

第九十四章 一切都在稳步推进

    雪愈来愈盛,风狂怒吼侵袭着西北大地!

    这座青瓷小院当中,梅花风骨越发孤傲。

    “答应你什么事情?”

    “以后不要将我救陈家的事情,挂在嘴上了,老是恩人恩人的称呼,我着实不习惯,更何况我出手救人,是我应当的。”

    “这世间事,没有什么应当与不应当的,你能豁出性命,我们陈家所有人没齿难忘。”

    “说来也得感谢你们,你们陈家配合官府的工作收留那些流民,功德无量!”

    陈曦笑道:“我听爷爷说,陈知州可能要走了?”

    “去那?”

    “前几日爷爷去拜会陈知州感谢对陈家的照顾和安排士兵守卫,无意中听陈知州提起,听说是要入京。”

    秦晨这才会意一笑。

    “感情是高升了,这等清官自当拜相入阁,好事呀!”

    “而且也听到了一些关于你的,就是窑神节打了杜鹏程,杜家托关系竟然找到了陈知洲。”

    两人站在院中,看着鹅毛大雪,陈曦赏梅,秦晨赏美人!

    “你长得真漂亮,真不愧盛赞为耀州第一美人!”

    “你真的觉得我漂亮?”

    “说实话,气质和颜值都为巅峰。”

    “爷爷说我又承了你一个恩情,那点头火的事情,未曾想到你开口求人,才为陈家求的这次机会,虽说陈知州为顺水推舟,却也得感谢你,去找元空主持。”

    “陈家需要一个机会,你需要一个机会。”

    “谢谢你!”

    “你随我来!”

    秦晨将这两天的成果,配制好的几种单色瓷器釉料配方以及汝窑天青色的配方以及烧制工艺递给陈曦。

    “汝窑天青色?”

    秦晨点了点头!

    “反正不管怎么样,先试试,多半是我的猜想,我曾在一本书中,看到过相关的记载,所以便想试试,万一成功了呢!”

    陈曦忽然想到先前见到秦晨所写的几句话。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这不是我有意偷看,而是先前来到小院,窗户未关严实,纸被吹了出来。只是不知道这是哪种体裁?非诗非词非曲非令。”

    “这是歌!”

    “乐府诗以及词曲也不是这种写法呀!”

    “我教你唱,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秦晨哼唱起来这首《青花瓷》,陈曦从未听过这种调子的歌曲,却觉得秦晨唱的很好听。

    “很好听!和我先前听过的词曲都不一样。听此歌,似置身于深山溪涧,词意清泠透亮,正如汝窑古朴典雅,清新脱俗,洗尽铅华才是人间瓷色的境界。”

    秦晨拍手叫绝:“解析的妙。”

    陈曦是一个聪明的女孩:“你研制汝窑配方及其工艺应该时间不短了吧,这如此大礼,我怎么能坦然受之,正如秘色瓷一般,我可不能再收受。”

    “我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一切都只是我的想象,也谢谢你能给我的想象一个具体的实现机会。”

    “你不必如此说,我也不知为何你对我这么好,总是感觉受之有愧。”

    秦晨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的纠缠,只得继续道:“明日若是有工匠,试着烧一批吧。”

    陈曦点了点头,随即便开始在心中筹划明日的事情。

    日已近黄昏!

    一抹夕阳透过窗户照进了二楼的房间,秦晨正在和陈曦聊天,关于瓷器的一些知识和见解。

    陈曦先前疑惑的一些问题,在秦晨这里几乎都得到了解决,不论是烧制工艺还是配方比例上。

    她心里也在疑惑,秦晨究竟是如何知晓这么多的。

    一个读书人怎么可能接触这么多的瓷器知识,秦晨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已经超过了青瓷小院的几位元老。

    临近晚上,陈曦坐着马车回到了陈家,爷爷和父亲都在大厅等着她。

    她心中也是猜到了因为什么事。

    有的终究是躲不过!

    而秦晨回到家中,洗漱完毕,给家禽喂食后,便拿着种师道送给他的匕首,开始日常的练习。

    每日挥匕三百下,他从未断绝。

    这几日,挥匕完了之后,他都一种特别的感觉。

    夜深人静!

    秦晨躺在床上,逐步计划着一切,更多的是关于瓷器运作的。

    陈曦想要将陈家瓷器做大做强,秦晨想将前世的一些想法付诸于行动,两者也算是一种互补。

    第二日!

    秦晨很早就来到了陈家瓷场,一道俏丽的身影出现在他眼前。

    陈曦早就来到了窑场,按部就班的吩咐工人开始工作。

    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将汝窑的天青色烧制出来。

    “现在尽管可以烧出来汝窑的天青色,但并非能达到真正的天青色。”

    “不过你做的也对,纸上得来终不如实践,青瓷汝窑的烧制对天气有很高的要求,秋季应为最佳季节。”

    陈老八走了过来,对秦晨问好。

    “八叔,烧制天青色的时候,把握釉的黏度和流动性,保温渐冷的析晶过程直接决定着能否形成青瓷釉的成色。如果陈小姐安排你烧制汝窑天青色的窑口,我可得跟着您好好的学习。”

    陈老八知道秘色瓷真正的作者乃是为秦晨,所以心中多了几分敬佩。

    “秦……秦晨,这要说烧制耀州窑,你老八叔我清楚得很,可汝窑天青色我是一点都不懂呀,还得请教你呀!”

    陈老八比谁都清楚,烧制的技艺没有具体的量化标准,全靠双眼睛以及悟性。

    他跟着父辈从小学习,口传心授。

    “老八叔,我感觉您的烧窑技术已经炉火纯青,等到釉料上了之后,烧制的时候,我和您一起盯着,毕竟是个试验品。”

    陈曦点了点头!

    秦晨也想帮陈老八一把,若是真的烧制出了汝窑天青色,那也是一件留名的佳事。

    身价在窑把头当中也会提升,这也算得上是一种报答陈老八的真诚吧。

    陈老八:“我一定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