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捉刀遇仙 » 第三十六章 是苏家还是殷家

第三十六章 是苏家还是殷家

    在一旁一直懒洋洋打哈欠的崔焕终于斜过来一眼,似乎终于愿意对外界的刺激有点反应了,黑隼和章宇却是吓了一跳。

    顾长风沉吟了一下,告诉了他们缘由。原来各大商行的马匹,马车,均是有各自商家的印记,防止车马走丢。

    这次殷府的马车,马匹倒是正常,看身形和腿,是农庄常用驾车的马匹,但是顾长风在抬马车的时候,出于职业习惯,略微摸了一下马车底部结构连接的凸起,这里一般都是用金属扣环挂住,金属扣在铸造的时候,会带花纹印记,而他摸到了一个一朵花草盘绕着一个古体的“苏”字,苏家的药材生意遍布山南水北,也经营不少马车行,难道这马车是殷家雇佣来了?看那女子的衣着举止,应当是富贵之家,富贵人家都有自己的马车,怎么会雇佣别家的马车出行?

    章宇一屁股坐在板车上张了个大嘴老半天才上:“这么说,我把顾大哥给卖了?”原本章宇见那马车上女子姿容秀丽,那读书人木讷好玩,想着把顾长风搅合进去十分好玩,眼下看搞不好是刚刚摆脱了覃术的纠缠,这边又和济水南岸的苏家怼上了。

    顾长风丢过来一个“你才知道”的眼神给章宇,然后开始皱着眉头想,自己也卖了小孩好几次骗赏钱,也算扯平了。

    目前就是不知道,刚才的遭遇,是相逢还是偶遇?顾长风也摸了摸下巴,说心里话,当了这么久的捉刀人,眼光应该比较刁钻了,刚才那一车人,毫无演戏的痕迹,难道能瞒过自己眼睛的人都集中在一起了?还是真是自己过敏了?顾长风有点不爽的思考着。

    不行,这进城赶紧把自己要用的东西配齐!

    眼见就快到晌午,绕过一片竹林,迎面是一片巨大的开阔地,来自南边的官道和往西的官道汇合,官道也宽阔了许多,周围是星星点点的简易房舍和大片的菜地,不少菜农正在忙碌着,有的在施肥,有的在冲洗挖出来的萝卜,准备往车上装,最远处,是一个古朴高大的城墙,上面的城楼和箭楼虽然有些破旧,但是还算完整,城门前入城的队伍也是排起了长龙,城门上方古朴的篆字“淮州”。

    在数百年前,大周王室尚未一统天下的时候,北方的突厥经常在初秋南下进行劫掠,云州和济州经常面临劫掠,而淮州城依托济水天险,让突厥和靺鞨人大军望水兴叹。淮州城一半是建立在丘陵上,一半是刚好把淮水和济水给围在城区内,同时开掘水渠,建造船只,大周的水军北方精锐也曾驻扎在此,而且也算得上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好去处。

    这些年大周版图扩张,水军北方的大营迁到了辽州,受河东军管辖,淮州的军事重要性有所降低,但是商业发展确实红火起来,顾长风等人走的是东门,还不是最为热闹的南门,就已经看到黑压压一片等着排队进城的马车。所有商家走货进城都需要根据所带货物价值,缴纳舟车税,城门口就有城门吏和税吏,这大笔的税收,导致淮州刺史成为各个势力都极力拉拢的目标。

    此时淮州府衙后院,一位身穿绯色官服的官员,脸颊消瘦,山羊胡,正是济州刺史刘洵,只见他和屋内之人行礼告辞之后,走下台阶,面露忧色,旁边跟着的随从看见主人脸色难看,也紧跟着不敢说话。

    等两人回到了客房之后,刘刺史深吸一口气,似乎才刚刚缓和过来,忽然开口问旁边的随从:“进喜,齐王那边可有最新的回信?”

    这名叫进喜的随从赶忙上前一步,地头答到:“郎君,齐王那边依然是正在考虑的态度,咱们派过去的人已经在馆驿等了七天。”

    后面的话他没有多说,连续七天都没有任何回复,这齐王明显是拿捏这位济州刺史。刘洵上任刺史一年有余,一直没有登门拜访,这对齐王府来说,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齐王没面子,那自然要削刘洵的面子,晾送信使者几日恐怕只是个开始,目前这状况是摆明了要刘刺史登门才能有转机。

    刘洵如何不知道齐王府的这点小心思,事实上他一年多不去齐王府,也正是因为要和齐王划清界限,而这次刚刚在淮州府这边也能吃闭门羹,说明齐王的手早已经伸出了济州地区,伸到了淮州来了。

    眼看着今年入秋后雨水反常,泛滥之势隐现,如果不抓紧疏通河道,加固河堤,如果出现灾情,恐怕就是生灵涂炭的大灾。而国库空虚多年,曾经担任中书舍人的刘洵自然是清楚的,这十几年来,每年赋税有一小半都填在了圣人自己最关切的几件事,什么修建汤山别苑,修建骊山猎场,还有那些修炼的天极塔和初元殿,哪个不是泼水一般的使钱?去年安南道叛乱,最后都是当地自筹军饷才给平息的,哪里还有钱疏通河道加固河堤?

    朝廷没有钱,那么修河道只能是自筹钱款,如此大的工程,没有数百万钱连开工都做不到,各大世家地方豪强在济州盘踞多年,早已经唯齐王马首是瞻,齐王不点头,谁能开口答应?整天推三阻四,说什么江湖秘宝。

    旁边的叫进喜的随从,见刘刺史身形显得越来越佝偻,于是试探性的安慰道:“济水河一百多年来,也偶发大水,也在济州等地形成了泛滥,但是并未伤及根本,这次或许也能有惊无险的度过汛期。”

    刘刺史沉默了片刻,微微的摇了摇头,又说道:“齐王是知道今年的水情的,与齐王相熟的世家已经把各自的田产和庄子进行了整顿,能搬的都搬到了地势较高的地方以求避灾,同时大肆收购粮食药材,分明是知道今年水患非往年可比。齐王是等水患一发,上折子弹劾刘某,然后安插自己的人在这个位置上罢了。”

    说罢起身在屋里缓缓踱步,然后看着窗外随着微风摆动的柳树枝,湿润的风吹进屋里来,眼看又要下雨了。

    齐王啊,你竟然是这般着急,你究竟想为了那个位置做到什么程度?

    刘洵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