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精神分裂者的梦境 » 第四章 没死也能醒

第四章 没死也能醒

    花了一夜时间才勉强把郑家村百十口人埋好,单独安葬是不可能了,只能统一都埋在一个大坑里。实在是没有趁手的工具,能挖出这个勉强能埋住人的坑就不错了。

    匪过如梳、兵过如篦。本就穷得叮当响的郑家村一点儿值钱的东西都没被剩下。

    而这年头金属器物的价值那是比粮食还要宝贝的财富,当兵的自然不会给众人留下哪怕一丁点儿。

    要不是那两杆有个铁头的长枪,久未下过雨的硬土地上根本连这个坑也抠不出来。

    而且逃亡一天一夜,总共只分食了四个饼子的二十个男人也基本没有了力气。要不是埋葬亲人的信念撑着,手脚发软的他们有工具大概也挖不动土。

    埋好了亲人的十九个汉子在土包前嚎了一阵子,彻底没力气后全都瘫坐在地上看着唐笠。

    从在牢里起,越狱逃跑是唐笠起的头,之后的每一个关键时候也都是唐笠打头阵,就连那两个看门的士卒却全都是唐笠杀死的。所以此时的众人下意识的就都想要听唐笠怎么安排以后的事情。

    唐笠也累得够呛,之前他无数次的想要从这个梦中醒来,不为别的,就为了去吃一碗那个和平世界的牢饭。

    “郑大,你之前不是说过你是猎户吗?这山上能打到野物不?”唐笠一开口就是奔着吃的去的。

    没办法,不填饱肚子啥事儿也做不了。

    郑大和其他人一样,好像一夜之间都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了,听了唐笠的问话只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唐笠又问:“还有谁会打猎?”

    有超过一半的人抬了抬手,其中居然还有年纪最大的老桩。

    唐笠也不废话,直接把两个已经不成样子的铁枪头扔给他们,把自己的那把破匕首单独扔给了郑大。不用他再说什么,众人都知道是啥意思,也都知道自己干干什么。

    要说郑家村也算是个好地方,虽然身处山区边缘没多少好种的地,但有山有水的,能打猎能抓鱼。这对眼下的这二十个快饿死的家伙无疑是最好的环境。

    真要是平原地带,纵使有良田千亩,没到收获的时候也是白搭。

    后来唐笠也奇怪的问过众人中年级最大的老桩,为啥他们不在发现乱兵时躲进山里?而且那么大的大山里居然连一股山贼都没有?

    老桩的回答让唐笠有点意外。

    他说当时没想到那伙乱兵会那么没人性,以前也有来打草谷的官兵,都是只抢钱财和粮食的,村民只要不反抗就不会杀人。没想到那伙乱兵一进村子二话不说就开始杀人,村民这才意识到对方根本就是奔着屠村来的。

    至于为什么不躲进山里?那是因为胡人朝廷严禁秦人进山,被发现了直接杀全家甚至屠村。

    具体原因他说不清楚,只说曾听年龄更大的老辈提起过,很久以前有秦人百姓活不下去了聚众造反,都是把老窝设在山里的。后来胡人朝廷剿灭了所有造反的之后就下了令,不准任何秦人百姓进山,打猎砍柴都不行。为此还屠灭了不少靠近大山的村子,慢慢的就再也没有秦人百姓敢进山了。

    当然,完全禁止是不可能的,毕竟常年吃不饱的百姓要活下去什么事情都会做。但大家伙也只敢偷偷摸摸的进山去打点野物砍点柴,大规模进山是不可能的,要是被报到了官府那里,很快就会有大股官军杀来把全村人当做乱匪杀光。

    唐笠听了老桩的解释之后久久无语,心也在不断的往下沉。

    这是个什么世界啊?怎么还有胡兵?看来自己的地狱开局还远没有过去。

    这些半耕半猎的山民手艺倒是真好,虽然稍大点儿的猎物抓不到,兔子、山鼠之类的小东西在彻底饿得动弹不了之前还是抓了几只的。数量更多的还是从山溪里抓的鱼,就是个头都很小。

    二十个人这点儿东西自然是不够吃的,众人从残破的村子里找到了大概是唯一还算完好的一个陶罐子,装上水煮了猎物勉强填了填肚子。

    第二天的收获好了一点,大概是众人的状态要比前一天稍好一些,但要填饱二十个男人肚子仍然远远不够。

    一大原因是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头,老百姓靠种地是吃不饱的,更别说郑家村这里能种的地还少的可怜。胡人朝廷又有严令不准百姓进山,常年被村民偷偷打猎的大山外围区域里野兽的数量实在有限的紧。

    唐笠知道一直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就让众人在原地等待,自己准备潜回前几天刚逃出的县城去探探情况。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目的,自己这群活下去都费劲的孤魂野鬼,在剩下的日子里唯一的念想就是为惨死的家人报仇了。而仇人应该是在前几天刚刚逃出来的那座县城里。

    胆气最壮的郑大自告奋勇的要跟着一起去,却被唐笠坚定的拒绝了。

    他告诉众人自己一个人干什么都方便一些,还说自己要是超过两天没回来,大家伙就赶紧跑远点不用再等自己了。

    唐笠这么决定自然有他的考虑。

    自己知道是在梦中,万一运气不好被抓了,只要丢了性命就能重新再来,犯不着带着其他人一起犯险。就算重新开局后,死掉的人大概率也都还活着。

    另外就是他还有一个私心,自己现在付出的越多,死不了的话这些人对自己就会越佩服。

    情况也没出乎唐笠的预料,自己的这个做法让本就隐隐以他为首的众人心里更加坚定了跟着他的念头。这都不用人说,唐笠从每个人的眼神中就能很容易的看得出来。

    走之前的那顿饭,所有人都默契的把大部分吃的给了唐笠,唐笠也没矫情,吃饱了才有力气做事。

    临走时年纪最大的老桩还从村子里找了一身勉强看得过去的衣服换下了唐笠身上那件已经彻底破成布条的遮羞布。

    之前扫荡的兵匪大概也是看不上这些破衣烂衫,所以并没有当成战利品带走。也幸亏他们懒得放火,算是好歹给唐笠他们留下了点资源。

    ......

    唐笠只用了两天就返回了郑家村,立刻就和众人讲了城里的情况。

    这个叫做铜川县的小县城实在是小的可以,唐笠走了一圈后感觉还没有自己在梦外面上过的大学校园大。

    装扮成乞丐的他想着法的在县衙周围呆了一个白天,发现带着武器的衙役也就一二十人,看穿着和之前杀死的那两个守门士卒还不是一个系统的。

    他又在县城另一端的一座大宅子附近蹲了大半天,发现那里才是身穿兵丁服饰的士兵的据点,其中唯一一个骑着马的骄横男子应该是城中守兵的头。

    具体官职唐笠看不出来,但得到的结论是这人手下最多也就二十来人。

    也就是说,整个铜川县城中正式的士兵加衙役一共也就不超过五十人。唐笠觉得搞得好的话,是有希望偷袭成功的。

    当然,必须得是偷袭,就凭自己这二十个根本就是老百姓的人手,再完美的突袭都不行。

    虽然唐笠有着死了可以重来这个大BUG做依仗,却还是没有着急动手。

    一是觉得时间过的越久,城里的防备越弱,虽然据他两天的观察城里根本也没啥防备。

    二是包括自己在内的这二十人之前又是在牢里饿着,然后又是逃亡,身体状态尤其是体力还需要再恢复恢复。

    唐笠并没有故作高深,而是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和众人说了,大家伙也都赞同。

    之后的几天里,众人有着报仇的这口气憋着,卖死力气之下打猎的收获是一天比一天多。虽然食物仍然不太够吃,但顿顿是肉也让所有人的状态肉眼可见的一天比一天好。

    期间唐笠自然不能闲着,也加入了打猎的队伍中。然后他就发现自己根本干不了这技术活。

    虽然他感觉到自己在梦中的这副身体明显要比梦外的要好得多,但也不可能在山林里跑的过兔子。

    郑家村的村民们能用破布条和树上的粗树枝做成简易猎弓,搭配磨尖了一头的树枝做成的箭矢就能准确的射中不太远的猎物。而唐笠能把自己眼中的树枝射在猎物周围一米范围内就算不错了。

    不过他倒是发现自己的视力变得很好,在梦外是个近视眼的他对这一点的感觉格外明显。他把这一切归功于梦中的这幅明显不到二十岁的年轻身体,并没有往其他地方想。

    然后在一天晚上,唐笠和其他人一起躲进林子里睡着之后,眼前再次出现了之前已经经历过好几次的天旋地转、光怪陆离。

    再次睁眼之后,唐笠发现自己又躺在了看守所的大通铺上。

    这一天的唐笠依然心神不宁,原因却不是前几次的思索如何越狱,而是担心和期待并存。

    担心的是不知道能否再次进入那个梦境,进入后是从头开始还是接着醒来前的继续做。

    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在没死情况下梦醒,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期待的是这次在梦里呆的十天虽然悲惨又难熬,可按计划马上就要去偷袭报仇了,着实让他心里放不下,甚至隐隐有点期待。

    不过在看守所里连自由睡觉的自由都没有,唐笠只能耐着性子等待晚上熄灯睡觉时刻的到来。

    整个白天无所事事的他也思考总结了一些问题,试图寻找出自己那个十分离奇的梦境和现实之间的联系。

    首先,自己已经连续七天晚上做了同一个梦了,大致可以确定以后还会接着做。当然,也不能排除自己是在压力之下精神失常了。

    其次,算算时间,现实中的昨晚做的那个梦中一共过了十天,在现实中醒来还是如前几次一样只过了一晚。唐笠不确定是不是在梦中不死的情况下每过十天就会强制醒来,简单说就是梦境和现实的瞬间比例是十比一。

    最后,也是唐笠想的最多的,还是梦中的一切都太真实了,真实的让唐笠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任何一点自己在做梦的蛛丝马迹。也许唯一的破绽就是在梦中的自己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是在做梦吧。

    所以,那真的是梦吗?和自己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然后,唐笠就陷入混乱了。

    因为他突然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盗梦空间》,他妈的到底哪个才是梦境?哪个才是真实世界呢?

    想着想着唐笠感觉自己汗都下来了。

    如果让唐笠选,就算此时被冤枉的身处看守所里,自己也一定会选择这是现实。至少不会有随时都会被“咔嚓”的风险啊!

    就这样迷迷糊糊的过了一天,晚上躺在大通铺上闭眼之前的唐笠又只剩下了担心和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