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精神分裂者的梦境 » 第四十七章 陷入绝境

第四十七章 陷入绝境

    再次面对眼前的熊熊大火,唐笠的嘶吼声愤怒而尖利,眼中满是绝望。

    “传令各曲,不要追杀逃敌!救火!快救火!”

    盘古军的士卒也疯狂了,后赶来的脱下身上的衣服、踩着地上战友们的尸体就奋不顾身的冲上去拼命拍打已经控制不住的火焰。

    此次盘古军出山只带了五天的口粮,这已经是这个时代的极限了。因为是敌后机动作战,辎重营为了能跟上大部队行动携带的干粮也不多。

    一个士兵身着的皮甲最简陋的也要超过二十斤,各种武器如战刀、盾牌长枪或者弓箭加在一起重量则不会低于四十斤,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诸如水袋被服之类的,每个士卒的必须负重超过七十斤,所以能够随身携带的口粮数量非常少。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打仗后勤辎重那么重要的原因。

    当然,要是纯把士兵当做炮灰用是可去省去所有防护的,武器也就随便给一根长枪了事,那样负重就能控制在二三十斤左右,很多胡人就是那样对待军中的秦人士卒的。

    不过那样的士兵伤亡率是相当高的,特根本不会有什么战斗力。

    因为完全不着甲的士兵在战场上,敌人的武器只要挨上了就是重伤,基本上也就丧失战斗力了。而就算是最简陋的皮甲,只要不是结结实实的挨上一刀或者一枪,绝大部分的力道都会被坚韧的皮甲承受,人受到的伤害十分有限,甚至很多时候最多就是一道很浅的血口子。

    至于弓箭的防护则基本靠盾牌,那玩意就算是昂贵的锁子甲都很难完全防住。只有那种十分笨重的重铠才能一定程度上无视普通弓箭的攻击,不过遇到强弩的近距离射击也是白搭。否则古代欧洲也不会有“禁弩令”了。因为一个装备全身重甲的金贵骑士面对一个手持十字弩的农民也只能跪地叫爸爸。当然,那也得像个铁罐子似的他能跪得下去才行。

    盘古军前期走的是精兵路线,因为总人数本就很少。武器方面没太多办法,防护上唐笠却一直十分重视。

    而且盘古军前期打的仗也大多是全歼战,因此缴获的各种甲胄尤其是皮甲数量非常多,也有条件为士卒们配备相对精良的皮甲。

    盘龙谷的妇女和老人们一整个冬天也没什么事做,除了给大家伙做饭,最大的任务就是将缴获来的质量不一的皮甲拆散了重新编制。基本上是拆三件重做出两件,不但防御力有所提高,防护面积也有所增加。

    因此盘古军士卒身上穿的皮甲不能说各个精良,至少是要超过正规官军的平均水平一截的。

    盘古军在山里向南走了一天,第一次山谷伏击从准备到开打又用了两天,口粮已经消耗过半了。

    原以为伏击成功后就再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了,没想到敌人主动点起的一把大火让自己连根毛也没捞到,好平白多了几百张也要吃饭的嘴。

    当时唐笠就面临了两难的选择。

    就此撤回去,干粮坚持到返回老窝差不多正好够。可是家里也没有多少余粮了,两手空空的回去实在是得不偿失。

    继续寻找机会,两天内就算能再次成功劫一次粮,也得祈祷敌人不要像第一次那样自己放火。要是再遇上一次,那这三千多人可就真的要断粮了。

    和几个军侯假军侯商议后,众人一直决定冒险再试试。实在是每个人对山里缺粮的情况都很清楚,就连底下的士卒对此都知道个大概,因为自己下山前山里已经开始实行粮食配给了。

    为了避免最坏的情况发生,唐笠没有再选择山谷伏击战。那样不但战机不好寻找,从山上冲下来也需要更多时间,火势一旦烧起来就很难控制。

    好在并州多山,即便在平原地区找一个能够隐藏大队人马的合适地点也不是很难。

    唐笠选择的战场就是一处附近有一座小山的平原上。

    李程的一百五十斥候加上从各曲抽调的二百五十个骑术还凑合的步兵,这三百五十人就是此时的盘古军所能凑得出的所有“骑兵”了。

    平原上的后秦辎重队显然警惕性也更低,发现敌人的时候盘古军骑兵已经开始起速了。

    不过带队的后秦军五百主并没有十分慌张,对这样突然出现的突袭已经有点习以为常了。

    保护辎重队的后秦军接到命令后迅速行动了起来,他们对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突袭也算得上是很有经验了。

    近百辆辎重车被迅速的集中拉起来,围成圆形阵势是来不及了,不过收尾相接弄成一道车墙还是很容易的。

    民夫被驱赶到了车阵后方,敌人要是绕过车阵从后方攻击,他们还能起到一点障碍物的作用。

    五百后秦军中有五十个羌人骑兵,他们迅速分成两组列阵与车阵两头以保护侧翼,其余步兵则是枪兵在前、弓箭手在后,迅速做好了应对敌人骑兵冲击的准备。

    这就是平原突袭战的弊端,敌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发现奔跑的骑兵,准备时间相对比较充足。

    率队的李程也明白这一点,更明白自己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突入敌阵,然后和敌军纠缠在一起,不让他们有点火的机会。真正解决问题还得靠随后赶到的大队步兵。

    见到敌人发现自己以后,李程将手中长枪高高举起,然后猛地向前一挥,同时高声大吼:“杀!”

    紧紧跟在他身侧的传令兵闻言立即举起随身的牛角号,在奔驰的马背上用尽全身力气吹出了冲锋的号角。

    随着沉闷而苍凉的牛角号声响起,一百五十骑盘古军斥候猛抽战马,追随着他们的军侯大人仅用十几步就把速度提到了极致,陡然间就和身后的二百同伴甩开了距离。

    紧随其后的那二百骑马步兵骑术不如斥候曲的战友精湛,却也全都一边抽打战马一边把身子尽可能的趴伏在马背上,竭尽一切可能的加快速度。

    盘古军的规矩,战前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士卒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所以他们全都知道此时速度就是一切。

    不过敌人还是在冲在最前面的李程距离车阵还有三百多步的时候基本做好了准备,然后等他冲到一百五十步的时候开始了抛射。

    这个时代军中制式弓箭的最大射程也就一百五十步(大约等于200米),还得是抛射,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杀伤力。后秦军这样做纯粹是为了骚扰,希望借此打乱对手的阵型。

    不过他们这次面对的是决死冲锋的对手,射出的几轮箭矢虽然造成了不小的伤亡,却丝毫没有阻挡对手的脚步。

    李程轻轻挥舞了几下长枪,就把敌人第一轮射来的稀疏又没多少力道的箭矢拨挡开了,身边的手下也都没受到什么实质性伤害。

    不过等他们冲进距离敌阵百步距离时,伤亡开始出现了。因为这已经进入了弓箭的有效杀伤距离。

    极速冲锋的骑兵冲过百步距离需要差不多半分钟,这也是死亡的半分钟。

    李程等人不再用武器格挡射来的箭矢,因为只有速度保持在极致才能纵马越过装着辎重的大车。所以他们全部都只是尽力趴伏在马背上减小中箭的几率。

    短短的百步距离,李程和手下的一百五十斥候超过六成都中了箭,被射中要害掉下马来的足有五十人。而在高速冲锋中掉下战马的骑兵,基本上不会有活下来的可能。因为后面同样高速冲锋的同伴根本不可能在眨眼间避开他们。

    李程胯下的战马是盘古军中最好的一匹,实际上斥候队所骑的战马全都是最好的,就连唐笠这个主帅的坐骑都是斥候队挑剩下的。

    只见他挥手狠狠的抽打了一下胯下战马,同时双腿紧夹马腹,战马长嘶一声飞身跃起,在跨过大车的同时险险避过了胡乱刺来的长枪。

    随战马腾在空中的李程摘下马侧长枪,不等战马落地就起身挥舞了起来。

    李程的枪法底子是幼时晋阳城的一个秦人老者打下的,从军后又在生死间磨炼了多年,招式精巧而直接,此时超水平下招招命中。待到战马落地,周围已经倒下了六个敌人,还有一个被落地的战马装的飞出老远。

    紧随着他又有两人也纵马跃过了大车,三人的战马落地后都没有停下,而是策着战马立刻开始重新加速,兜了个圈子后重新回到了刚刚越过的地方,意图守住这处地点。

    不过可不是每个盘古军斥候都有他们三个这么好的骑术,绝大部分人都无法策马跃过高高的大车。

    心知决不能拖延的盘古军斥候一个个眼睛冒火,已经有好几个人因为勉强跨越大车不成而倒了下去。眼见着情况危急,一个落后一些的盘古军斥候一咬牙,拔出战刀反手就狠狠插进了胯下战马的臀部。

    战马痛嘶一声,狂怒的一头撞在了两车之间连接处。

    装着粮食的大车很重,却并不怎么结实。这一撞没能其撞开,却将两辆大车尾部的木栅撞得粉碎,码得整整齐齐的粮袋在巨力之下立刻就从缺口处滚了下来,紧贴在另一侧的几个后秦军枪兵也被骨断筋折的战马撞得倒飞出去。

    车阵被撞开了一个小缺口,紧随而至的盘古军骑兵对准这里纵马而过,冲到了正在左突右杀的李程身边。

    其他盘古军斥候见到这一幕也纷纷效仿,随后赶到的二百骑马步兵更是有人双手捂住马眼,怒吼着几人连续撞上了同一处地方。

    后秦军的车阵终于告破,从数个缺口处杀入的盘古军骑兵面临的局面却并没有根本性的改观。

    四百多结阵的步兵,加上已经从两侧杀到的五十羌骑,对阵仅剩下两百多后秦军依然有着绝对的优势。况且盘古军这边的大部分人还不是正经的骑兵,大多数只能下马步战。

    “护住大车!护住大车!”

    李程一边在人群里往来冲杀一边高盛怒吼,己方这种不顾伤亡的打法不就是为了不让敌人点火吗?

    他的心里在焦急的盼望着唐笠率领的步兵主力能够快一点赶来。此时己方处于绝对劣势,自保都勉强,根本没有余力护住辎重车。

    与此同时,唐笠率领的步卒大军正在发足狂奔,根本顾不上什么节省体力了。

    唐笠的心理很明白,在这种平原上用骑兵突袭早有意料的五百敌军,效果肯定好不到哪去。而且己方还有一大半人手只是“伪骑兵”。

    为了尽快赶到战场,唐笠还十分冒险的下达了散阵的命令,整个队伍跑了一段后就变得乱哄哄的一片了。不过所有人都在竭力向前奔跑,因为每个人心里都清楚,再过一天就要断粮了。

    至于逃跑,所有人都没有想过。因为他们知道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根本回不了盘古寨。

    而回不去的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成为胡人的俘虏!

    死他们是不怕的,他们怕的是再次成为任由胡人欺辱虐杀的对象,甚至还会连累刚刚过上安稳日子的家人也再次变回任凭胡人欺凌虐杀的奴隶。

    人就是这样,心里一旦被点燃了希望之火,就很难再被熄灭,再也做不回从前那个麻木的任人宰割的自己了。

    除非这个希望其实从来都没有真正烧起来过。

    可惜,一路狂奔得几乎筋疲力尽的盘古军步卒终于就要到达战场的时候,却看钱了已经燃起的大火。

    所有人包括唐笠在内的脚步都不由自主的一顿,紧接着口中就发出了一阵野兽般的嚎叫,似要破胸而出的怒火让所有人的力气仿佛又重新回到了身上,奔跑的速度奇迹般的再次快了几分。

    并不是唐笠的主力速度太慢,也不是李程的骑兵不够英勇。

    实在是实在是放火太简单了!

    早有准备的后秦军在每辆辎重车上都装有火油罐,只要把它们打碎后再扔上一个火折子就算是完事了。而且每一辆辎重车上的东西都是粮袋和草料混装,干草捆加上火油一点点燃火势起的特别快。

    最初押粮的后秦军是没打算放火的,因为他们发现来袭的敌军数量并不多,看模样骑术也不怎么样,战术更是无脑,绝对不是自己这五百人的对手。

    后秦押粮队也不可能一遇到敌袭就立刻自己点火,只有在确定守不住时才会那样做。

    后秦军的那个五百主其实很快就察觉到不对劲儿了,因为敌人的行为很反常。他们的目的好像并不是和己方交战,更像是要尽力把自己驱离辎重车。

    “难道这伙敌人是来抢粮的?不过也不对啊!如今的情况哪里能抢得到粮食?现在估计连逃跑都很难了吧?”

    “不对!敌人哪有那么傻?这是还有援军!”

    想到这,他下意识的踮起脚向远处望了望,然后就看见了数千人奔跑扬起的尘土。

    “敌军援兵!敌军援兵!冲上去!点火!点火!”

    丰富的经验让他瞬间就判断出正在杀来的敌人数量至少有两千人,然后本能的反应就让他立刻高声吼出了命令。

    也察觉到援兵即将赶到的盘古军骑兵虽然也是士气大振,却终究在劣势中无法完全阻挡住敌人的动作,只能在李程的指挥下死死守住一小段车阵不让敌人靠近。

    后秦军自然也明白他们的用意,只是急于撤退的他们并不愿意上前拼命,只能一边结阵向后撤一边朝李程他们身后护着的辎重车上射出一支支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