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从马嵬坡开始 » 第三章 马嵬坡贵妃之死

第三章 马嵬坡贵妃之死

    马嵬坡,杨贵妃死了,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

    俗话说人生有三大悲:幼年丧亲,中年丧偶,老年丧子,而杨玉环全中。

    幼年丧父,10岁时她便被寄养于三叔之家,这是人生第一悲。

    年芳二八(16岁),她遇到了年轻英俊的寿王李瑁,两个人年龄相仿,情投意合终成眷属。万万没想到,55岁的老流氓李隆基就不顾公公的身份霸占了她。这是人生第二悲,被动丧偶,但比正常丧偶更加恶心。

    李隆基对她一往情深,让她觉得这样活着也不赖,只是她不孕不育。老年丧子是人生第三悲,老年丧子的人,起码经历过得子的喜悦,而她却没有一个孩子,死的时候也才37岁,还算不得老人。

    人生之悲惨遭遇,莫过于此。但从李亨的角度看,杨贵妃又是一个罪有应得的人。

    她与姐姐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奢侈无度,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写出了她当时的幸福。

    她的堂兄杨国忠也因她而飞黄腾达,老杨把持朝纲排除异己,还还没有自知之明,逼迫安禄山造反却无后续手段,以至酿成叛乱。

    安史之乱有她的错,她享受了皇后的待遇,只知道奢侈却没有尽到皇后的义务,这样的人,也不值得同情。

    一代美人杨贵妃就这样走了,这当然没完,高力士把她的尸体抬到了院中,邀请老陈他们到院中。确认杨贵妃死了之后,禁卫军和陈玄礼终于又恢复了冷静,老陈带领士兵磕头请罪,大呼万岁,并表示继续效忠于李隆基。

    在陈玄礼看来,李隆基是一个好主子,伺候40多年了有感情,斩杀杨国忠,只是为了李隆基的知遇之恩,杨贵妃已死,就继续忠于李隆基。李辅国看情况不妙,偷偷溜了。

    到了灵武,一路上越想越不对劲,李亨怀疑马嵬兵变背后的主谋就是李隆基。唐玄宗害怕到了四川被杨国忠控制,也害怕士兵把怨气发泄到他身上,于是,就指示陈玄礼发动了兵变。

    一般人觉得兵变很不好掌控火候,万一陈玄礼起异心怎么办?或者万一禁军中其他人趁火打劫怎么办?唐玄宗不是一般人,也从来不走寻常路。

    李亨明白唐玄宗已经成为自己的对手,不过李亨不怕,要是连老头子都对付不了,还谈什么以后。

    李亨垂眼看着李辅国,老李面上的喜色根本没有掩饰。李亨在心里不由嫌弃。

    看来自己身边这位大伴水平的确堪忧,不仅没有说话的艺术,连心里的东西都不太会掩盖。

    李亨还以为在知道自己要召郭子仪回来后,这位听到“老人”,会把高力士拿出来顶一顶,然后再带出自己。

    结果人想都没想,不仅上了套,还给自己紧了紧绳子。

    明明都是大伴,怎么这敏锐度连高力士都比不上?

    不过李辅国这么一说,也给了李亨招新人的理由。

    “那就让郭子仪回来吧,皇上当年也夸其忠顺,想来未来之事,不会有意外。”

    北上的李亨又收了两个小弟,第一个是裴冕。

    河东裴氏,大唐开国宰相裴寂的同族,家族影响力巨大。裴冕正担任河西的二把手,行军司马,算是河西边防军的代言人。一见到李亨,裴冕就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果断地把李亨当成了新的主子。

    第二个小弟是朔方军留后杜鸿渐。出身于濮阳杜氏,进士及第,郭子仪带主力出征后,老杜担任了朔方军留后。

    他听说裴冕投靠了李亨,便以为整个河西都已经效忠了李亨。他也急忙派了一名使者把朔方的士兵、甲胄、军需等一切情况,汇报给了李亨,并亲自到平凉附近迎接李亨北上灵武。

    看到杜鸿渐前来,李亨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天下权暂时没有,西北算是在手了。李亨明白名不正言不顺,必须尽快登基大赦天下。

    李亨按照传统流程,在拒绝了四次之后,在第五次劝进终于答应了裴冕和杜鸿渐的请求,在灵武登基称帝,改年号为至德,大赦天下。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并向全国各地派出了使者。

    第一路,前往四川,向李隆基通报自己已经在灵武登基称帝了,您该交权了。

    第二路,前往河西,命令河西节度副使李嗣业率军前往灵武助战。

    在李亨看来,河西二把手裴冕都效忠自己了,李嗣业肯定毫不犹豫地就带兵来了。但是河西节度使梁宰与李嗣业此时已经有了一些异心,他们决定观望一下,再做打算。

    就在这个决定历史走向的时刻,在怛罗斯之战中,大骂李嗣业“率先逃走,是为不勇;弃军保己,是为不仁”的段秀实又一次站了出来挽救了大局。

    他对着李嗣业大骂道:“岂有君父告急,而臣子观望之事,你常自称为大丈夫,如今看来只不过是一个女人罢了。”

    和上一次被骂醒了一样,李嗣业一听这话,又立刻转变了想法,急忙向梁宰要了5000精兵和段秀实一起赶往了灵武。

    第三路,前往安西。命令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派军前往灵武助战。另外,西域其他国家,前往灵武助战者,都可以得到重赏。

    李栖筠出身于赵郡李氏,自幼父母双亡,生活艰苦。但他喜爱读书,知识渊博,庄重寡言,后来考中了进士,进入了官场。

    几个月前,封常清入朝之时,让他担任了监察御史,兼行军司马。他在历史上的名声不大,但他的政治觉悟很高,收到诏令之后,立刻挑选了7000精兵,亲自带队火速赶往了灵武。

    另外,拔汗那(今吉尔吉斯斯坦)、大食(阿拉伯帝国)等国,也都派出了军队,赶往了灵武。

    第四路,前往江南,任命敛财高手第五琦(姓第五)为监察御史、江淮租庸使。

    此人也是自幼父母双亡,与哥哥相依为命。可能从小就得赚钱养家,所以学得了一手的敛财本领。

    到达江南之后,他创建了榷盐法,把全国各地,无论是山区还是沿海的盐井、盐灶,全部回归了国有,并只允许官府运送和买卖,从而保证了安史之乱那几年,李亨的所有用度开支。

    第五路,前往河北,任命郭子仪为同平章事(宰相)、武部尚书(兵部)、灵武长史带领精锐赶回灵武。

    任命李光弼为同平章事(宰相)、户部尚书、北都留守(太原),撤回太原防守。

    任命颜真卿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河北招讨使,全权负责河北平叛事宜。

    五路使者派出以后,李亨又开始在灵州广揽人才、招兵买马、积极备战。8月,郭子仪的5万朔方军赶回了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