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窥天记 » 第三章 善恶变

第三章 善恶变

    “先生说的对,您讲这一段封神的故事是想告诉小的,这类有名有姓的山川都有册封正神坐镇气脉,咱们一般人都动不得。”

    沈三规点头:“正是此理。”

    此时天色虽暗,二人结伴,一路交谈下来,倒也不像陆放来时这般无趣。

    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沈三规在讲一些他们那一行的传奇故事,纵然是真假难辨,陆放听起来也精彩异常。

    陆放也从沈三规的口中了解了沈家门,大概就是道士还俗之后传给自己后人的一脉传承。后来不知在哪一代开始招收门徒逐渐自成一派。此派门多在南方活动,平时都是延续道家法门和戒律。

    沈三规说此次乔装,也是因自己在金家门的地盘,不敢引人注意,才未梳牛“鼻子”发髻。

    沈三规修道多年,年纪虽大,体力却不输陆放。二人在天黑以后,走得特别急,赶在城门关闭前进了城。

    回到客栈,陆放一屁股坐在门前的石阶上,双手捶打着发颤的小腿。看沈三规,倒是神情自若,只有额头上沾了几滴汗珠。

    “您老是练了什么盖世武功,能不能教教我?”

    “哈哈哈,教你些养生健身的法子是没问题,可要像我这样少说也得练上十年。你要愿意拜我为师,跟我回去慢慢学,慢慢练也行。”

    “那算了,小的还有老娘要养。”陆放站起身“您早些歇着,我这就回屋。”

    沈三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

    “慢。”沈三规叫住陆放,“我知小兄弟你为人善良,又心细聪慧,不贪我钱财。但不作感谢,我心难安。”

    沈三规从口袋中取出一枚正面刻有红色符文的大孔花钱,硬塞给陆放。

    “这是我派驱邪的法器,你随身携带可保你逢凶化吉。”

    陆放看了看这枚约普通铜板两倍大小的铜钱,正面是看不懂的朱红色符文,反面刻着的像是一把锁,十分独特。

    想来一个铜板板不值什么钱,便收下了这份好意。

    沈三规见陆放将花钱揣入怀中,满意的点了点头,二人互相道别后就各自回房了。

    ......

    次日一早,沈三规便匆匆告辞离开福顺客栈。

    陆放也再次回到平静的日子。

    只是,自沈三规走后,陆放便开始迷信起来。

    夜里总是做一些神鬼出没的噩梦,经常半夜惊醒,身上出一身冷汗。

    起初陆放并未在意,可一连十几天睡不得一个好觉,饶是青壮之年,脸上也不免挂上了黑色的眼圈,肤色蜡黄。

    周围人都问陆放是不是病了,陆放自己却察觉不出有丝毫异样,身体不痛不痒,精力也并未受到太多影响。

    这一日,店里又来了一位古怪客人。

    只见他一副道人装束,山羊胡子,眉眼狭窄,眼睛若不特意瞪起来,像是在闭目养神,一身青色道袍不知多久没有换洗,风尘仆仆。

    此人一进客栈,陆放就赶紧迎了上来。

    正所谓,来者都是客。

    哪知中年道人一把抓住陆放肩膀,质问道:“你可曾见过沈三规?!”

    陆放不明就里,被吓了一跳,下意识道:“是......是在本店住过几日,前些日子已经离开了。”

    道人神态稍缓,但语气更显急切:“他在此地都做了些什么事!?”

    陆放早已答应替沈三规保守秘密,自是不肯说。

    正想装糊涂糊弄过去,却听那道士又道,“你一定知道,你一定知道......”

    道士边说边拽起陆放往外走“不对,你身上煞气太重,你碰过他的东西还是他给了你什么东西!?”

    “道爷您慢点儿,小的真不知道您在说什么。”

    中年道人闻言,回头猛然睁大了他那一对眯缝眼“大难临头了,还不自知!”

    “快跟我去城隍庙,否则你小命不保。”

    陆放见道人癫狂,本不愿搭理,听到道人言语中满是诅咒更是恼怒,奋力挣开了道人抓住他衣袖的手便要往回走。

    “你......”

    中年道人还欲说些什么,却被从客栈里涌出来的两个青壮伙计叉起来。

    陆放心想这道人免不了被两名鲁莽的帮工胖揍一顿,有些于心不忍。

    正要吩咐帮工不要动粗,正欲发声制止,就觉得喉咙一股腥甜上反,紧接着鲜血一口接一口的吐了出来。

    见此场面,看热闹的人群惊呼起来。

    陆放伸手摸了一把胸襟上的鲜血,一脸不可置信的神色。

    不知是失血过多还是受到惊吓的原因,视线也模糊起来,眼睛刺痛无法睁开。

    在旁人看来,此时的陆放嘴巴和双眼都流着鲜血,样子甚是骇人。

    中年道人见此情景,急得捶胸顿足,恨道“还是晚了一步。”

    随后一个箭步上前抓着陆放的手腕一边号脉一边问“可能听到我说话?”

    陆放此时目不能视,口不能言,耳朵却听的一清二楚。闻言忙急切地点头。

    中年道人让客栈的伙计将陆放搀扶到后院,问道“你身上是否携带法物,快拿出来。”

    陆放不敢再隐瞒,忙从怀中取出沈三规临走时交与他的那枚花钱。

    中年道人一把夺过去“你可知道这是什么?这是你的买命钱啊!”

    “这厮现今真是歹毒。”

    陆放欲哭无泪,从中年道人话语间听出不妙。

    连忙跪在地上,对着中年道人疯狂磕头。

    中年道人以手止住,奇怪道:“这是闾山一派追魂索命的法子,你若是不收不会对你怎样,一旦你自愿收下那就是把小命卖给他人了!按说,你现在应该是一个死人了,如今这样,定是身上有什么护身法器帮你抵了劫数,保了你一命。”

    陆放闻言,也不知自己身上有何法器,只是一个劲的摆手。

    “贫道能一眼确定你与沈三规有瓜葛,就是见你印堂发黑,周身散发一股咒煞之气。”

    “你可会写字?”

    见陆放点头,中年道人便找来一根细长木棍,他提问题,让陆放在地上书写作答。

    一问一答,道人心中了然。

    沈三规这厮可能是不放心这小哥,才用此方法杀人灭口,一劳永逸。

    这本是闾山派弟子寻替死鬼的法子,经沈三规这样用,确是隔空追命,不留痕迹的好法子。

    中年道人见手中的花钱灵力已经散尽,与普通的铜板无异,知晓陆放的小命算是保住了,但眼下这幅惨状他也无能为力。

    让陆放写出生辰八字,掐算之后自言自语“命中该有此劫难......只不过......”

    “你可有家人?”

    陆放在地上写道“家中只余老母一人。”

    “坏了!你是孤星无靠的命格啊。”道人顿感不妙。

    陆放似是想到什么,将挂在脖子上的吊坠取出,呈给道人看。

    这坠子是陆放小时候,老母亲在一处灵验道观求来的。

    道人接过吊坠,仔细端详之后,长叹了一声。

    有些不忍道:“这是母子连心锁,多是母子各佩戴一个,一旦子女在外遇难,做父母的可为子女分摊灾厄。”

    “此物现在灵气尽失,裂纹纵生,堪堪保了你一命,可你那老母年事已高,怕是......”

    陆放听闻道士所言,犹如五雷轰顶,天旋地转。

    脑子里似是有钟鼓轰鸣,一时间无法思考。

    道士见陆放悲伤过度陷入呆滞,不忍打扰。

    过了好一会儿,陆放突然回神,随即便伏在地上嚎啕大哭,泪水掺杂着血水从眼睛里倾泻出来。

    陆放八岁丧父,寡母含辛茹苦,将其抚养长大,教他识文断字,一辈子没享过清福。

    如今正待尽孝之时,怎么就......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陆放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摸索着院墙就要出门。

    道人上前一把搀住陆放,说道:“贫道陪你回去,你只需告诉我家住何处。”

    陆放张了张已经发不出任何声音的口,算是表示对道人的感激。

    .....

    道人先为陆放的眼睛缠上干净的白布,又喂他吃下一颗滋养元气的丹药,稳住陆放的内伤。

    客栈的掌柜帮忙找来马车,陆放和道士两人坐上马车,疾奔而去。

    路上,道士告诉陆放,沈三规原本是道门中人,自幼便在小鱼山清云观修行。不成想在四十几岁的时候,动了还俗的心思,跟随一位女香客下了山。

    起初沈三规在山下过的男耕女织的日子,虽不富裕,好在安稳。

    可不知怎的,沈三规某日夜里突然潜回道观,痛下杀手害死了自己的传道恩师,只为偷走几本记载了一些罕见道法的经书。

    东窗事发后,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向整个道盟下发通缉令,要一追到底清理门户。

    据说清云观的道人当时就找到了沈三规在俗世的居所,却只在那里见到与之相好女子的尸体。

    从那以后,沈三规便开始流窜各地,利用一些偏门术法为非作歹,只要有人出得起银两,他什么事都做得出。

    马车上的中年道人名为李长升,修行之地位于金门镇百里之外的白鹤山之上。

    数日前收到道盟书信,说沈三规在本省出没,令各大道观派人下山行走,追查此獠。

    陆放悔不该当初,一时好奇迷了心窍,给自己惹来无妄之灾。

    如今听道士所言,冷汗直流,当即双膝下跪不停的给李长升磕头,嘴里“呜呜啊啊”吐不出半个字。

    不用说李长升也知道,陆放所求,并非为他自己,而是想求他救老母亲。

    他叹息一声,扶起陆放,心中无奈,实属心有余而力不足。

    槐树沟总共只有八十几户人家,到了村里,不需盲目的陆放引路,只稍一打听便知晓陆放家住何处。

    马车停在陆家院外,李长升率先下车,眼中青光一闪,透过低矮的农家院,就见陆放家中煞气弥漫,毫无生气可言。

    此时陆放也从马车上跌跌撞撞的下来,一边呼喊着母亲,一边摸索着往家里跑。

    院门和房门都未上锁,却不见家里有人回应,陆放推开正屋的房门,一步迈进去却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扑倒在地。

    他爬起身摸了摸刚才绊倒自己的“东西”,触感分明是一个人躺在地上。

    “娘~”陆放哀嚎着,想要唤醒倒在地上的亲人,可是倒在地上的母亲却毫无反应。

    李长升悲悯的看着眼前凄惨的场景,只见陆放怀中老妪已是七窍流血生机断绝,死去多时,哪怕是大罗神仙来了也救不了。

    李长升单手做印喊了一声“无量天尊”,随后便轻声念诵‘十殿阎罗经’为逝者往生开路。

    陆放家中出事的消息很快传遍村子,平日里交好的邻里都跑来帮忙料理后事,与陆放定过娃娃亲的顾小花早早就跑来照顾盲目的陆放。

    可怜这位孝子,还未从失去至亲的痛苦中脱离出来,魂不守舍,动不动就嚎啕大哭起来,把缠在眼睛上的白布哭出两个血窟窿,样子吓人。

    待陆放稍微消停,顾小花小心翼翼的为他换上一块黑色的布条。

    陆母平日里为人和善,又是十里八乡少有的读过书的妇女,口碑极佳,邻里们对陆放心生怜悯,都自觉不去探听陆放和中年道人的口风,只是按照当地习俗为陆母准备葬礼。

    李长升本想为陆放施一道净心咒,让其早点回复神智。

    可见陆放伤心欲绝,一片孝心和悔意,便不忍心再干涉。

    人若是在痛苦伤心之时都不能哭喊个痛快,那活着还有什么劲。

    李长升嘱咐了顾小花好生照顾陆放等他回来后,便自行乘马车离去。

    他要去沈三规先前埋藏骨灰的地方查看一番,以防这厮做什么险恶的布置为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