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窥天记 » 第九章 太清宫

第九章 太清宫

    一番斗法之后,让人在眼皮子底下抢走了那祖师手书加持的《太上感应篇》。

    许敬之懊恼自己实在是太轻敌了,甚至觉得法宝丢失事小,面子丢了才是大事。

    “应是那幕后之人用什么手段控制了陆放,毕竟在场几人属他修为最低。”许敬之分析。

    “这孩子秉性不错、勇敢无畏,若不是他冒险拖住此人,恐怕我等连这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搞不清楚。”李长升道。

    李灵仙将陆放先前用来拖延对方的那枚铜钱从地上捡了起来,对李长升道:“这算是那孩子的本命物,你借此物的炁来施展六爻卦术,找到他应该不难。”

    李长升立刻领会,领了那枚铜钱就要离开,却被许敬之叫住,叮嘱道:“徒儿,尽量护他一个周全。”

    李灵仙感慨道:“天雨大不润无根草,道法宽只度有缘人,这孩子道缘深厚,自有三清保佑。”

    许掌教点点头,又嘱咐大徒弟一定要多加小心,谨防对方有人接应,这才让李长升追去。

    “长升不在,还要劳师弟明日去一趟太清宫道盟分部,将今日之事禀报给道盟,看看道盟那里能不能出手相助。”许敬之顿了顿又道:“最要紧的还是要提醒道门提防这个名为‘长生道’的组织,将那幕后之人的神通手段一并告知。”

    李灵仙拱手答应“师兄放心,我明日一早就启程,借此机会带着继真下山见见世面也好。”

    “嗯。”交代完这两件事,许敬之放心下来。

    “师兄方才施展的神通,非同小可,可有受伤?”李灵仙听师兄说话并不像平日里那样声音洪亮,遂关切道。

    许敬之摆摆手“若是没有这枚掌门印,我必遭反噬,现在只是消耗甚巨需要静养两日。”

    “这事儿......你可千万不能与太清宫那帮人说起啊。”

    李灵仙笑而不语,拂袖离去。

    ......

    李继真得知师父要带自己下山,兴奋之余还有些得意。

    他自认为,一定是自己这次凭借符道手段及时化解骚乱,得到了师父和掌教的肯定,很快就可以像师兄们那样山下行走去俗世之中历练一番。

    暗自得意过后,才想起已经大半日不见陆放。

    一问之下,得知陆放竟被坏人掳走,便气呼呼的一边骂着陆放白学那么长时间的拳给自己丢脸,一边又自告奋勇的说要与大师兄一同去将陆放救回来。

    李灵仙三记板栗敲下,才作消停。

    “以你大师兄的脚力,岂是你能追得上的,你去哪里找?”

    “你有这些力气,不如去起个卦,占卜一下吉凶。”

    “嘿,师父这么说恐怕是早已为陆瞎子算过了,”李灵仙捂着脑袋眼珠子转了转接着道”我去三清殿为姓陆的颂一段祝香咒。”言罢便自顾自地跑了出去。

    次日,正月初二,李灵仙便带上小弟子下山。

    此时山下还未送年,不管官府老爷还是平民百姓,正是一年之中最悠闲、最喜庆的日子。

    集市歇市,门店闭门,男人们聚在一起喝的烂醉,自家的婆娘也不像往常那样抱怨。

    孩童们用压岁的铜板买来一些零散的爆竹,三四个人围着一片还没融化的积雪,将爆竹埋进去只露引线在外面,用香将其点着,“砰”的一声炸得雪花四散,如此往复,几个孩子乐此不疲。

    照当地习俗,在正月里逢人第一面,不管认不认识,一开口都得道一句“过年好!”

    一路行来,李灵仙师徒听到的“过年好”都已经数不过来了,师父也都带着徒弟一一回礼。

    李继真却是有些郁闷,难得下山,却未见到那些传闻中的闹市,更没机会去那些个闭门的铺子里瞧一瞧山上见不着的稀罕玩意。

    “哪怕是滑滑眼也好。”李继真心里想着。

    他鄙夷的斜睨路边玩爆竹的孩童,实在看不出爆竹炸雪有什么乐趣可言,顿时觉得山下也不像旁人说的那么有趣。

    李灵仙看出徒弟的心思,便笑道:“记得你像他们这么大的时候,看一只毛毛虫都能看一个时辰,这便是童趣,是上苍对孩提的恩赐,长大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李继真听后若有所思“师父是说弟子长大了吗?”

    李灵仙微笑着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那我以后就可以像师兄们那样,做些更有趣的事了。”

    “师父现在管束着你,却也护着你,不管多大的事你跑回来师父都替你顶着,”李灵仙略微一顿,接着道“以后你不再需师父管束的时候,很多事也都需你自己来担了。”

    “师父修为那么老高呢。”

    李灵仙宠溺的摸了摸半大弟子的头,笑道:“你将来的修为,一定在师父之上。”

    道门自己将天下分为24治,类似于朝廷将天下分为几省。

    为的是便于天师对天下道门修士和信众进行管辖和传教。

    每治均有首领,称“都功”,由“祭酒”管理。

    白鹤山所属的治,都功府便设于大劳山太清宫,都功由太清宫掌教真人亲自担任。

    太清宫为北方规模最大的几处道场之一,殿宇依山体自下而上,显得甚是宏伟,三面环山一面朝着大海,道观最高处有一高达十五丈的青铜老子像伫立于山海之间,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十分壮观。

    整个太清宫,仅在册道人就有上百人,终日香火鼎盛,信众络绎不绝。

    李继真离很远就看到那老子铜像宛如巨人一般立在群山之间,大有与山峰比高之势。

    震惊之余,环顾四周,拍手道“真是一处风水宝地!格局比咱们遇真宫大得多。”

    李灵仙并未像弟子那样惊讶,只是面露一丝怀念之色。

    年轻时常在山下游历,也常奉师门之命来此办事,经常要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太清宫与自己一个辈分的老道都熟的很,即使这些年很少下山了,互相之间也都有书信来往。

    门口的小道士不认得这师徒二人,还以为是游方道士前来挂单的,便迎上来询问二人来自哪里,有无道门授箓谱牒,若是没有是只能管上一顿饭食,投宿是万万不能的。

    李灵仙自报家门,那小道士立马恭敬起来,连忙作揖“原来是玄素真人,小道失礼了。”

    师徒二人还了礼,便让那年轻道士领着去见都功。

    “灵玑师兄怎么没来?”年轻道士显然是与李长升相熟的。

    “他被许真人派去做别的事了,这次辛苦我这把老骨头。”李灵仙解释道。

    李灵仙见今日观内无甚香客,年轻的道士们都行色匆匆一副慌张相,不由好奇。

    李继真也瞧着不对劲,便直接问道:“师兄们都忙什么呢?见了面连个招呼都不打。”

    那年轻道士轻叹一声,小声道:“昨天开坛的时候,差点丢东西,师兄弟们都领了师父师叔们的令,在观里严查,不敢耽误。”

    “可是有贼人行窃?”李继真追问。

    “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一会儿李真人见了掌教真人自会知晓。”

    李灵仙听闻之后,心中便已明白个大概。

    小道士把二人领到一间议事堂,李灵仙见到太清宫掌教玄至真人正与几位担任要职的道人在堂内议事。

    在座几人都是李灵仙的老相识,突然见到李灵仙到访略微有些惊讶,起身寒暄一阵,李灵仙让李继真一一行礼之后便拜托领路的年轻道士带李继真到处转转。

    李灵仙入座后将昨日发生在遇真宫的事详细的告知了在座几人,几位老道却并不惊讶。

    “玄素师弟,实不相瞒昨日在太清宫也发生了同样的事。”玄至掌教苍老的声音响起。

    “对方显然是看得起我们的,一下子混进来五人,制造了一场骚乱想要趁乱打那几样祖师遗物的主意。”

    “对方手段莫测,还有不少灵符傍身,幸好咱们太清宫有方臻师伯坐镇,要不然恐怕难保那些宝物周全。”

    方字辈,为玄字辈的上一辈,道门之中方字辈的老人大多都已羽化归天了。

    这位方臻道长是上一代掌教的师兄,不但修为惊人,且极为擅长养生之术,如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岁仍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平常都在大劳山碧霞洞中闭关修炼,传说祖师爷云游至此时也曾在碧霞洞中住了一段时间。

    另一位负责道盟事务的老真人开口道:“今日一早便收到传信,甘露寺两件佛宝之一的罗汉血书经文也被盗走。玄素师兄到来之前,收到道盟的山水邸报,说是凡有传承法宝的道观都经历了大小程度不同的骚乱,有些......”那人顿了顿继续道“有些如太清宫一般有惊无险,有些便如遇真宫一般丢失了传承之物。南方诸观情况尤为严重,长生道的根基据说就是在南方地区。”

    一名脾气暴躁的老道一拍桌子,愤怒道:“这狗屁的长生道,这是要与佛道两家为敌!”

    负责道盟诸事的老道安抚道:“师兄,稍安勿躁。此事已经禀明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天师震怒,不日将会降下法旨,到时我们依令行事便是。”

    玄至掌教对着李灵仙道:“你可知长升去向何处?”

    “我知你白鹤山人手不多,你若是有何线索,就告知于我,我也好派些弟子过去协助长升。”

    李灵仙摇了摇头,还未开口,方才拍桌子的老道便讥讽道“你们许掌教不是一向以攻伐之术闻名道门吗?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李灵仙不想与此人计较,正好有与他相交甚好之人出面解围道“此次异教预谋已久防不胜防,且不说从哪里招徕如此多的奇人,单凭事情败露之后那一手相隔千里杀人灭口的本事便是我等所不及的。”

    “哼。”那暴躁道人闷哼一声不再说话,李灵仙倒是知晓眼前这位道人道号玄青,与自己的师兄皆是擅长攻伐的修行之人,二人自年轻时便都以脾气暴躁而闻名

    二人年轻时曾有几次切磋,皆是此人不敌许敬之。

    “此事牵扯甚大,却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居安思危,防人之心不可松懈。”坐首位的玄至真人总结道。

    几人同时起身,作揖道“谨遵师兄教诲。”

    “玄青,你且去巡视一番,定要告诫负责防务的弟子要多加留神以防那些贼人留有什么后手。”

    玄青领命离开,堂内气氛缓和不少。

    一位须发和眉毛皆是黄色的道士玩笑道:“这些贼人不傻,不曾听说有跑到龙虎山行窃的。”

    “哈哈哈哈”众人被逗得发笑。

    还有人附和道:“茅山、齐云山、神霄派这些也都平安无事。”

    “看来咱们都被当成软柿子......”

    众人散开时,有两位老道硬拉着李灵仙让其留宿一宿。

    虽然都是修行有成之人,可是到了这把年纪见一面就少一面。

    李灵仙见无法推脱,便决定留宿一宿,正好将李继真叫到跟前介绍给几位老友。

    “这就是你当年抱回去的男婴?长这么大了。”

    李灵仙道:“嗯,这孩子在符道上的天赋极佳。”

    众人唏嘘“可惜了,不管是遇真宫还是咱们太清宫,没有个精通符箓之术的,懂的都是些皮毛。”

    “这么好的苗子,无人指点......”

    “以前倒是出过几个符道高人,奈何此道对天赋要求太高,如今很多传承都丢掉了。”

    老哥几个你一言我一语,正说中了李灵仙的担忧。

    李继真对符道的了解其实已经超过他这个师父,平日里李灵仙只能搜罗一些前人留下的符经让李继真自行参悟。

    以李继真的天赋,确实有望成为百年不出的符道大家,只怕如今这种修行方式会耽误他。

    “不如由我修书龙虎山,请天师府为继真挑选一位符道大家做老师,你把他送去学上几年。”负责与道盟联络的老道提议道。

    “我最近也有此意,只是弟子还小,从未出过远门,有些放心不下。”李灵仙道。

    “哈哈哈哈,道兄怎的也着相了呢?”一位老道打趣道。

    虽是打趣,也是提醒。

    李灵仙也突然醒悟,修行之人早应该抛下这些无用杂念。

    如今被老友一语道破,心境反而略微舒畅了一些。

    “你们一个个的,说些没用的作甚,第一次见晚辈还不拿出见面礼?”老道一边说着,一边招手将李继真唤到跟前,拿出一个只有手指长的小木盒,“师伯什么也不会,就是炼了一辈子丹,这盒子里有一粒破障丹和一粒增元丹送给你。”

    李灵仙想要阻止那老道送这么珍贵的东西给孩子,却见其余几人纷纷拿出礼物相赠,个个都是一副拦不住的架势,便只好无奈摇了摇头,示意李继真可以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