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高武纪元,从猎户开始 » 第17章 出发集市

第17章 出发集市

    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

    夏天的雨,就像陆游诗中所描写的,是那么惊天动地。

    那风,那雨,有时,陈言青真担心茅草屋顶被吹飞。

    所幸,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茅草屋,坚挺的存活了下来,只是每一次大雨过后,茅草顶就需要检查,修葺下,要不然下一次下雨,屋里肯定会下小雨。

    作为家中唯一一个快成年的男人,他接过了这项任务,渐渐担起了这个家的重任。

    每次大风大雨过后,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村中有茅草顶的人家,总会有身影在屋顶忙碌着。

    一天接着一天,日子就这么平静地过着,进阶初级射手Ⅲ的条件1已经完成,就差条件2。

    地里种植的稼(变异小麦)在母亲董小香的细心照顾下,茁壮成长。

    穿越到这世界的第九十天,陈言青这天下午又带回来一头野猪。

    母亲董小香一边收拾着野猪肉,一边说道:“儿,明天跟娘去躺集市,最近家里不缺肉吃,把多的野猪肉拿去卖掉,换点钱,买点其他的东西。”

    “好。”陈言青回答完,期待起明天去下西村的集市。

    美滋滋吃了一顿肉,陈言青躺在炕上,听到母亲董小香正在嘱咐着二妹王小玲。

    “小玲,娘明天早上把中午吃的馒头热好,你在家照顾好弟弟,有事就找村长爷爷。”

    “知道了,娘。”

    第二天清晨,天空泛起朝霞,早起的鸟儿在空中飞来飞去,村中鸡鸣狗叫声响起,一副勃勃生机。

    陈言青准时起来,来到堂前,这时,母亲董小香在隔壁的厨房里已经把吃的准备好了。

    “儿,你吃完后,把收拾好的肉和斗笠那些东西放进背篓里,我去田里看看。”

    母亲董小香说完,手中拿着一个刚热好的大馒头就出了门。

    陈言青快速吃好,把几个装着肉的麻袋和其他一些东西放进背篓。

    母亲董小香没过一会,急冲冲的回来,从炕上拿过一个已经准备好布的包裹,去厨房往里面塞了几个刚热过的大馒头。

    她左手肩处背着个布的包裹,右手挎着一个竹篮,里面有些干草,上面放着些鸡蛋。

    王木有过几趟去集市的记忆,虽然路上没什么危险,但缺乏安全感的陈言青把装着刀的皮套挂在腰间的布带上,箭囊绑在背后,背上背篓,手上拿着弓。

    母亲董小香看了一眼带着武器的陈言青,笑了笑,说道:“儿,这也不远,路上没啥危险。”

    “娘,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带着安全点。”

    “行,你带着吧。”

    母亲董小香说完,走出堂前,在院中拿过一张小木凳放进他背着的背篓里。

    两人出了院子,左拐,穿过村中心,来到出村口。

    已经有村里准备去集市的人在等着,人旁边的地上放着背篓,里面装着准备售卖的货物。

    打了招呼,母亲董小香就和人聊了起来,陈言青放下背篓,静等着。

    集市所在地是一个大点的村子,叫做下西村,村里有几百户人家,每隔十五天都会有一次大的集会,这时候附近村子的人需要买东西或者卖东西都可以过去进行交易。

    王家村离下西村有10多公里。

    在村子路口等了一会,村里准备去集市的人陆续到来。

    十多个人一边走,一边聊着家长里短。

    “小香,你家小木出息了,听村里其他人说都能打到野猪了。”

    “是啊,我也听说了,都能打到这么大的猎物了,厉害的。”

    “今天去卖什么,我看小木背着的背篓里放着满满的。”

    “这不是我家小子,最近射术有些长进,昨天打到一只一百多斤的野猪,今天准备去卖了,换点钱,买点其他东西。”母亲董小香说完,一脸的得意。

    “打到了怎么不自己吃?你家小子和姑娘都这么瘦,又不缺粮,肯定是肉吃的少,才这样的。”有个婶子疑惑的问道。

    “我家木儿,最近经常能从山里打到些野鸡,野兔什么的,带回来吃,身体比之前好多了。”

    “那是王二的种,王二打猎的本事在村里算厉害的。”

    “是啊,想当初,王二来王家村的,我刚嫁过来,是看着他身无分文,一点点攒起家业的,还娶了小香,要不是小木小时候身体不好,一直吃药,花了很多钱,要不然家里肯定更富裕。”

    母亲董小香听到她们聊起来丈夫王二,陷入了回忆当中。

    其他婶子一看这样,安慰起来。

    “你家王二的打猎本事算是有了继承人了,小木的打猎本事是王二教的吗?”

    “小香,你家王木多大了,快找媳妇了吧,我妹妹家有个姑娘不错,能干的很。”

    “还小,才十五岁多点,离定下来的山村十九岁可以结婚,还差好几岁。”

    “那有点小,县城里对早结婚查的还是蛮严的,查到要罚钱,田里出的粮还得多交。”

    “是啊,严的很,现在都没人敢早结婚。”母亲董小香赞同了下,继续回答刚才的婶子的话:“我家王二去当兵前,王木还小,弓都拉不开,就做了个小点的弓,教了姿势,带着进山了几趟,其他都是这小子自己琢磨的。”

    “那本事的。”

    陈言青背着背篓坠在最后,听着母亲董小香跟村里大婶的聊天内容,笑着摇了摇头,暗暗的想到:“母亲这是在炫耀吧。”

    出了村,往前走了一段路,农田消失,出现一片小丘陵地带,以陈言青目前认知的这世界科技,这地带并不适合开荒种田。

    丘陵上的树长的稀稀疏疏,沿着小道,走过一座座小山丘,将近花了一个时辰,才走出丘陵地带。

    出了丘陵地带,前方是一片平原地带,脚下的路都变的宽敞了许多,道路两边是稀疏的树林,众人找了块杂草少点的树下,喝点水,稍作休息。

    走了半个多小时,大片的农田映入眼帘,绿油油的稼(变异小麦)一眼望不到头。

    陈言青看了下土壤的颜色,并没有像王家村那样,黑的那么明显。

    沿着大路走了二十多分钟,小西村的面貌出现在众人的眼中。

    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茅草顶的屋子,大部分都是瓦片的,明显比王家村富裕的多。

    这或许跟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王家村毕竟离山脚不远,田少,路窄,运输困难。

    小西村属于出了山的村子,附近一片平地,田地变多了很多,路比王家村的路宽敞的多,运输东西方便多了。

    一行人刚走到村子附近,老远就听到了吆喝声,进了村,陈言青看到村口往里面的一条街上,两边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农产品。

    临街的房子全都是些由青灰色的砖和灰黑色的瓦片造成的,房门上挂着木质的匾额,上面写着某某店铺。

    挑了个空的地方,村里众人把带来的东西摆放起来,母亲董小香把篮子交给了村里的婶子,让其帮忙看下。

    她轻车熟路的带着陈言青来到一间卖肉的店铺,熟练的和店铺老板交谈起来。

    交谈完。

    陈言青把背篓放在地上,把几个麻袋拿了出来,解开绳子,给肉店老板看看里面的野猪肉。

    肉店老板拿出来检查了一番,称量后,还给母亲董小香看了一眼称出来的重量,直爽道:“肉还行。”

    母亲董小香和肉店老板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以十五白晶一斤的价格卖了出去。

    注:白晶是从晶矿中提炼出的,是这世界的货币之一,一百白晶等于一红晶,一百红晶等于一紫晶。

    肉店老板经过一番计算,母亲董小香嘴里也在念念有词,算着能卖多少钱。

    两人各自算好后,母亲董小香乐呵呵的从肉店老板那接过十二红晶和几十个白晶,放进了由布缝成的钱袋子。

    陈言青看着这场景,有点不可思议,两人看样子都没念过书,怎么算出来的?

    他准备回家问问母亲董小香。

    告别了肉店老板,她把钱袋子塞进衣服里。

    陈言青看着母亲董小香往村里人摆摊的地方走去,说道:“娘,我去转转,背篓给你。”

    “别乱跑。”母亲董小香接过背篓,叮嘱道。

    “好。”

    陈言青说完就在这街上逛了起来,地摊上摆放着的大多是山货和野果子,家里养的家禽这一类的东西。

    慢慢的逛着,陈言青问了问平时在嘎旯子山里看到过的山货和野果子的价格。

    比肉的价格低多了,或许是来这卖东西的大多数都是附近山脚下村子的缘故,卖不出价格。

    他逛了一遍,没发现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就往街边的店铺走去。

    一个村子竟然有肉店,粮食店,杂货店,布店等等店铺,真是惊人。

    陈言青在不同店铺,询问了一些东西的价格,了解到肉的价格算贵的,平时家中做成馒头的稼(变异小麦面粉)八晶一斤,小米十一晶一斤,大米十五晶一斤等。

    布店里的布价格在这些店铺里算最贵了,就他平时穿的面料,那种最差的,一匹布要350白晶,得母亲董小香去王荣富家干35天,不吃不喝,才能买的起一匹,大概能做两套衣裳。

    注:一匹布大概长13米,宽1.4米。

    陈言青打一头一百斤的野猪,出肉率按照百分之六十算,能卖九百白晶,难怪那些村里的同龄小孩听到他进山打野,露出羡慕的表情。

    逛完了店铺,对这世界的基本物资价格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就是没有找到他想要的书籍和地图。

    陈言青来到母亲董小香的地摊旁,篮子里的鸡蛋已经差不多卖完了。

    街道上人来人往,不时有人停下,询问地摊上东西的价格。

    杂乱的吆喝声和激烈的还价格声此起彼伏。

    陈言青看着这场景,越看越像小时候镇里赶集的样子,只是卖的东西简单了许多。

    就是这简单的东西,放在二十一世纪的地球,却被冠以绿色有机的称号,价格猛涨。

    随着日头高照,逛集市的人逐渐减少,摊主们神情不一的收拾着摊位,准备回去。

    母亲董小香看到附近的摊主有的已经开始收拾东西,对着陈言青说道:“儿,差不多了,只剩几个鸡蛋还没卖掉,带回家自己吃。我们去街边的店铺里买些其他东西。”

    “好。”

    母亲董小香跟旁边村中的婶子说了下,就带着他去街边的店铺买东西。

    “这盐多少钱一斤。”

    “45白晶一斤。”

    “酱油多少钱一升?”

    ……

    母亲董小香先询问了价格,然后决定买多少。

    平时抠抠搜搜的母亲,在买这些生活必需品,付钱的时候却一点也不心疼,利索的很。

    陈言青就是一个拎东西的,负责着把母亲董小香买来的东西放进背篓里放好。

    之前卖野猪肉的钱,哗啦啦的就花出去了一大半,在买完生活必须的东西后,母亲董小香还去杂货店买了盒糕点。

    买完了东西的两人,在小西村村口看到等着的村民。

    或许是带来的东西卖的所剩无几,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脚步都轻快了许多!

    聊着天,赶着路,在进小丘陵地带前,一行人躲在树荫里,啃着早上从家里带出来,已经冷了的大馒头。

    馒头的样子大同小异,个头倒是都大大的。

    一行人头戴斗笠,回到村里后,各自往家的方向走去。

    两人走进院子,此时,二妹王小玲刚睡醒,在大水缸面前舀水洗脸,看到风尘仆仆走进院子的母亲和大哥,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娘,大哥,回来了啊。”

    “弟弟没闹腾吧。”

    “没,还在睡喃。”

    “晚上给你多热个鸡蛋。”

    母亲董小香鼓励完二妹王小玲,回头对着陈言青说道:“儿,你把背篓放堂前,等会我来收拾。”

    “娘,都买了什么?”

    二妹王小玲说完,走了过来,眼睛盯着背篓。

    “没买吃的,去玩吧。”母亲董小香毅然的说着谎话,人却靠近陈言青背着的背篓,伸手拿放在最上面的糕点。

    二妹王小玲听到这一噩耗,嘟起了嘴,刚往外走。

    母亲董小香顿时笑了起来:“过来拿你最喜欢吃的糕点。”

    二妹王小玲闻言,转头,嘟着嘴的脸上已经乐开了花,伸出小手,从母亲董小香手上接过两块绿豆糕。

    陈言青看着母女情深的场景,笑了出来。

    “儿,你吃糕点吗?”母亲董小香听到笑声后,询问道。

    “不用,留着给小妹吃吧。”

    陈言青说完,把背篓放到堂前,摘掉头上的斗笠,洗了把脸。

    此时,二妹王小玲站在茅草棚下面一小口,一小口吃着绿豆糕,脸上露出幸福的表情。

    他带着靶子,来到屋后小树林。

    找好位置,他把靶子放在被前面一棵树挡着视野的后面一棵树上,人和后面一棵树距离有四十多米。

    陈言青从背篓里快速的抽出一支箭,搭在弓弦上,身上的肌肉随着大弓的拉开,紧绷起来。

    “嗖。”

    锋利的箭头直接扎进了前面的大树里。

    陈言青看此情况,摇了摇头:“这概率真是低的可怕,前面用小弓练,几百次才成功3次,还搭上个小弓。

    父亲王二留下的大弓拉的费劲,一天练不了几次,虽然射程比小弓远的多,劲道更强,但这曲射技能经验值是难了。

    估计还得进阶一次,拉起来才不吃力,练习还得找把质量好点的小弓,一天才能射的多,这样曲射技能经验值涨的才快。”

    他继续叹息着:“可惜,自己并不会做弓,王木记忆中倒是有以前父亲王二做小弓的场景,自己去做的话估计费劲的很,毕竟不是山中那些小陷阱,明显难多了,即使做了质量的好坏也不能保证。

    还是得多打点猎物,家中没称量的工具,到时候可以扣点出来,存点钱,去上百公里外的县城看看,买把弓的同时也能多了解了解这世界。”

    练了十多次,手臂已经发酸,一次也没射出曲射,陈言青果断停了下来,防止明天起来手臂太过酸痛,影响到干农活或者进山打猎。

    回到家。

    二妹王小玲已经吃完绿豆糕,顶着炎热,去找村里的小伙伴玩耍了,母亲董小香正在收拾着背篓里买来的东西。

    他放好装备,看了一眼屋里躺在炕上睡着的弟弟王草,小声感叹了句:“小孩时期,一天要睡好久。”

    来到院中,陈言青从茅草棚下拿过绑着绳子的木桶,去井边打了桶凉飕飕的井水,拿过一张小木凳,坐在阴凉的茅草棚下,把手伸进木桶里,一边刺激着有些发酸的手臂,一边看了眼半透明面板上的条件2。

    “还差七百多公斤。”

    碧蓝的天,雪白的云。

    陈言青看着看着,思绪就飘远了,放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