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未来道路 » 第26章曹操来访

第26章曹操来访

    告别了张扬等人,谢飞向自己的军营走去,他刚回到营门口,却见一小队人骑着马向着自己的军营跑了过来。

    谢飞勒住战马,抬头望去细细一看,原来是曹操带着两个人,领着几个随从来了。

    曹操很快来到近前,在马上一边施礼一边大声:“曹操不请自来,前来拜访,子云不会怪曹操唐突吧?”

    “孟德兄能够到我这来,谢飞受宠若惊,哪里有唐突一说,不知道孟德兄找我有什么事吗?”

    说话间几人都已下了马来,曹操把马交给了随从,指了指身旁二人:“这位是夏侯惇,字元让;这位是曹洪,字子廉。”

    两人上前给谢飞见礼,只见这夏侯惇身材高大,体格壮硕浓眉大眼,颏下短须犹如钢针一般,满脸的凶煞之气,颇有猛将威仪;曹洪个头中等,却也异常魁梧,看着也是孔武有力之士。

    二人并肩向营内走去,曹操边走边看:“我看子云所部,军容严正士气高昂,只是这军中礼仪、旗帜,操从来没有见过。或许是曹操孤陋寡闻吧,不知道子云这种礼仪、旗帜出自哪里?”

    一路上这个不知道被人问了多少次了,谢飞答起来已是轻车熟路:

    “这都是我胡乱自己编的,也没什么特殊意思。孟德这么急匆匆的过来找我,一定是有什么事情,不妨直接说给我听,只要我能够做到,肯定如孟德兄所愿。”

    说话间已经进了营帐,曹操四处打量了一下,直接让夏侯惇等人出账等候,然后看向谢飞。

    谢飞心中一笑,让账内的人都退了出去,请曹操落座虚手一抬:“孟德此来一定有什么重要事情要说,若是孟德信得我,我一定守口如瓶,孟德兄请说。”

    曹操一听先嘿嘿干笑了几下,然后才面容一整:

    “昨天初见子云,虽然年岁尚轻,却有着过人的英武之气,真是当世英雄,曹操非常佩服,颇是有些相见恨晚。今天我来,的确有件事想和子云说说,事关重大,于是就直接前来拜访子云。”

    “孟德请说。”

    谢飞见曹操说得直接,便也不拐弯抹角,心中则将曹操于刘备两人暗暗比较了一番,觉得还是与曹操聊天聊天比较舒服。

    “其实就是昨天玄德所说的拥立刘虞为帝那件事,不知道子云怎么看?”

    “谢飞出身寒门,为了保护乡邻才举义兵抗黄巾,承蒙张府君提携领了涅县长参加讨伐董卓,至于朝廷上事情,我真是一概不知。这谁当皇帝怎么回事更是一头雾水,只是昨日无意中听到了这件事,又听孟德说不可外传,自然也就不会向任何人说起,这一点孟德兄大可以放心。”

    曹操看到谢飞说的很是真诚,这才放下心来:“看来子云真是不知道此中利害,现在大家虽说一起起兵,想法却是不大相同,拥立刘虞的事一旦被他人听到,恐怕没等打败董卓,关东诸将们首先乱了起来。要是那样可就是汉室不幸了。”

    ”孟德的话我听不大明白,可否与我细细地说一下?”

    作为一个后来者,谢飞很清楚讨伐董卓这件事后来的结果,但是后世的记载非常笼统,无数的细节淹没在历史长河。

    谢飞并非历史研究者,可以说除了知道有了这么一档子事以外,这件事的详细经过一概不知,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对曹操的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自从董卓作乱以来,有识之士几次试图除掉董卓,结果非但没有成功,反而被其所害。后来臧洪举义兵反董,东郡太守桥府君响应,首先传檄天下。由于袁家家世显赫,天下人跟从这袁氏一门的相当多,所以讨伐董卓必然是以袁氏中人为盟主。本初是袁氏翘楚,首当其冲是盟主首选,而这冀州牧韩馥韩幽州,却与本初不和不愿起兵,后来不知道为何他总算答应了参加联军。冀州地大物博民殷国富,所有粮秣由冀州提供,而韩冀州却不可能拥护刘虞,这是一个原因。”

    曹操说着此次此次讨董背后的一些原因,眉宇间有一股明显的忧虑,看来他对这次讨董能有个什么结果,心里也是没有多大把握。

    “这么说还有其他原因喽?”谢飞不紧不慢地问道。

    ”各郡太守,很多都是原大将军何进部下,这次讨董的目的,便是为废黜董卓拥立的陈留王,让史侯复位。若是本初提出拥立刘虞为帝,这些郡守们也会反对。”

    “这都有谁呢?”谢飞的好奇心被曹操勾了起来,他也很想知道这些还没有谋面的诸侯们是怎样一个立场,这可是决定自己怎么往下走的重要依据。

    “不瞒子云,我、本初、公路、刘岱、张扬等原本都是这心思。”

    “那玄德又为何说本初打算拥立刘虞呢?”谢飞想起了第一次遇到刘备时的情景,不知道自己的到来对刘备等人有了什么影响。

    曹操见话已经反正说道这个份上,虽然仅仅接触的两次,曹操对自己看人的眼光颇为自信,再说谢飞毕竟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如果掖掖藏藏反而更加让谢飞起疑心,于是凑向谢飞压低了声音低声:

    “这正是我担心之处,若是本初真打算拥立刘虞,联军内部就会失和啊。公孙瓒派玄德前来倒是稀奇,这人与本初历来不合,想来是有了问鼎中原之心。唉,我就是担心,一旦另立新帝天下离心,各路郡守必起纷争,只恐怕来没等讨伐董卓先自天下大乱,群雄四起了。所以我今天前来的目的,就是请子云能够保守秘密,虽说这事瞒不了多久,怎么也不能誓盟以前就闹了起来吧?”

    曹操说话间言语变得有些忧伤,脸色也有些黯然,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

    谢飞内心很是惊讶,这是汉贼曹操吗?不过曹操说话时流露的真情竟然让谢飞心里有了一些感动。

    “孟德放心,此事一定不会从我这先泄露出去,孟德既然如此相信谢飞,我怎么能不敢以信义回报孟德?”

    曹操听了起身来到谢飞面前站立,谢飞正奇怪间,却见曹操一躬到地:

    “那曹操就谢过子云了。”

    谢飞慌忙起身回礼:“今天去拜访袁府君,听起盟主之事,难道这盟主之位还有什么变化不成吗?”

    “实际上本初当盟主是众望所归,唯一不服气的袁公路。这中间有很多波折,我和袁氏兄弟相识已久,这中间的事情还是知道的,若是子云感兴趣,我就给子云说一说。”曹操叹了口气重新落座。

    “反正这会儿也没什么事情,孟德兄不妨说给我听一听。”

    “二人本是亲兄弟,都是司空袁逢之子,袁绍庶出为兄,袁术嫡出为弟。不过后来本初过继给了袁成,承制成为袁成嫡子,而公路却又有个哥哥袁基,结果在宗法上袁绍反而比袁术更有地位,所以袁术颇有些不忿。现在袁术为后将军领南阳太守,他的实力强大,的确也有盟主资格,只是除了长沙太守孙坚之外,其他人要么观望,要么支持袁绍。所以这次盟主之位不会有什么意外,我看非本初莫属,只怕袁术更加失望呢。”

    曹操如数家珍,谢飞听得津津有味,他只是走马观花地看过《三国演义》,对袁氏的了解仅限于知道袁术袁绍是哥俩儿,其他的一概不知。

    当谢飞听了孙坚支持袁术,心里又有些惊讶,记得演义里孙坚袁术一出场就掐架,他怎么会支持袁术?听到这便插了一嘴:

    ”孙文台不是和袁公路不和吗?怎么会支持袁术?”

    曹操停下来看着谢飞反问道:

    “子云何处听说此二人不和?这孙坚长沙起兵会盟讨董,一路走来先是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后又杀了南阳太守刘咨。王睿在荆州德高望重,士家大族很是支持他,孙文台算是得罪了整个荆州士族,把自己弄的无路可走,于是便把南阳送给了袁术,袁术这才上表孙坚为破虏将军,现在孙坚已经依附于袁术,怎么会不和呢?”

    谢飞听后有些明白了,看来这电视剧好像真是和实际有点区别,就说自己吧,现在已经会盟了,怎么就没有自己这号人物呢?

    曹操看到谢飞的模样,还以为谢飞在想这件事:“这些事情都是刚刚发生不久,我也起从本初那里才知道的,子云不知道也是正常的。”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还真是亏孟德兄说给我听,要不我可是一概不知呢。”谢飞听了哈哈地笑了几声掩饰了过去。

    曹操并没有接着说诸侯们的事,却对另一件事有了兴趣:

    “子云果然不凡,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可真是传神,这天下出口成章的才子非常多,我还真没有听过这种说辞。”

    一说到才子,曹操似乎忽然想起了什么,对着谢飞虚施一礼:“有件事以后也许要子云帮忙。”

    “只要是孟德兄所说之事。我一定帮忙,请说来听听?”

    “要说当世天下第一才子,非蔡邕蔡伯喈莫属;要说才女,则一定是伯喈之女蔡琰蔡昭姬,我与伯喈相交深厚,前些日收到他的书信,说董卓要纳昭姬为妾,伯喈只说昭姬要嫁入卫家,正让人送往我这里来,委托我护送她前往河东卫家,河东盗贼猖獗,子云在上党距离河东较近,或许到时候需要子云帮助,你可不要推辞啊。”

    “昭姬?蔡琰的表字不是文姬吗?”

    蔡琰的名字谢飞倒是很熟,归汉的蔡文姬吗,小时候家里人看京剧,《文姬归汉》是保留节目。

    “我与蔡中郎相识已久,与蔡琰也是非常熟识,蔡琰的表字就是昭姬,子云何处听说是文姬?”

    曹操不停地絮叨着,谢飞却有些听不进去了,一直到曹操告辞离去以后,谢飞还在不停地想着文姬怎么就成了昭姬。

    想了半天只觉得好像从哪里看过,然而一时却又想不起来了。

    隐约中忽然觉得,自己对蔡琰,好像有了一种莫名其妙地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