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未来道路 » 第34章意外之喜

第34章意外之喜

    快到黄昏的时候,三国联军终于可以看到酸枣的大营了,天气已经变得清凉了许多,晚风轻轻地吹过,青草的清香沁人心脾。

    看到目的地就在前方了,士兵们开始变得欢快起来,队伍中有人唱起了歌,歌声慷慨激昂,激越无比。

    曹操还在回味着着谢飞说过的话,眼看回营在即,看着眼前的暮色美景,喜欢作诗的曹操来了兴致:

    “子云,你刚刚那一句诗很是让人心动,曹操自诩文采过人,却是自知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想来子云是颇有文采之人,你看这黄昏将至,可否再作首诗应应景?也让我见识一下?”

    “孟德兄文采世人皆知,我这粗人字都不识几个,怎会作诗?不过就是偶尔胡乱编编,倒是让孟德兄见笑了。”

    这句话倒是真话,谢飞自己清楚自己啥德行,在这个领域自己根本不是曹老板一合之将。

    说话间大家已经走上了营寨前的草坡,众人停下马来注视着队伍。士兵们的疲惫神情已经一扫而空,剩下的只有兴奋,迈着欢快的步伐向营寨加速走去。

    “子云,我到现在还在回味你的那句诗,真是意境深远,不过只是短短的一句,便道尽了人间酸楚。就像我等这次出兵虎牢,一战即退,白白丧失了无数将士性命,徒劳而返,唉……。”

    曹操不自觉的又提到了虎牢关,看来这次对他的打击真是不小。

    队伍的先头已经接近了营寨,夕阳斜斜地照在营寨前的草原上,整个草原被映的一片橙红,原野上的树木在这空旷缤纷的草原上显得无比孤独,营旁的小河被夕阳映得流光溢彩,宛如一条五彩斑斓的的色带。

    骑在马上的众人被夕阳拉出了长长的影子,修长的影子投落在草地上,给这美景平添了一丝凄凉,众人看着这夕阳美景,都不由得痴了。

    谢飞想起曹操说的作诗应景,在这美景的触动之下,想着这一路的艰辛,他的心中隐隐也掠过一丝凄凉,不由自主地便脱口念道: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众人听了都是心头一阵阵激荡,想起连日来的杀伐征战,想起举事时的艰难困苦,想起倒在了虎牢关前的弟兄,众人不由得悲从中来,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波涛翻滚,久久无法平静,小郡主更是听得热泪盈眶难以自拔。

    过了良久以后,曹操才轻叹了口气:“子云之才,怕是这当今世上少有匹敌之人,操自叹弗如。今日听了子云这诗作,再看看这夕阳美景,想想以往之事,真是令人感慨万分。”

    众人也都暗暗称奇,没想到谢子云这人居然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诗句,真是没有想到过。

    小郡主则是整个人都痴了,一双美眸呆呆地看着谢飞,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个白鸡蛋作诗,没想到他居然还有这一手,嗯?以后天天让他给自己写情诗,那些个关关揪揪之类的玩意儿早就听得腻了,让他给写些新鲜的,想着想着小脸儿红了起来。

    众人向着坡下走去,在接近营寨时挥手告别,大家各自返回了自己的营寨,曹操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他赶紧催马返回叫住了谢飞:

    “子云,我差点忘了,那蔡琰还在你的营中,反正你日后也要带着她去上党,索性就让她先住在你的营中如何?”

    “蔡邕既然把她托付给了你,孟德不打算送她去卫家吗?”

    “我和蔡邕私交深厚,蔡邕乃是董卓看重之人,如今正是联军新败之时,若是有人知道蔡琰在我军中,必定会借题攻讦于我。子云军中女眷甚多,藏个人不会有人知道,再说你与蔡邕素无瓜葛,她在这里没人会留意此事。”

    “这蔡琰来的时候,可有人知道?”被曹操带动下的谢飞,声音也低了下来。

    “她是半夜到了我这,除了我亲信之人以外没人知道她来到这里,子云对此大可放心。我和子云一见如故,知道子云是颇重情义之人,他日要是方便我自然会亲自送她去卫家,若是一旦有了什么变故,怕要烦劳子云代我送她了,毕竟子云领涅县长,那边要比我方便的多。”

    “孟德兄如此看重谢飞,谢飞定不负孟德之托。孟德放心,此事我一定会安排的妥妥当当,绝不会出什么乱子。”曹操的真诚令谢飞心中感动,对曹操的好感又增加了许多。

    “明日我若有空,便去你营中看望她一下,多谢子云,曹操告辞。”曹操听了放下心来,两人随即挥手告别,各自领兵回营去了。

    当谢飞回到营寨时,士兵们已经各自回到营帐去了,这次华夏军后勤团留守后方,整个营寨都是原来模样,这倒也省了许多时间。

    来到自己的大帐时,谢飞发现赵飞已经在门口等候多时了。见到谢飞到来,赵飞刚要躬身施礼,施了一半忽然想起有些不对,他赶紧“啪”的一个立正:“报告军团长,后勤团副团长赵飞有事汇报!”

    谢飞回了一个军礼,他领着赵飞一起走进大帐,虽然此时天色尚明,然而大帐内已经灯火通明,却不见了小郡主身影:“长盛,你可知夫人去哪了?”

    “夫人刚刚出去,好像去了后勤团女眷那去找真妹子了。”

    谢飞“哦”了一声,随手指了一下座位:“长盛先请坐,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军团长去了虎牢关以后,我便派人道真定去打探一下我家兄弟赵云的情况。也就在军团长回来前几天,前去打探消息的人回来了,他找到了我家兄弟便顺便把他带来了,卑职已经擅自做主把他留在了军营,卑职特来请罪,请军团长发落。”

    “哦?”赵飞的回答让谢飞听了又惊又喜,他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是说子龙来到了这里?就在我华夏军军营之中?对了,找到你的家人了吗?”

    “谢军团长关心,拙荆幸亏也平安无事,这次跟赵云一起过来了。”

    “赵云现在何处,带我过去看看。”谢飞说着站起来身来要走,竟连洗漱都忘了。

    “军团长一路走来鞍马劳顿,赵飞怎敢烦劳军团长,一会儿我去叫他过来。”谢飞的表现让赵飞感到有些惶恐,也赶紧跟着站了起来。

    “现在天色尚早,还是我过去吧。”

    二人很快来到后勤团,现在已经到晚饭时间,营地中到处是正在吃饭的士兵,男男女女或坐或立,众人一手端大碗一手拿着干粮,三五成群边吃边聊。

    “长盛,我军的粮食还有多少?”看着正在吃饭的士兵们,谢飞所有所思地问向赵飞。

    “军团长,我军连带家眷原有1700多人,这次出征损失了400余人,子龙带来了300余人,现在共有人数1680人。按照这些人数计算的话,我军粮食差不多能吃7个月。”

    “还有这么多吗?”谢飞心中奇怪,自己营中居然还有这么多粮秣,着实令人没有想到。

    “我军从黑山军手中夺取了很多粮食,军团长走后联军又补充了许多。我每天亲自制定用量,况且后勤团的女眷很多,这些人每天都去外边寻找些野菜蘑菇之类,又尽量省吃俭用,所以粮食的消耗不是很大。”赵飞说这话的时候颇为自得,一副居家大总管的表情直接爬上脸去。

    “粮食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去采野菜?”

    连谢飞这么一问,赵飞听了神情居然有些赧然:“庄户人穷怕了,我一看到这些粮食,总是想到没粮食是时候,唉……,不过军团长尽管放心,那些野菜只是做些补充,士兵吃的还是很好,要是军团长觉得不好,我就不让人……”

    赵飞话没有说完,谢飞便直接打断了他:“长盛,这件事你做的非常好,要继续做下去,还要大张旗鼓的做,让联军都知道我军粮食不多。你明天要把剩下的粮食都藏好,一定不要让外人看出来。”

    “我军的四轮马车颇能装物,明日我让人把粮食藏在下面,在上面再覆上一些草料,军团长觉得如何?”

    “做这个你拿手,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不必事事问我。”谢飞心中大为高兴,这个赵飞真是一个搞后勤的好手,有他在谢飞的后勤令人放心了不少。

    赵飞心中大为感动,自己自幼便勤学算术之道,账房这些事精通无比,后来家境没落父母离世,夫妻两个拉扯着赵真赵云,一家人只能靠种田为生,这些年可谓吃尽了苦头,虽说在大户人家做过几年账房,却是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信任。

    而自从遇到了谢飞之后,谢飞二话不说就让自己做了后勤团副团长,细细算来要比其他县的都伯还要大一些,算是涅县的主薄了吧?夫人又是颇为喜欢真妹子,对待真妹子人像亲妹子一样,刚刚回营就急着前去看她,如此巨大的变化让赵飞感激不尽,心中早就暗暗定下誓死效忠的决心,以报谢飞知遇之恩。

    谢飞全然不知赵飞此时的想法,他急匆匆地走着,对即将见到著名的大将赵云赵子龙非常期待。

    一种奇异的感觉不停地萦绕在心头,谢飞越来越感觉到,这个时代由于他的出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正在不可逆转地加速运行着,向着一个全新的方向飞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