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未来道路 » 第87章大乱之兆

第87章大乱之兆

    “这董卓为何封赏谢飞?”孙坚的话令袁术有些惊讶。

    阎象应声答道:“后将军,谢飞本是上党太守张扬客将,后被袁绍所表领上党。关东诸侯联合起初讨董,现今争斗不休,再难重举义旗,董卓此举,也是分化诸侯之计。”

    “果然如我所料!”袁术微微冷笑了一声,“董贼封赏谢飞些什么?”

    “回禀后将军,董卓表谢飞为护匈奴中郎将,拜建威将军,封襄垣侯,假节;表刘表领荆州牧,拜镇南将军,假节,封成武候。”孙坚回答道。

    “护匈奴中郎将?建威将军?襄垣侯?假节?”

    袁术听了有些错愕,不禁轻声重复了一遍,旋即哈哈大笑:

    “哈哈哈,这董卓倒也聪明,用汉家的官职,笼络他自己的人心。”笑够了才有看向了众人,“若是我也用汉家的官职给那谢飞,那谢飞该如何对我?”

    众人听了也都是哈哈大笑,袁术挥手示意安静:“谢飞最近动向如何?”

    “后将军,听闻谢飞近日取了太原郡,收降了贼首张燕,尽纳其众实力大增。若是后将军能让谢飞相助,攻袁绍占据的河内,袁绍几面受敌则必败无疑!”

    孙坚的话令袁术心中大动:“谢飞如何才能助我?”

    “董卓能赏,后将军自然也能赏,重重地赏他就是了。”

    袁术的手指不停地轻击着桌案,俊美的脸上,眉头微微蹙起,思索着孙坚的话没有作声。

    “诚如后将军方才所言,这官职乃是汉家官职,天下诸侯皆可来做,董卓、本初等人能表,后将军为何表不得?莫说一个杂号将军,就是表他一个重号将军又能如何?谢飞势力虽小,却是当前诸侯中最难预料的一个,不知道他是助本初还是助后将军,能接受董卓封赏,助董卓也并非不能。上党虽小却恰在长安与幽冀之间,董卓得得上党可击本初,本初得上党可击董卓,若是后将军得了上党则如何?”

    袁术也并非无智之人,听了孙坚所言拍案而起:

    “文台所言正和我意!现今能与袁绍为敌者,非公孙瓒莫属,我即刻修书公孙瓒,合兵共击袁绍!荆州刘表新近诛杀50余家荆州士人,当前必以稳定荆州为主,不足为虑。至于上党谢飞,这等见利而忘义之小人之辈,我且就表他一个……”袁术想了片刻,抬手一拍桌案,“表他一个镇北将军如何?让他攻击河内!”

    “太守无文德,以征戈为功。”孙坚接口说道,言语间颇有些敬佩,“这谢飞虽然年不及弱冠,战虎牢,诛栾提,倒也不负太守之职,后将军表他为镇北将军,其必感后将军之德,必不与后将军为敌。”

    “若是谢飞能助我攻河内,袁绍必败!”

    现在袁术的心情大好,微笑着看看了众人:“哪位将军愿出使上党郡去见谢飞?”

    别部司马诸葛玄闻声而起:“后将军,我愿前往上党郡。”

    “君仁愿意前往,真是再好不过,等见了那谢飞,替我好好劝慰一番。”见诸葛玄毛遂自荐,袁术点头同意。

    “请后将军放心,诸葛玄定不负后将军所望。”

    长史杨弘则毛遂自荐前往陶谦、公孙瓒等处,袁术又夸赞了一番。

    说完直接便写了书信,分别交于二人,连同表谢飞为镇北将军的奏章一并发出。

    诸葛玄返回住家后,收拾行装准备出发,看着家中三男两女五个孩子,诸葛玄想了想,叫过一个十一二岁左右的少年:

    “我要前去上党郡传书于谢飞,你去收拾一下与我同去。”

    “谢飞?可是叔父曾经说起的那位少年府君吗?”

    “正是此人,你与我同去,也算见识一番。”

    那少年应了一声,施礼退下和下人一起收拾行装去了。

    ……

    荆州牧刘表接到了袁绍要求共同对付袁术的书信以后,颇是伤了一些脑筋。

    年初,年近五旬的北中军侯被董卓表为领荆州牧,刘表怀揣一纸诏书单枪匹马来到荆州。

    此时的荆州,由于太守王睿被孙坚杀,当孙坚如过境蝗虫一般离开后,荆州成了无主之地,各方势力雨后春笋一般迅速瓜分了荆州各地。

    荆州主要有五派主要势力,一是北部的南阳太守袁术;二是南部长沙太守苏代;三是控制南郡的华容县长贝羽;四是占据襄阳的贼军张虎;五是盘踞在荆州各地部曲极多的世家大族势力。

    在这五股势力当中,手握天下第一大郡的袁术根本惹不起,此时的袁术拥兵已达十万以上,又有孙坚等人相助。

    长沙太守苏代、华容县长贝羽,也不是没有一兵一卒的刘表能够动得了的,盘踞襄阳的贼军,好像也没有什么办法。

    好在刘表乃是当今名士,荆州老朋友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是在荆襄颇具影响力的蒯良、蒯越、蔡瑁等人。

    刘表与几人商议之后,邀请了荆州五十余个世族大家的家主见面,直接当场全部诛杀,然后收编了他们的部曲。

    手里有兵以后,刘表做出了攻击襄阳的姿态,然后派蒯越进城劝降,成功地解决掉了贼军。

    至此,除南阳以外的荆州北部都被刘表轻松拿下,成为拥兵近10万的一方重要力量。

    占据荆州北部以后,刘表迎娶了蔡瑁的姐姐,通过和荆襄实力派蔡瑁联姻,巩固强化自己在荆州的根基。

    南阳郡隶属于荆州刺史部,对于袁术这个实力上超过自己下属,刘表极为忌惮,在初步稳定了局面以后,刘表主动认可了袁术自领的南阳太守,以向袁术示好,算是给了袁术一个合法性的外衣安抚袁术。

    袁术则欣欣然地接受了刘表的好意,双方也算保持了一种表面上的和平。

    袁绍的来信让刘表颇为心动,在刘表看来,这不啻是一个解决南阳郡的绝佳机会,然而在随后召集部署商议时,出兵攻击袁术的打算遭到了蔡瑁、蒯良等人的强烈反对。

    对荆襄大族蒯氏、蔡氏、庞氏来说,如何维护自己在荆襄的地位才是第一位的,现今排在第一位的是如何平定荆州其他地区的反叛势力,比如苏代等人,出击袁术并非荆州实力派的选择。

    “州牧,苏代自领长沙太守,当首先征讨苏代平定长沙,南阳势大,不宜动兵。”

    蔡瑁的话得到蒯越的赞同:“袁术势大,袁绍式微,若是起兵征讨袁术,乃是自取其祸,不若先平定州内为好。”

    蒯良也不失时机地反对,全然不顾刘表越来越难看的脸色:

    “董卓封赏州牧,并命州牧攻击孙坚,州牧没有从命,若是袁绍请州牧攻击袁术,州牧却允了,让董卓作何感想?”

    虽然刘表希望借此攻击袁术一统荆州,但他无论是夺取荆襄还是治理荆襄,都是通过完全依赖于蔡、蒯等世家来实现,这些人几乎完全把持着荆襄的走向,对此刘表心知肚明。

    刘表知道荆襄的实力派之所以拥护自己领州牧,一来自己是个声望不错的皇族;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四世三公的袁术在南阳风头太盛,已经摆出了一副角逐天下的架势,要是袁术去了荆襄,绝对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所以对荆襄的实力派们来说,有个刘姓的皇族来守住荆襄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主动去招惹袁术是不行的,一旦激怒了袁术惹得他全力对付荆州,可就不妙了。

    最终商讨的结果,口头上响应袁绍,但并不采取实际的军事行动。

    ……

    新春刚过,邺城的百姓们还没有从新年的喜庆中脱离出来,在州牧府的后堂,袁绍正踌躇满志地看着周昂的捷报。

    虽然整体实力弱于对手,但袁绍并不担心,在他看来实力强劲的公孙瓒有刘虞背后牵制,自家兄弟袁术有刘表牵制,自己要是能首先击破一路,局面立刻大为改变。

    正在思索间,人报曹操来见。

    此时的曹操绝对是袁绍的心腹人物,袁绍闻报后,亲自出门把曹操迎进府衙。

    “孟德来的正好,这冬日寒冷,你我煮酒对饮。”见到曹操以后,袁绍颇为热情邀请曹操落座。

    “我即将返回东郡,特来向本初辞行。”曹操施礼落座,说出了来意。

    侍女们很快就摆上酒食,二人落座对饮,酒过三巡后,袁绍放下了杯子:

    “孟德,我还是打算拥刘虞为帝,你以为如何?”

    曹操楞了一愣:“本初竟还有此意?你知道我不同意,怎么本初又要提起?”

    “刘虞与公孙瓒极为不睦,若是拥刘虞为帝,公孙瓒必然极其痛恨,就无法倾力南下了。”

    曹操听后沉默了良久,对着袁绍摇了摇头:“此乃取祸之道也,请本初三思。”

    “哈哈哈,不提此事了。”袁绍放声大笑着摆摆手,“孟德,当今诸侯并起,我若是不能建立功业,据守何地可保无忧?”

    曹操闻言放下了手中的筷子,两眼含着笑意看着袁绍:“本初自己如何看待?”

    “要是南拒黄河,背靠燕代之地,用善于征战的胡人士卒征战,这样如何?”

    曹操略显不屑地摇了摇头,重新端起了酒杯:“我以为不如召集天下贤能之士,以道御之,则无所不可。”

    二人对视着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