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娱:从北电遇到她开始 » 第15章 斗牛

第15章 斗牛

    拍一部电影,其实拍摄阶段用时不是很长,有些赶时间的话十天半个月就能拍出来,费时间的是前期筹备和后期制作。

    这一次,苏帆要拍的题材比较敏感,因此从审核就定下了节奏,没有之前那么快速。

    片子预算1500万,苏帆占40%,华亿占35%,光仙负责宣发占25%。

    三月末,接到过审通知。

    照旧,苏帆第一时间拉起主创团队。

    现在苏帆在圈内有了一定的名气,实力也有了保障,所以选择范围广阔了许多。

    毛遂自荐的,朋友介绍的,合作伙伴硬塞的,可以挑挑拣拣。

    先确定几个重要的岗位,比如执行导演、摄影师、统筹等。

    执行导演选择了学校推荐的一位师兄姓王,王师兄毕业多年虽然还没有自己的作品,但在很多剧组呆过,实力和口碑都不错,经过详谈,脑电波也好性格方面也好都合得来就确定了对方。

    掌机的还是老黄,只是老黄的业务能力还有待提高,故而增加了摄影指导的岗位,从毛遂自荐的人里挑了一个,此人叫吕嫚,女的三十出头,也是经过详谈确定。

    统筹没变,还是那个人。

    主演方面,苏帆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但华亿和光仙都向苏帆推自己的艺人,还有其他经纪公司听闻消息也在寻求合作。

    在这种情况下,苏帆不能像之前那样独食,毕竟盘子大了,需要考虑方方面面。

    男主没得商量,必须是黄博,这部电影不能说为他量身打造,起码在契合度上近乎满分。

    女主的话,苏帆本来有两个人选,闫尼和余南。

    闫尼不用多说,前世原片女主表现亮眼,是第一选择,只是不知道对方现在有没有时间。

    余南因为此次得奖,知名度上比闫尼有优势,演技也有保障,可以作为候补。

    除了她俩,还有华亿推荐的李冰兵,光仙推荐的柳延,以及其他经纪公司送过来的众多艺人简历,纸质的电子版都有。

    经过筛选试镜等环节,苏帆最终选择了闫尼。

    要不是他特意邀请闫尼,对方还真不会来,西北帮一般都有固定的合作伙伴,不轻易踏足其他圈子。

    要是余南在的话,还能与闫尼竞争一下,可她因为要拍双食记无法参演。

    配角,苏帆使用了华亿的人,光仙的话没有适合的,只能下次。

    其他的都交给演员副导解决。

    主创团队成型之后,苏帆开始带着他们筹备。

    考察拍摄地,设计服化道,斟酌布景美术等,他都有参与。

    原本这些都可以交给专门的人负责,导演无需事事亲为,那样会很累,不过苏帆精力旺盛,从而远远缩短了筹备时间。

    要是全交给下面的人去干,不说给你拖到明年,至少得花两三个月,在这之前你别想开机。

    走关系攀比、拖延、贪小便宜,不仅仅是影视圈,其他行业也如此。

    经过一系列准备。

    5月初。

    齐鲁某村庄内。

    斗牛正式宣布开机。

    此次因为参与的人比较多,开机仪式办的比之前隆重许多。

    祭拜上香、发红包、开机揭幕、主创合影、媒体采访等流程基本都走完。

    苏帆比去年吃了一岁,留了一小撮胡须,邻家男孩的形象终于有了改变,不仔细看还真有那么一点沧桑感。

    导演嘛,不能一直顶着一张娃娃脸,虽说形象不代表实力,但注意树立符合身份的扮相也很重要。

    斗牛说的是革命军留了一条奶牛在村里,后来全村遭敌人屠杀,只剩下黄博饰演的牛二和牛,然后有路过的土匪、难民等,牛二一路和牛相依为命的故事。

    这个故事在在文字中可以做到很文学化,能让人读懂深层含义,可想在荧幕里表现牛二对牛的那种细腻而丰富的感情变化不是很容易,既要表达文艺内涵,又要做到戏剧冲突保证观影的人不落入文艺片的俗套当中,这就要考验导演的能力。

    苏帆对剧本的修改部分主要在戏剧冲突层面,因为要走院线路线,所以观众的感受是排第一位的。

    比如牛二一人斗四匪保护奶牛、遇见敌人伤兵路过村子等情节,设计的比原片更加妙趣横生、惊险刺激一些,这样观众的观影感受会更良好。

    还有造型着装方面,苏帆不会像原片那样处理得那么真实,尊重当时实际情况固然重要,不过也不用做到过于逼真,可以适当给于可观的容貌,最少不能弄得太脏。

    这种变化不会对观众形成显著的影响,有社会阅历的人还好,年轻观众或更小的孩子而言,形象很重要,包容度上会加分。

    最后调整的地方,是感情线。

    这部电影出彩的地方很多,其中闫尼的戏份颇重,九儿这个女人的性格和牛二形成鲜明对比。

    原片里,只有前言没有后语,活生生切断,最后以牛来作为替代,这个感情指代其实是不讨喜的,也很难处理。

    可以适当的增加牛二和九儿的互动戏份,让这条感情线变得更为丰富,让观众对荧幕里的两个人物更喜爱,对他们的爱情更同情。

    苏帆对这部电影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前两部。

    之前拍戏,他也在现场指导过演员怎么演,只是次数不多,而这次每场戏他都在走戏过程中讲述了他想要的那种效果,偶尔还亲自下场表演了一段。

    苏帆的演技比不过在场的专业演员,但他至少能做到让人理解的程度。

    这种要求,不仅仅是对主演,包括其他配角,就连只有一点点戏份的龙套也被他调教过。

    期间有很多人来探班,华亿的人、光仙的人、水晶公司的人、媒体、朋友...

    这些人无疑不对苏帆的认真态度佩服,更吃惊的是他所付出的汗水和时间,全剧组起得最早的是他,睡得最晚的还是他,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连续不断地工作一个半月,简直不像个人。

    经此一役,苏帆工作狂人的美誉彻底传遍业内。

    6月中旬。

    拍摄完最后一个镜头,苏帆宣布斗牛杀青。

    杀青仪式同样办的很隆重。

    总结致辞、庆祝活动、上蛋糕、拍剧组合照、庆功宴...

    苏帆在北电的第一个学期结束了。

    还有一年他就可以毕业拿到结业证。

    这时候学校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保研名额。

    其实苏帆无需再北电深造下去,现在他的目的已经达到,通过北电这个跳板算是在圈子内立了足,可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接受。

    不能因为翅膀硬了就忘掉之前的恩惠。

    读研只是个名义而已,学校也知道,不用真的到学校学习。

    学校教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像苏帆这样的成就,他已经获得了还学什么。

    这段时间,苏帆和刘艺菲一次都没见过面,之前还偶尔电话联系,最近则没有一点讯息,打电话也不接。

    这一天。

    刘艺菲终于来了电话。

    “你喜欢说走就走的旅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