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娱:从北电遇到她开始 » 第69章 进项,下一部电影

第69章 进项,下一部电影

    “这...”

    苏帆的脚步不由一顿。

    回头看了一眼还在嘀嘀咕咕的老头。

    老头的脑袋上面飘着一抹彩色云光。

    为了验证自己没有看花眼,苏帆立即观察其他人,路过的一辆车里有一家三口,他们却没有这样的云光。

    苏帆歪了歪头,带着疑惑来到自己的车辆跟前,再次看向老头,确认没有看错后,打开车门坐了进去。

    “金手指...越来越有意思了!”

    一辆福特轿车被苏帆开动。

    他今天要去公司收账。

    在好莱坞,一部电影上映后的收益来源主要有:票房分账、广告、DVD碟片等音像产品、版权(本地电视版权、地区影院版权和网络版权)、周边销售等。

    这些钱会陆续进账。

    好莱坞的票房分账和华夏的票房分账不太一样。

    这边,制片方一般在影片上映前一至三周内为影院试映影片,有的大片甚至会在上映前几个月就举行试映。

    大多数观影的都是影院的影片登记人员(负责排片、评估等),也有一些广告商和运营商。

    在影片试映之后,制片方就会与院线联系,并且制定这一时期的必要固定开支、分成比例,以及上映的银幕数和时间。

    制片方与电影院的合作方式一般有三种:议定保底价、一口价以及分成。

    对电影有信心的制片方都会选择分成的方式。

    最常见的初始分成比例是80%比20%,当然这只限于第一周或第二周,票房快速滑落时,80%比20%的分成比例就不再被使用,而以60%比40%取代,或者更低。

    参与票房分账的,主力军是制片方发行方、院线、影院三方。

    之前,有些华夏的制片方都说影院分的太多,不过真的如此吗?

    看比例的话,影院这边确实拿的比较多,可细算的话,他们赚的钱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房租!

    通常在华夏,每100元钱的票房,制片和发行方拿走40元(通常更低),剩下的60元中,有5元要上交给国家作为电影基金、3.3元用来缴税、12元付给院线,影院最终能拿到手的只剩39.7元。

    目前华夏一线城市影院的房租居高不下,大约占票房的20%,加上约占票房10%的人员工资。

    也就是说,影院剩下的39.7元票房中,差不多有30元被抽走,只剩下不足10元。

    而这10元钱还要用来支付设备、维修和水电费用,到最后能剩下的利润已经微乎其微。

    相比之下。

    好莱坞这边,影院的房租约占票房的5%,同时不用交5%的电影基金,单是这两项,米坚影院的利润就高出国内约20个百分点。

    疾速追杀的全球票房是4.013亿美刀,制片和发行方最终能分到的钱,根据合同计算,大概在2.4个亿左右。

    加上其他方面的收入,疾速追杀可谓赚翻了。

    回报率,至少在5个点以上。

    这个利润率,在好莱坞中等偏上的制作里,已经属于非常高的了。

    一旦制作成本上了一定数额,很难让收益有所保障,毕竟风险大。

    可是在低成本的制作里,常常会出现惊人的回报率。

    比如,即将上映的《灵动.鬼影实录》。

    记得没错的话。

    成本:1.5万美元

    票房:1.93亿美元

    投资回报比:12866倍

    简直就是在抢钱!

    当苏帆走进公司。

    公司里立即传出欢呼声。

    然后又是开香槟、音乐、律动、还有老黄那驴嗓门...

    水晶传媒吃苦耐劳半年多,终于迎来了富裕时代。

    “苏导!我们有钱了!哈哈哈!!”

    一向稳健的统筹魏剑也是一脸喜色,这小子平时像一个圣人,可面对货真价实的美刀,也免不了露出俗人的嘴脸。

    “我的跑车!苏导,我要我的跑车!”

    张花花对跑车念念不忘,立马提出了更换车辆的要求。

    这时,所有人看向苏帆。

    这对他们来说就是切身利益,不得不重视。

    苏帆大手一挥。

    “换!所有人都换!”

    “公司也换地方!这哪是人呆的地方,和我老家的猪圈差不多...”

    秦晓慧也是无奈,这家公司是她张罗收购的,当时考虑的主要还是价钱,所以在硬件设施方面没有过多的考虑。

    现在一大帮子人,苏帆带来的人加这家公司原来的员工,一起挤在这么点地方办公,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我...我能不能换地方住?”

    现在说话的人叫高六,不是外号,大名就叫高六,是农村娃娃,从17岁开始进入圈子当武行,靠身体天赋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用8年时间爬到了武指助力的岗位,也算是鱼跃龙门的典范。

    “我觉得我可以用英语正常交流!”

    高六这句话是用英语说的,口音不太行,但表达的还是没问题的。

    苏帆看上这小子,是在拍魔女的时候,别人都害怕不敢上的动作,高六没有任何犹豫就带上了威亚,最后也都圆满的完成了拍摄。

    当时,苏帆就觉得这小子是个人物,就特意要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事实证明,他没有看错眼。

    这三个月,疾速追杀的每一场戏,他都在现场忙里忙外,一边学习,一边上阵干活。

    在某些动作上,连大卫也竖起了大拇指。

    每次被夸,高六都会显示他的肱二头肌,还会来个前空翻或后空翻。

    这种张扬的态度,在华夏讲究中庸的地方不大被人看得起,但在这里崇尚英雄主义的地方,像高六这样的性格,十分吃香。

    少林寺出身的他,业务能力确实没的说。

    有了钱之后。

    苏帆说话也硬气了许多。

    衣食住行方面,直接放开了标准,让他们随便挑,然后找公司报销。

    他自己也打算换辆车。

    房子暂时不换,真要换的话,其实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贝佛利山庄。

    其他地方的话,不比现在住的社区好多少。

    把公司里的杂事处理完。

    苏帆开始筹备下一部电影。

    之前,他就想好了要拍哪部片子,所以没有过多考虑就把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

    《鲨滩》这部电影,属于小众类,不过北美地区喜欢这种类型的人非常多,所以不用担心没有市场。

    资金、演员、拍摄等这些,全都没有问题,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特效。

    自从老徐背叛之后,苏帆现在对特效团队的组建,一直持有顾虑。

    前世,这个项目一大半的功劳要给特效。

    这一次,苏帆要拍的鲨滩也差不多,特效占据很大的分量。

    因为他要让舒暢演女主,而舒暢在北美几乎没有人认识,所以宣传的时候,只能用故事情节和特效来做文章。

    这一次,苏帆不打算像疾速追杀那样赶时间拍。

    电影从创意策划到搬上大银幕,一般要经过五个环节:剧本创作、前期制作、拍摄、后期制作、宣传发行。

    这五个部分加起来,通常都会超过一年。

    疾速追杀是例外。

    当然,苏帆的精力无限,可以把这个时间缩短。

    他打算9月份之前开拍,然后明年春节的时候上映。

    当苏帆拍板决定后,秦晓慧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外界透入信息。

    为什么这么做?

    其原因主要是向竞争对手释放信号,帮助其他制片公司提前规划影片发行时间,避免题材“撞车”带来发行上的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