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年代,从养猪种菜开始 » 第013章 能过个好年了

第013章 能过个好年了

    在林小锋去5元店的路上。

    正好碰见一家化妆品专卖店年末大酬宾,把不少快临期的产品,摆在门口了甩卖。

    林小锋花3块钱,买了一支“百雀羚护手霜”。

    随后一头扎进旁边的5元店。

    这种店说是5元店,其实它里面的商品从1块钱的小东西,到3、50块钱的、称得上大件的东西都有。

    现在自己身上还有12块钱。

    因为新版RMB,是不可能拿到70年代去花的。

    要不然的话那就不是钞票了,应该是相当于《逮捕令》。

    一掏出来保管,立马被抓。

    所以林小锋得把它变成物资,而且还得好好挑选,才不会让这12块钱贬值。

    从70年代到现在2023年,很多物价已经狂涨了10几、20几倍。

    在70年代,很多东西都是以分、角为单位;而后世的商品,哪还有分?

    连以“角”为计价单位的东西都很少。

    这就造成了林小锋想要带回去的商品,既要广大群众普遍用的上,这样才能快速脱手。

    而且还要他们买的起才行。

    正是因为有了种种限制,真正能把现代的东西带回去、而且还能赚到钱的商品,其实并不多。

    尤其是农副产品,就不要想了。

    由于在70年代还存在着剪刀x,所以如果从后世买农副产品回70年代的话,肯定会亏的连底裤都没了。

    所以能购回去的东西,也就是一些工业产品。

    而且还是那种不能太超前的东西,比如说功能太过于先进的电子手表、数码相机之类的。

    要是自己敢把这些东西带回去的话,估计肯定会被人盯上。

    最后不是被黑吃黑,就是被送上一顶投机倒把的帽子...那可就惨了!

    选来选去,最后林晓峰一咬牙,用12块钱买了3副老花眼镜。

    在5元店里买的塑料老花眼镜,就不要谈什么质量了。

    但托制造业大国的福,这3副老花镜外观都很漂亮,卖相还不错。

    现在钱已经花光了,东西也买好了,林小锋赶紧跑到附近一个公厕里,找个蹲坑就钻了进去。

    把门一拴。

    没心思看门板上写的那些什么“不见动物来喝水,只见和尚来洗头”之类的,林小锋站在坑位上,静静等着穿梭回去。

    脑海中开始30秒倒计时:30,29,28...

    9,8,7...

    等到柜子上那块小小的蓝色面板,显示数字为“0”。

    没有任何动静,更没有什么光芒一闪,林小锋忽地消失在原地...

    走的是那么无声无息。

    倒是把负责打扫卫生的阿姨,给整不会了:明明门是被从里面拴着,显示里面有人。

    可任凭她怎么敲怎么喊、想要进去打扫卫生,却始终没人开门...

    而林小锋再次经历一把流光溢彩、变化无常的穿梭体验之后,再次出现之际,已经是位于自己藏扁担、箩筐的那座小树林之中了。

    此时天色已亮,但时间还早。

    今天林小锋出门的时候,才不到5点钟。

    即便是到另一个时空耽搁了2小时,现在依旧还不到7点。

    远处,每天早上6:40就会准时响起了大喇叭里,正播放着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东方红,太阳升...”

    林小锋钻出树林,依旧朝着红星公社的鸽子市场方向赶路。

    等来到鸽子市场。

    照例得和对方对暗号:“漫漫长关从头越?”

    林小锋回一句,“大力开展水利建设。”

    对方又来一句,“时时不忘阶级苦!”

    林小锋回道,“群众翻身做了主。”

    暗号顺利对上。

    之后,负责维护鸽子市场秩序的人其中一个问,“同志,你买还是卖?”

    林小锋回道,“卖。”

    对方又问,“吃的还是用的?票据还是实物?”

    他们之所要问这些,那是因为这些人会根据卖家出售的东西价值高低、以及风险大小,以便收取相应的费用。

    “卖3副老花镜。”林小锋老老实实回答。

    能摆平黑白两道、敢出头组织鸽子市场的人,他们也不会是傻子,所以林小锋没必要去骗他们。

    “卖眼镜?”

    领头之人明显一愣:这还是大姑娘上轿子,头一遭,遇到有人跑鸽子市场来卖眼镜的。

    “给我看看?”对方伸出手。

    林小锋把3副眼镜掏给对方。

    那人抽出一副老花镜仔细看,嘴里啧啧赞叹,“这做工...啧啧啧,可真够漂亮的!精致不说,而且还轻巧...好东西!绝对好东西!”

    “呀,正好我爹眼睛不行了,我娘让他去抓只鸡,结果我爹把鸭子给抓回来剁了。”

    另一个人,也抓过去眼镜仔细看。

    最后还戴着试了试效果:“妈哟,头晕!不过,这可比我姥姥戴的那副老花镜轻巧多了。”

    领头之人问,“兄弟,你打算卖多少钱一副?”

    林小锋试探着开价:“12块?”

    这种老花镜,在供销社的文化用品柜台上也有卖。

    只是林晓峰从来没有去逛过供销社门市,所以不太了解价钱。

    再加上自己带回来的这3副眼镜,是全塑料的,这和70年代卖的硬胶玻璃眼镜,完全不一样。

    所以林晓峰也不太好开价。

    但根据猜测:这个年代的人收入都不高,12块钱的话,就相当于他们半个月的工资了。

    因此林小锋也不知道,自己开的价钱合不合理?

    “12块钱?”

    领头之人沉吟道,“在供销社文化柜台,一副上海产的顶好老花镜,才卖7块3毛9...兄弟,你这个价钱是不是太贵了些?”

    林小锋接过一副眼镜,随后往地上一摔!

    吓得那俩人赶紧退后,“哎,我说这位同志!生意买卖是谈成的嘛,谈不成还有人情在,你干嘛要砸东西?”

    “噗”的一声轻响。

    老花镜在泥地上蹦跶了几下,嘛事没有。

    “咦?摔不坏?”

    那俩人满是好奇的捡起来,擦擦,看看,“这挺好!”

    说他老爹眼神不好的那人满是惊喜的开价,“算10块钱一副吧?毕竟我把这3副眼镜拿回去,让我爸挑度数最合适的那一副戴着。

    剩下的2副,我还得慢慢找到合适的买家,才能脱手不是?”

    10块钱一副?

    这价钱,其实已经超出林小锋的心理预期了,而且这人说的也没错,老花镜是林小锋随机挑的,它们的度数各不相同。

    要是让自己慢慢拿着找买主的话,那还真费劲。

    说实话,这个时期的人普遍都不太会做生意,他们无论说什么,都还是挺实在的。

    所以刚才这两个人开价,并不离谱。

    收下30块钱。

    林小锋钻进小树林里,打算买条鱼,如果价格合适的话,那就再买点大米回去。

    鸽子市场上的大米,虽说没有自己在横店那边买的东北米好吃,但胜在便宜。

    这次来鸽子市场买东西,林小锋没交进场费。

    那是因为鸽子市场有个规矩:前来买东西的人,是不需要交钱的,但要是来卖东西的话,那就得给人家交点“进场费”了。

    毕竟,这些负责组织交易场所、维护交易秩序的人。

    他们同时还能给参与交易的双方、提供一些最基本的安全保护之类的。

    人家可不是在出义务工。

    而刚才进场之前需要对暗号,那也是有原因的:

    大家都是看着战争片、还有搞地下工作题材的电影长大,久而久之,斗争观念已经深入骨髓。

    平常大伙儿干点什么事儿,要是不表现出来点昂扬斗志、来上几句慷慨激昂的时兴词汇,或者对几句暗语的话,大家会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浑身不得劲儿...

    不过,

    这里是生意场所,本就见不得光,要是口号喊的太过于激烈了,未免会有点让人心惊肉跳的。

    所以,才改成了这种不伦不类的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