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名侦探柯南之MARTINI » 第二十二章 沾染夕阳余晖的海岸 前篇

第二十二章 沾染夕阳余晖的海岸 前篇

    中午,静冈海边。

    望着广阔的洒满阳光的大海,步美、光彦、元太三人无法抑制自己的兴奋,齐声赞叹:“好美啊!”

    “是啊,很美的景色。”灰原翻了个白眼,看向一旁,“不过某人好像没什么兴致啊。”

    三小鬼齐声责备:“柯南!你好过分!”

    “哎?”柯南一愣,“你们说什么啊?”

    灰原一脸无语:“这次破坏气氛的某人不是指他,是那边那个躲在太阳伞下的人。”

    亚纪从太阳伞下露出脸来:“哦,你说我啊?我这个旱鸭子对大海一向没什么兴趣。而且,之前被人捅的伤口还没好,根本不想动弹。”

    “真是的!为什么之前你不小心点啊?”灰原撇嘴。

    亚纪又躺回躺椅上:“不过,托那一刀的福,我现在才能优哉游哉地躺在沙滩上晒太阳啊……”

    前一天,园子约小兰去静冈,说是有一片海边的悬崖上新修建了一处木质观景台,可以更好地观赏落日风光。小兰欣然答应,正好博士要去住在北海道的老朋友家做客不能带孩子们出去玩,小兰就提出代替博士照顾几个孩子。临出发前,在之前的事件中被刺伤的亚纪突然提出想一起去。就这样,一行八人一起来到了海边。

    “话说,你对大海不感兴趣还跟来干嘛?”柯南凑到亚纪身边,“老老实实在家养伤不好吗?”

    “我是为了那边那个男人。”亚纪朝不远处正在被园子搭讪的一个男人努努嘴。”

    柯南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那是一个高个子年轻男人,留着金色短发,皮肤呈古铜色。

    “那好像是一个钓鱼节目的主持人。”柯南认出那个人,“我记得他叫泽木一介。”

    “没错。”亚纪说,“那家伙似乎跟我们警方最近在调查的一起案件有关。一个多星期以前,我们在抓捕一伙走私团伙的成员时,其中一人开枪打伤了我们一位同事后逃走,因为当时天色很黑所以没有人看清那个人的脸,但是他的背影很像这个泽木一介。我就是因为昨天晚上得知泽木一介在网络上搜索过这片海的旅游攻略,才来这里盯着他的。”

    “可是你应该因为受伤还在休假吧?”柯南说,“为什么不派其他人来?”

    “本来那次抓捕行动我也应该参加,就是因为我在同学会上手腕受伤,才临时由那名被走私团伙击伤的警员代替参加。”亚纪的眼中闪过一道寒光,“那名警员因为伤势过重已经去世了。我不能让他因为我白白牺牲!”

    “明白了。”柯南点头,“你准备怎么办?”

    “据被抓获的走私人员供认,泽木一介来这里很可能是与国外的卖家交易,交易内容可能是手枪。我会一直盯着他,说不定可以在他交易的过程中人赃并获。”说到这亚纪皱起眉头,“可是这里人太多了,有点难办啊……”

    “嗯,看起来是的……”柯南看看不顾小兰阻止一脸花痴跟泽木一介聊得火热的园子,露出了半月眼。

    正当亚纪思考的时候,背后传来熟悉的声音:“哎?亚纪?你也在这里啊?”亚纪回头一看,居然是小铃、圭子和真造。

    “这话应该我问你吧?”亚纪说。

    小铃和圭子对视一眼,露出有些邪恶有些八卦的坏笑。早在这天清晨,小铃就拉上圭子和真造一起去探望在之前的案件中被刺伤的亚纪。可是敲开博士家的门才知道,亚纪跟着一群高中女生还有小学生去静冈看海了。三个闲人互相看看,当即决定跟来静冈。

    “听说那片海的夕阳很美哦。”小铃这样说,“不如真造你趁此机会跟她好好表现一下。”

    但是他们仨却没意识到,他们的出现,或者说他们中某个人的存在,让亚纪很难集中注意力盯着目标。亚纪叹了口气,用求助的眼神看看柯南,柯南会意,跑到了小兰和园子的身边。

    园子跟泽木一介聊了好一会儿后,成功引起泽木一介的兴趣,泽木一介诚挚地邀请园子一起去坐游艇,园子还极力引诱小兰一起去坐。

    小兰无语:“园子,你这样京極先生会不高兴的!”后半句她没有说出来:如果京極先生知道了,肯定会把这个人打个半死的。

    柯南则一脸严肃地紧盯着泽木一介,防止他做出什么危害到园子的事。还好,他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动作。

    亚纪坐在遮阳伞下,跟小铃还有圭子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余光一直注意着海上的泽木一介。真造则独自站在一旁,看起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脸憋得通红。小铃和圭子看他这副样子,也都急得够呛。

    过了好一会儿,真造仍然欲言又止,亚纪自己都看不过去了:“想说什么就赶紧说。”

    真造赶紧摆手:“没,没什么。”

    小铃和圭子的额头同时划过一滴汗。

    亚纪则叹了口气。不知道这几个人到底想干嘛,有事就说事,像现在这样,自己根本没办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任务上。

    …………

    回到休息的饭店,园子依然缠在泽木一介身边,小兰多次劝说无果后也懒得再说什么,准备先带着孩子们去吃点东西。这时,泽木一介突然跟几个人争执起来。

    “泽木,你知不知道现在舆论都怀疑你参与了走私?”一个中年男人正冲泽木一介发火,“再不赶紧把那些破事解决掉,你的节目怕是没有人看了!”

    “我的事不劳你操心,小山制作人!”泽木一介也不甘示弱。

    “只要你能解决好,你以为我喜欢管你?”小山制作人白了他一眼,又看向一旁的一个年轻女子,“还有你,白川,你要是一周之内不能把收视率提上去,我就开除你!”

    被称作白川的女子低着头没说话。一旁一个比较胖的男人帮白川求情:“制作人你也别全怪她嘛,毕竟她是第一次独立主持节目……”

    “少找借口了!”小山制作人说,“松本,你要是不想干了就直说,我不介意把你这个二流摄影师开除掉!”说完,小山制作人转身就走,泽木一介、白川和松本都一脸阴沉地看着他的背影。

    看着这几个人的争执,柯南心里生出一股不好的预感。

    …………

    到了傍晚,游客都来到海边的木质观光台上看夕阳。小铃和圭子拼命给真造和亚纪制造独处机会,其他人也心有灵犀没有打扰。

    亚纪靠在栏杆上看着观景台斜下方洒满夕阳的海滩发呆,真造踌躇着站在一旁。圭子和小铃急的不行,但真造就是鼓不起勇气。

    亚纪对此也很无奈:“你到底想跟我说什么?大半天过去了啊……”

    “我,我是想说……”真造满头大汗。终于,他咬了咬牙,“我想说,其实我从很久以前开始……”

    就在小铃和圭子攥紧手准备撒花庆祝真造表白成功时,海滩上突然传来一声尖叫。亚纪的视线迅速转过去,只见海滩上一群人围成一个圈,圈中心倒着一个人。亚纪迅速跑到海滩上,看到小山制作人倒在地上,身上流出的血和夕阳的余晖重叠,使原本美丽的海滩失去了应有的色彩。

    小铃和圭子无奈地对视一眼,只好默默地跟下去。

    警察很快赶到,带队的横沟满脸笑容:“哎呀,亚纪,好久不见。”

    亚纪板着脸:“横沟警官,请先勘察现场。”

    “抱歉!”

    小铃一看横沟警官见到亚纪那种兴奋过度的表情,心中顿时有了紧迫感:“这个警官该不会是喜欢亚纪吧?”想到这她扭头看向真造。此时真造正阴着脸看着横沟警官,横沟警官顿时肉眼可见地抖了一下。小铃额头流下一滴冷汗:果然,吃醋的人一个眼神都能杀人。

    经过调查,警方得到以下结论:小山制作人是被人从背后用手枪射杀的。警方在海滩上没有找到手枪,开始对当时在海滩上的人进行询问。但是因为落日时间来海滩上看夕阳的人实在太多,一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来,都没有发现有目击者。

    横沟警官只好在亚纪的建议下先找到和死者发生过争执的几个人,分别是泽木一介、白川和松本。三个人表示案发时间他们都分散开各自找个地方看夕阳,没有看见彼此。经过搜身检查,这三个人身上都没有发现手枪,也没有硝烟反应。

    把询问的工作交给横沟警官,亚纪带着柯南在沙滩上调查,警察因为都认识亚纪,所以也没制止。估计如果只有柯南,他们会第一时间把柯南踢走。

    负责拍照的警员交给亚纪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在小山制作人的右手下发现的三个点,合在一起是片假名“シ”的形状。

    “好像是片假名的シ。”柯南说,“是死亡讯息吗?”

    “是凶手的名字吗?”亚纪思索。

    “白川小姐的白(shiro)第一个音的片假名就是シ。”柯南说。

    “可是我问过横沟警官,那位松本先生叫做松本志,他名字里的第一个音也是シ。”亚纪说。

    “其实泽木先生也可以。シ这个字不是和泽的氵很像吗?”柯南暴躁地挠挠头,“结果完全没有用啊!”

    “不,还是有用的。”真造走过来,“我想这个死亡讯息指的就是泽木一介!”

    “解释。”亚纪的眼中闪过一道光。

    “因为如果要写白川小姐的名字的话,写汉字会更方便。至于松本先生,虽然名字里有志这个字,但死者平时都直接叫他松本,应该会写姓才对。那么这个字所代表的,就只能是名字里面有三点水的泽木先生了。”

    亚纪面带微笑地鼓了鼓掌:“不错嘛!你居然能想到这么多。”

    “还好吧。”真造挠挠头,“你那么聪明,我也得努力提升自己才行,不然……”他猛地闭上嘴,脸瞬间变得通红。

    “不然?”亚纪疑惑地眯起眼睛,“不然什么?”

    “没……没什么。”

    柯南忍不住露出无语的表情:喂,这算是含蓄地表白?

    亚纪突然又陷入沉思:“可是就算是这样,还需要证据啊……”

    还能像个没事人一样?柯南顶着半月眼想:心里没有小鹿撞墙吗?

    小铃和圭子远远看着两人的发展,很是高兴,这时,小兰走过来:“小铃小姐,圭子小姐,你们没有看到园子啊?”

    “没有。”小铃说。

    圭子指指观景台的方向:“她刚刚好像跟泽木先生去观景台那边了。”

    “不是吧?!”小兰加快脚步去找园子。再不阻止她,搞不好真会发生“京極真杀人事件”了……

    (2017-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