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星见 » 第四章 结界

第四章 结界

    对于名字,星见,并不在意,在他心里,名字不过是符号。但对于纪姓,会让他联想到爷爷和爹。所以这个“纪”字,不仅融化在血液里,也会深深印刻在生命里。

    无名和尚让他改名字,不言而喻,目前几年是自保需要。不清楚什么时间会遇见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

    星见自己也不想,让纪姓亲属及娘亲一族受自己连累。

    对于自己的处境,出生不久,星见就已经能够感知。选择少言少语,孤僻行事,是不想引起周围人注意。目的,也是想保护自己,保护家人。所以,王府老宅生活的几年之中,星见没有玩儿伴,更谈不上朋友。能真正交流的,只有母亲。即便如此,与母亲的言谈也有所保留。虽然只有几岁,但星月下、朝阳下的思索,比之成人,则更加广博、深邃......

    与无名和尚登山晨课已有一月余。除一日几次例行静修,其它时间,星见一个人,会在别院对面山,找一小片空旷地,行气吐纳,打上几段拳。练就肉身体魄,强健筋骨。之后,来到爷爷、奶奶墓前,坐上一会儿,自言自语聊聊天,汇报自己一天的进步。

    回家前,星见会顺路在林子里转转,拾些当季野生山货。

    北方广袤的原始森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尤其深山之中,极少有山民踏足,猎人也是偶尔经过。所以,山林间大量的山货,都是自然成熟后掉落。板栗、山核桃,不用摘,地面便有很多。山丁子、山枣、山楂,累累果实已经红遍山间,经秋霜浸染,更加酸甜爽口……没多久,星见的背篓已经装的满满当当。

    回家的一路,随手在山葡萄藤上摘摘吃吃,已是半饱。

    背着大背篓出行,对于星见,已成习惯。每次回家,总会倒出一些随手采摘的山货。

    每天,姜玉音忙碌的身影,一部分是停留在晾晒山货上,一排排笸箩摆在小院的石板路上、侧屋的房顶上。

    房檐下,挂满了橙黄的柿子。栅栏架上是一串串的草菇、榛菇、灰蘑、松蘑、鸡腿蘑、猴头菇、黄蘑……

    这满院子,都是儿子带回家的成果。姜玉音很高兴!对这样的生活,也很满足!

    无名和尚每日看着星见,小小的身影,背着盛满山货的大背篓,进进出出。赞叹的同时,也觉着很有意思!

    深秋的一个午夜,星见悄然走出家门。

    夜里活动,对于星见是平常事。出门后没有迟疑,直接奔出峡谷......

    星见现在已经能够运用冥想,调动部分能量。所以今夜,星见要做的事,是将盘龙山、聚水河至峡谷这一带,运用能量场做一方结界。将空间分割。此事宜早不宜晚。这件事,他不想惊动无名和尚和家人,以免他们牵挂担心!

    山巅之上,月轮清朗,星稠密布,闪烁的繁星,似乎就在头顶之上,随手就能摘下一颗。

    星见扫视夜幕下一方山河。稍后,闭目静坐,聚气凝神,合并的双掌凝结出一缕气团,随着掌心拉开,气团渐渐变的大而透明,星见缓缓将气团升入上空,向前推去……

    霎时,星见胸前佩珠,散发出冷月渐变耀眼光芒!

    盘龙山上空,偌大的气团突然散开,覆盖百里之境,弧形透明晶体在盘龙山若隐若现,直至消失……

    须臾,星见睁开双眼,缓缓收势。眼前万物归于平寂。似乎之前什么都不曾发生。星见站起身,望向星空,笑了笑!向山下走去。

    入冬以后,星见再次在盘龙山方圆百里,加固了一层保护结界。

    星见相信,即便目前,自己也有一定能力保护家人。在自己足够强大之前,爷爷建立的这方净土,自己会尽可能守护好。

    冬来暑往,又是一年春。

    星见11岁了。个子又蹿上来一大截。

    因为长期在野外活动,风吹日晒,幼年白皙的肌肤,早已变得黑灿灿。虽然清瘦许多,但骨架挺拔,肌肉结实。原来那个不爱说话的孩子,俨然变成阳光开朗,体魄矫健的俊美少年。

    每天,与无名和尚晨课依旧。但探讨的问题,却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

    无名和尚自问,游走境内外几十年,也算通晓中外古今史,领悟佛、道、玄,学识杂博深厚。

    即便如此,还是常常被星见问到语塞!每每这时,无名和尚便耍了脾气!开始打岔,让星见去拿酒。星见只能乖乖听话。至于喝完酒,还要不要谈?谈些什么?那就由不得星见了。

    无名和尚在星见身上,会看到纪肇中的影子,令他感觉亲切、放松。但星见广博的学识,伶俐的口齿,又常常会噎得他气喘!表面,又不好发作!

    这会儿,无名和尚坐在床上。从窗口,便见这个“磨人精”抖着几根儿细柳条,向东屋走来,未到卧房门口,话音便响起:“师傅,今天,咱们探讨下‘引力波’……”

    无名和尚这次没给星见机会!嘴里答应:“好啊!”却直接去取床边的行山杖……

    星见转身就跑!

    无名和尚扔出行山杖!吐了口气!心中默念:“修行不够!修行不够啊!”

    之后,拎壶酒,晃到前山,去向纪肇中“诉苦……告状……”

    近期,星见独处的时间,常常在别院附近转悠。考察临近土壤松紧度、酸碱度、含盐量、土体的耕作层及有机质含量。之后,在别院后山坳,选取了一块小麦田。北方春小麦,日平均气温在3度左右,4月前后便可播种,7月左右已能收割。

    星见喊来喜舅帮忙,将自培的麦子种苗按时种下地。

    水稻田,是爷爷早年与无名和尚共同挖掘的一块地。之前无名和尚断断续续外出云游,没怎么种。今年有孙喜在,大家齐心协力,把空闲的水稻田也都种满。

    前几年,纪肇中在世时,运来过一些粮食,在别院栅栏旁,建了一个小粮仓。粮食装在陶土烧制的几个大缸中密封储存。又用草席做了围垛,加了顶。保存的余粮至今还完好。

    星见用木头制作了榨油工具,用储存的黄豆,教孙喜榨油,如今孙喜已能熟练操作。

    星见知道,总有一天,自己会离开别院。为这个家,多做些食物储备,是必要的。他不想让娘日后过于操劳。

    好在,别院这一带,有足够的自然资源。春、夏、秋三季,山林里的野果野菜,都可以晒干储存。以备冬天食用。

    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山区气候更是多变,10月便已降雪。狂风肆虐之下,吹刮的暴雪,常达半人深。出行进山十分困难。到那时,星见只希望娘待在暖暖的家里。有足够的食物,度过漫长的冬天。

    山里的生活,能享受自然馈赠的壮美风景。美味丰沛的健康食物。也能感受,平原地区意想不到的,恶劣天气及残酷体验。

    春种之后,无名和尚告诉姜玉音,要带星见进山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