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罗 » 第23章 雅典娜和火炬计划

第23章 雅典娜和火炬计划

    费迪南多用修建宫殿的资金,赞助的主要有两个项目,分别命名为雅典娜基金项目和火炬计划。

    意思很明显,前者主要是通过赞助,推动和引领科技和文化上的进步,后者则是建设相应的产业推动社会进步。

    之所以有这么个计划,还是因为有些东西,不适合从官方的角度进行操作,而私人的身份就好办许多。尤其是投资民间产业这种事情,国有资本很多时候是需要顾忌的东西太多。

    雅典娜计划主要是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赞助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了,在这方面,主要是通过和以那不勒斯大学为主的意大利大学进行合作。

    雅典娜计划出钱,大学出人,成果收益双方共享,大头属于费迪南多。

    第二部分,则是文化上的引领研究。民族主义在这个时期还没有正式成型,也不够深入人心,对于想要扩张的费迪南多来说,自然是需要有人辩经。

    虽说前世网上有一句名言,“入关之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但费迪南多觉得,与其等待入关成功再找大儒辩经,还不如先收买大儒辩经,形成影响力,降低入关的难度。

    费迪南多想要的,就是以一个罗马人的概念,去替代所谓的民族主义。这一点,其实费迪南多学习的是前世东方大国的经验。用更大的“民族”去包含其中的小民族,以文化认同为主塑造,而不是以什么肤色、语言、风俗为主去构造所谓的民族。

    这样一来,当费迪南多扩张的时候,消化和同化的过程需要的消耗就会大幅减少。

    这一方面的投入,主要是私人赞助对于费迪南多提出的这个概念有兴趣的文化界人士,让他们进行研究和宣传,将罗马人这个概念的理论基础补全。

    不过虽说这些年赞助了不少学者,但实际的成果却不多。毕竟在欧洲,大家对于罗马帝国这个名号是非常认同的,但什么是罗马人和什么是罗马文化,不同的人见解和分歧都太大了。

    费迪南多也不想自己花心思去给这些学者弄一个大纲,让他们往里面填,他可没有那么多精力。他做的只是保证一点,就是所谓的罗马人和罗马文化,能撑起一个普世多民族帝国的框架就够了。

    至于其他的,让那些学者们去争论吧。

    这第三部分嘛,其实和前两个部分也有关,其实就是挖人和收买。

    也就是其他国家的人才,以及那些身居高位有影响力的人,通过挖角或者收买的方式,让这些人为两西西里所用。

    对于科学人才嘛,基本上都是能挖走挖走,挖不走合作,争取分享成果。对于其他国家的“公知”,则是大力贿赂,只要对方能时不时帮两西西里说话,吹捧一下两西西里就好。

    雅典娜计划注重的是两西西里的“软实力”提升,火炬计划则完全是“硬实力”方面的提升了。

    通过投资各种产业的方式,让两西西里的工商业进行发展。

    相较于何时出成果未知的雅典娜计划,火炬计划的成果还是明显的。

    到目前为止,火炬计划一共投资了大大小小十多种产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和收获的,就是造船产业、钢铁产业和媒体行业了。

    在造船产业上,那不勒斯最大的三家造船厂中,一家已经被火炬计划收购,另外两家,火炬计划也有投资参股。

    钢铁行业,通过引进法国技术,总计新建了两座千吨产量的大型钢铁厂,预计明年年底就能投产。

    这,也是整个费迪南多所有计划中最烧钱的的部分,几乎占了这些年雅典娜和火炬计划的六成资金。

    别看只是区区两千吨的生铁产量,但对于两西西里来说已经算非常了不得了的数据了,同时期的毛子,年产量也不过是五万吨而已,而这可是一百多个工坊带来的产量。

    年产千吨,在整个欧洲都已经是相当大的钢铁厂了。

    之所以费迪南多只弄了两座厂,有各方面的原因,除了资金不足之外,更重要的原材料和销路的问题。

    两西西里的铁矿,可不多,煤炭,同样缺乏,还好现在主流生产方式是木炭法不是焦炭法,否则光是煤炭成本都会让费迪南多难受。

    至于销路吗,按照两西西里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说,其实这生铁产量其实是过剩的,国内大概率是消化不完的,还有出口空间,好在意大利半岛应该不缺客户,不行还有奥斯曼可以出口,费迪南多倒也不担心收不回成本的问题。

    至于媒体产业,主要就是弄了几家报社和杂志社,总体还处于亏本状态。

    不过,凭借着前期免费送、低廉的价格和“标题党”的打法,其中最主要的报纸《新罗马报》已经在意大利地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北意大利的米兰、萨丁等地都有相当广的读者。

    舆论霸权前世费迪南多可是亲身体验过的,因此对于亏损毫不在意。别说现在《新罗马报》只是小亏,哪怕大亏,只要能将影响力遍及欧陆,将费迪南多的声音传到其他国家的民众耳中,都不是什么大事。

    至于费迪南多这一次前往那不勒斯大学,主要关注的还是三个项目,纺织机改良,青霉素以及尼龙丝袜。

    这三个项目的不仅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还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纺织机改良,在前世一度被认为是工业革命的前兆,与蒸汽机的发明互有伯仲。

    蒸汽机项目费迪南多连开启都没有,以两西西里薄弱的工业底子,是不适合大跃进的发展,而纺织机改良的棉纺织业,则可以为两西西里先打下一个工业底子。

    虽然两西西里纺织业的原材料有些匮乏,但架不住隔壁的西班牙就是原材料出口大户,再加上西班牙本土纺织业不行,还有巨大的市场,以两国的关系,不发展纺织业赚第一桶金简直是暴殄天物。

    青霉素和尼龙丝袜就更不用说了,病人和女人的消费能力,简直离谱。这两个完全就是为了赚钱而推动的项目,商业生产也不需要太大的成本也能卖出高价,特别适合费迪南多前期积攒资金。

    满怀着期待,费迪南多来到了那不勒斯大学,见到了大学校长,直接问出了关键。

    “那几个重点项目,进展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