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新罗 » 第74章 国家利益优先

第74章 国家利益优先

    费迪南多此刻并不知道老爹卡洛斯三世那边的西班牙还未开战就损失不小,此刻的他,正忙着和奥地利方面扯皮。

    扯皮的关键,在于两西西里的军队指挥权问题。

    奥地利方面想要协同指挥两西西里的军队,但这点费迪南多当然不能答应。

    交出军队指挥权,谁知道奥地利会不会坑一波两西西里,让两西西里军队成为炮灰呢。

    帮助奥地利作战的三万军队,对于奥地利和俄国方面来说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两西西里是举足轻重的,费迪南多让两西西里出兵只是一个政治表态,可没打算为了奥地利人的利益让两西西里人去送死。

    两西西里方面坚持不让,奥地利方面也很坚持。

    因为按照双方之间的约定,两西西里军队进入德意志地区作战,所有的后勤补给都是要依赖奥地利方面供应,如果两西西里磨洋工的话,那不相当于奥地利替两西西里方面养了这几万军队。

    何况如果不听从奥地利方面的协调指挥,两西西里军队又是在奥地利的占领区作战,谁知道两西西里军队的军纪如何。

    别搞到最后两西西里军队做出一些天怒人怨的事情来,最后锅全部让奥地利背了,奥地利当然不愿意。

    双方之间的扯皮来来回回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两西西里军队就这样停在威尼斯境内,迟迟没有进入奥地利。

    奥地利和两西西里双方显得都很不着急,可有人急了啊。

    两西西里军队驻扎在威尼斯,难道会是由两西西里方面提供补给吗?显然不可能,补给理所应当的就从威尼斯国内获取了。

    威尼斯自己都养不起多少常备军,现在要负责三万两西西里军队的日常开销,哪怕不需要提供工资,也依旧是个不小的负担。

    更何况这个时期的军队,哪怕是常备军的军纪也相当堪忧,在威尼斯国内也做出了不少罪行。

    如此一来,急了的威尼斯人又找到了两西西里和奥地利,问两西西里军队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威尼斯境内。

    这个问题嘛,双方自然都开始推诿起来。

    两西西里方面巴不得就这么混过去,不用出战,等待战争的结束,反正也没什么损失。

    奥地利方面在确认了俄国女沙皇依旧健康的情况下,也不着急了。有俄国人的帮助,两西西里军队来不来都区别不大了,不来也能省点钱。

    要知道,对于普鲁士的敌意,最大的不是别人,正是俄国女沙皇伊丽莎白。

    奥地利方面是觉得普鲁士这个神罗内的小弟有些威胁不懂事,需要出手教训一下,毕竟奥地利还需要顾虑神罗境内诸多诸侯的想法嘛,而俄国女沙皇是巴不得让普鲁士死的,她可是最简单的反普先锋。

    因此双方在两西西里军队何时参战的问题上,都显得十分逍遥。

    没办法之下,又是威尼斯那边去找了奥地利,几乎是哭着求奥地利方面,才让奥地利和两西西里达成了一致。

    两西西里军队的指挥权还是属于两西西里,但两西西里军队必须要跟着奥地利主力一同作战。

    对于这个结果,费迪南多觉得可以接受。

    印象里好像七年战争中奥地利军队似乎也没遭遇过什么特别大的败仗,两西西里军队跟着奥地利主力应该也损失不了多少。

    况且嘛,长期将军队停在威尼斯境内确实不太好,对于意大利诸国可能会造成一些影响。

    终于,二月初的时候,奥地利和两西西里达成了协议,三万两西西里军队正式进入奥地利境内,开始加入七年战争的战局。

    两西西里的参战,事实上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两西西里虽然在意大利还算强大,但放在欧陆也不过就是个中等规模的国家,单论威望甚至还不如丹麦瑞典之流,除了对意大利和地中海有关切的国家,其实算不得什么大事。

    而在法国,路易十五也没将两西西里参战放在心上,反而因为一件事纠结了起来。

    那就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向英国和法国发出倡议,表示自己不想打了,但现在想要议和的关键不是普鲁士,而是英法。

    腓特烈提议,由英法两个当前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率先议和,这样这场战争才有结束的可能。

    事实上腓特烈提出这个想法并不是真的想投降了,而是想让他的盟友英国人从遥远的海外,从西边抽调出足够的兵力来帮他对付奥地利和俄国。

    腓特烈很清楚,普鲁士和法国之间可没有什么矛盾,真正盼着普鲁士死的,只有俄国和奥地利。

    只要英法能达成和平,英国人能分出精力来帮他,那俄国和奥地利根本不是对手,他还有获胜的可能。

    路易十五并不傻,当然也很清楚这一点,但他还是有些犹豫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目前战局对于法国来说并不算好。

    是的,对于法国、俄国、奥地利等国的同盟而言,局势是一片大好,马上就有生力军西班牙和两西西里加入了。

    但对于法国本身的利益来说,其实损失还是蛮大的。

    战事进行到现在,法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已经丢了大半了,魁北克的法兰西守军早已投降,路易斯安娜也即将面临着英国军队的威胁。

    更关键的是,在印度战场上,法国也几乎丢失了所有的殖民地和据点。

    这样打下去,路易十五担心赢了欧陆输了海外。

    因为,就算西班牙参战了,路易十五也不觉得法西同盟有打上英国本土的希望,即便占领了汉诺威全境估计战争也还将持续。

    持续了多年的战争,已经让法国的财政距离崩溃只有一线之遥了,奥地利人许诺的那点利益,既奥属尼德兰是不足以弥补海外殖民地的损失。

    所以,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提出这个想法之后,路易十五或许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趁着西班牙参战的压力,迫使英国人坐到谈判桌前,结束这场战争。

    路易十五仔细思考了一周的时间,对比了英法双方目前的政治和实力后,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可以和英国人谈判看看,至于西班牙的直布罗陀问题嘛,或许可以等下次再说。

    法国休养生息个几年,也能让海军恢复元气,到时候再找英国人也不迟。

    反正直布罗陀都丢了那么久了,西班牙人再等等也不迟。

    终究所谓的家族利益,在此时此刻的国家利益面前,路易十五还是选择了国家利益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