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秋天的虫子 » 《青涩华年》(13)

《青涩华年》(13)

    《青涩华年》(13)

    车子跑起来,在这种碎石子掺石灰碾平的路上非常颠簸,我几次都差点被颠下去。我的手死死地抓着车棚的棚架,颜燕也紧紧抓着我的一支手腕,她很担心我,时而大声喊着让司机开慢点儿,但这车发动机“轰轰“地响得震耳欲聋,加上车里人七嘴八舌地说话,司机可能根本听不到。路过米厂时,我看到米厂大门已打开,我想这时厂里应该开工了吧,小莲定然在厂里上班了,她是否从卖小吃的老板那得到了我的消息?下班她会不会去学校找我?会打开我宿舍的门进去坐一会吗?翻看我案头的书本和学生作业?我突然又想到我桌上的日记本,如果去宿舍,她一定会看,那样,日记中有的内容会让她生气的!本来希望她能去学校找我,现在又担心起她去学校了……

    到了区上的车站,我们下了车,颜燕要去付车费,我抢着付了,并告诉她,车费学校可以报销,路上所有花销都不用她操心的。从区上到县城,由于路比较远,没有这种便宜的三轮车坐了,只能坐中巴车。这种车也多半是私人的,都是大城市淘汰的车子,车体破旧不堪,但是比三轮车坐着舒服。经了这一路的颠簸,视野风景频繁的转换,耳畔人声车流的喧嚣,我压抑的心情好了许多,颜燕的情绪也开朗了些。坐上中巴车后,我们的话也多起来。她说到了父亲的伤情,问我以后对他做体力活有没有影响。我和她说因为她父亲还比较年轻,会恢复得很好,不会有影响的。颜燕听了很高兴,又谈到了自己的学习。我告诉她,最后冲刺阶段很关键,要全力以赴,不能有一点松懈。颜燕表示,父亲的医约费解决了,她也放心了,回来后,她要把这段耽误的时间给补回来,另外她又说,她打定主意要考中专了,不上高中,这样她可以尽早地工作挣钱,帮衬家里。她下边还有个弟弟在上学,父亲只会种地,不会其他营生,家里负担比较重。我也赞成她的想法,工作以后若想继续学习深造还有很多机会的。

    颜燕靠车窗坐着,不说话时她总喜欢看着车外变幻的风景。她的长发用一方手帕简单地束在脑后,那方随意上去的手帕像一朵精心装饰的花。她的眼睛像一汪明净的秋水,秋水里光影闪动。她的姿态真像小莲,我想要是小莲此时坐在我身边,和我一起出远门,那该是多幸福的事啊。我会光明正大地揽着她的肩,和她说着甜言蜜语……而现在我已经有一个晚上和一个早上没有见到她了!有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是深刻体会了这话的含义。想着想着,乐极生悲之感袭上心来。

    “老师,你看……”颜燕突然指着窗外,惊奇地喊我看。

    我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出去,路边水泥立柱上顶着的一个硕大的广告牌一闪而过,我没看清上面的画面,但我从这里途经多次了,知道那画面的内容,是一对男女似触非触的亲吻镜头。我每次看上去也觉得很刺眼,这真是个开放的年代!

    这一站,我们就到了县城,我的家乡就在县城边上的大山里,下了车周围的一切都让我感到很亲切。颜燕说,有一年购置年货,她和父母也来过这里,她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这儿的书店,店里的书香味儿让她陶醉,琳琅满目的书更是让她喜不自禁。她的话里充满了对这里的向往。我想,小莲一定也来过这里,她一定也喜欢这里繁华、热闹。

    从县城到市区,我们又坐上了一开始乘坐的那种三轮车,不同的是,全程是平坦的柏油路,车子跑得快且平稳。三轮车驶出县城后不久,就看到我家屋后的山了,那时突然有一种想回家的冲动。我指着远处的山跟颜燕说那里就是我的家,她欣喜地探出头向那里眺望,说她喜欢山,问那山上都有什么。我说有各种果树,矿藏。

    “以后我可以来找你吗?好想去那山上看看。”她说。

    “可以啊,以后如果你出外求学,经过这里,欢迎你下车来玩。”我仍不忘鼓励她好好学习。

    “那你把你这儿的地址写给我好吗?也方便以后我给你写信联系呢。”

    “好啊。”

    我拿出口袋上别着的钢笔,又从三轮车座位上垫的硬纸板上撕下一块,放在腿上给颜燕写我家乡的地址和邮政编码。由于车子晃动的厉害,字写得很潦草,但还是能辨识的。

    颜燕接过那个纸片,小心翼翼把它放在了衣服内里的口袋中。

    三轮车很快到了市区,这里比县城更繁华,人们的样貌也大有不同,能看到许多新奇的东西。小伙子留着姑娘一般的长发,穿着妖娆的花衬衫和紧包着屁股,腿下像拖着两个扫把的喇叭裤。这种性感而怪异的样子是不能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所接受的,人们认为只有“小痞子”才穿成那样,蓄着长发。在学校时,我也曾赶过“时髦”,那种蓝色、中缝是金色线条的喇叭裤我也有一条,只是裤脚不是很宽;也曾蓄过长发,吹过头型,为此,班主任可没少找我。现在,眼看要走上工作岗位了,再也不敢那种装扮。颜燕也看不贯那些奇异打扮,说在他们那,如果这种样子招摇过市,“矮爹”要把头发、裤子给你剪了的。街上的“小痞子”都怕“矮爹”。我记得小莲就有一条喇叭裤,不过她穿起来挺好看的。颜燕又说,大家都很怕“矮爹”,其实他人挺好的,这次她爸受伤,她家求助到区里,“矮爹”给她家批了160元,其中80元是“矮爹”自己掏的。我想这给的还真不少,相当于李老师三个月的工资了。

    我想,给的还真不少,相当于李老师三个月的工资了。

    话题又落在了“矮爹”身上,看来在当地,这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了不起的人物。在颜燕的叙述里,听得出这是一个方正、慈善、而又让人畏惧的强势人物。陆影能够上这样的人,还真不简单!

    在这市区就有公交车了,都是那种二节式超长车,中间连结处像手风琴拉宿气囊似的,车子转弯能灵活收放。

    今天是周六,我们又恰逢乘车高峰时,站台上等候的、去往不同方向的人特别多。车子一这来,大家蜂拥着往上挤。一大群人整个把车门塞住,这个时候,不能从人堆里往上挤,从边缘,需贴着车身,才能很快挤上车。我一手捂在胸前——那里内衣口袋里装着善款,一手牵着颜燕的手,让她紧跟在我身后,从人群的边缘,贴着车身,很快挤上了车,但是,我们依然没抢到位置。人们陆陆续续上了车,车厢里越来越挤,挤得前胸贴后背,挤得你撒了手能悬停半空中。我把颜燕的包护在胸前,让她也贴着包站着,我们四目相对,相视一笑,笑这嘈杂、拥挤、滑稽的场景。车门艰难的关上时,外面还有不少人没能挤上来。售票员开始卖票。她吆喝着,托着售票盒,一边收下伸向她的、一支支手里的毛票,再撕了票,塞回那支手里,一边吃力地向车后挤,把站着的乘客挤得歪歪倒倒。售票员真的不容易,声音要大,力气要足,还经常会与乘客产生矛盾,发生口角。

    车子一路走,一路停,三、五里就有一个站台,车子一停下,就会围上来一群人挤车。感觉这公交车容量惊人,仿佛像个宝盒,无论挤到什么程度,只要停下,就能挤进人来。

    公交车行了十多公里,穿过一片繁华街区,驶进了公交车站。我们还要在这转最后一次车,下一站就是市中心区了。这次在起点站坐车,候车的人不太多,不似之前那么拥挤了。车子驶进站台,车门一开,颜燕第一个冲进去,占了二个座位。她坐在了近窗的位子上,拉我坐在了里侧的位子上。

    “老师,你的手好凉。”颜燕把手放在我扶在膝盖上的手掌上试温,前面挤车时,我一直拉着她的手呢。

    “不是我的手凉,是你跑热了呢。”

    颜燕热得像擦了胭脂的脸上已现微汗。

    “下一站就到了吧?”她问。

    “是的,没有多远了。”这一路真不容易,我想。

    “我来二次,都是坐的长途车,这样转车好麻烦。这市里公交多,我都不知道该坐哪一路,从哪站下?不过,下次再来,我就知道了。”

    看来我带她走这一趟真的很有意义呢,以后颜燕要是考到这里上学,坐车也方便了。

    此时,小莲在做什么?她去学校找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