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王朝末年,我在镇魔司斩妖那些年 » 第六十七章 传承

第六十七章 传承

    “施主!”

    一个白衣僧人站在桃树下,桃花纷纷,如谪仙人。但是宋修却一点都不觉得这美,因为那僧人是京龙。

    “施主不必惊慌。”

    “小僧已然做过努力,施主和佛门缘分已尽。”

    “此后,小僧不会再行接引之事,今日此来,为表歉意,送施主经文一篇。”

    那僧人说着,递上经书一篇,便转身离去。

    宋修握着那本经书,神色惊疑不定。实在是前几日那一幕太过于凶险,若非北冥逍及时出现,只怕他现在依然在前往那西漠的路上了。

    “不必怀疑,这和尚既然说了不会再行接引之事,那便不会再行,他这个人历来言出必行。”

    两道身影自山道而下。

    周生镜,季老!

    “聊聊?”周生镜看着年轻人,邀请道。

    宋修点点头。

    虽然不明白此人要做什么,但是神符宗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那道符,很有意思。”周生镜仿佛已经笃定那道符就是宋修所悟。

    “它不强,但不是很有意义。”

    “侥幸。”宋修收起手中经文。

    “这片经文是那僧人前世大成之作,日日参悟,可修心。”周生镜怕宋修不知道那篇经文的贵重,故而提点道。

    “我这次来,是想邀请你去神符宗的。”

    “邀请?”

    周生镜点点头:“是的,只要去了神符宗,我会让当代宗主收你做弟子。”

    “神符宗嫡传。”宋修震惊了,这个份量可是非常重的。

    符箓一道圣地的嫡传弟子。

    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

    只要他轻轻点头。

    周生镜有些不解,眼前之人居然拒绝了他。神符宗嫡传弟子的身份啊,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神符宗?

    这三个字的分量,修行众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为什么?”

    “我已经答应了人,拜他作师父。”宋修面带笑意,响起这位师父让他的心情不错。

    “那是神符宗的宗主。”季老这时候开口了,他有些着急。

    这小子怎么分不清轻重?神符宗宗主的嫡传弟子这意味着什么,不会有人不知道吧?

    只要有了这层身份,从此之后,天下人有谁敢为难你?

    若是你早有这层身份,你又岂会遭遇那些苦难?

    “我知道的。”

    “多谢两位好意。”

    周生镜有些遗憾。

    他真的像这个人加入神符宗,他在那里,将会毫无意外的成长。

    “你还未正式拜师,想必你的那位师父也会衷心希望你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周生镜在做最后的努力。

    修行中人重师徒传承,但是还未拜师就算不上师徒。纵然拜师了又如何,只要这人愿意,他神符宗有的是法子。

    “多谢两位好意!”

    周生镜叹了口气,最终选择离开。

    “有朝一日,若是你想通了,可以直接来神符宗。”

    “神符宗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水镜剑宗。

    “听说了吗?”

    “神符剑答应了,只要景师姐在那万符大会上能进前十,便有机会成为神符宗嫡传弟子。”

    “真的假的?”

    “周少宗主亲口答应的,那还有假吗?”

    弟子们窃窃私语。

    “好样的!”

    景明远看着自己的女儿,满脸的欣慰。

    少女脸上也充满斗志,对她来说,神符宗是个不一样的地方,她有些迫切,想早些加入神符宗。

    这对水镜剑宗来说,也是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的。

    这是数百年来,神符宗第一次允许水镜剑宗之人,成为神符宗的弟子,这相当于某种认可。

    而水镜剑宗心心念念的,便是那认祖归宗。

    只是这些,都和宋修没有多大关系。

    他打算再这里潜修几年,然后便下山。

    山上清修,终究非他所求的。

    至于人们所传的景梦桃悟符,方长老和宋修有过一场洽谈。宋修对那些不在意,而方长老也认为他应该躲在幕后,悄悄成长。

    “不好意思,已经送出了第十道桃符,此后不再制作了。”陶木匠客客气气的,又送走了一位客人。

    这些日子。

    木匠铺来了很多奇怪的人。

    有身着白衣的僧人!

    有一看就出生于大家的贵公子!

    还有和和气气的老道士!

    这些人此来,无一不是想去一枚桃符!

    是的。

    求。

    他们没有付任何报酬,只是在取符的时候连声感谢。

    “这些人又来打空手套白狼。”

    这让陶平有些怨气。

    “你懂什么。”陶木匠红光满面:“那位公子所制作的这个桃符,乃是功德之物,需虔诚求去方能灵验,岂可以金钱易之?”

    陶木匠到底还是见过些世面的,知道这种沾染神明之物,需虔诚求取,而非以金钱购之。

    “对了,你悬一块告示,就说我退休了。”

    陶木匠觉得。

    这种桃符,有十块就够了。

    而如今算上他做的拿第一块,已经足够十块了,所以他不打算在做。

    就在陶木匠出门的时候,他看见了一个孩子。

    铺里的伙计正在赶他。

    因为附近人都知道那个孩子被脏东西侵袭,时常会发疯还差点伤了人。

    那个孩子站在木匠铺下,抬头看着上面悬挂着的那张桃符。

    和家里屋檐下的一样。

    “吴家的孩子?”

    有人说话,伙计退了开去。

    那是一个有着一头短发的老人。

    “我想学。”

    孩子看着那枚悬挂的桃符,开口道。

    “但是我老陶不是谁都教的。”老人打量着那孩子。

    时隔多年,他再次动了收徒的心思。

    “知道那座桃山吧?”

    孩子点点头。

    那座山在城外桃都城外二十里。

    “你去哪里,背一截桃木回来。”

    “每天都去,一直到我告诉你,够了,我就收你做徒弟。”

    孩子点点头,就走了。

    此后三年。

    有个孩子,无论刮风下雨,都往返于桃山和桃都之间。

    而有个老木匠,嘴中说着考验的时候就是给师父做牛做马,却每每寻些乱七八糟的理由给那个还不是徒弟的徒弟发赏钱。

    京都。

    洪大为时隔多年后,洪大为再次来到了这座城市。

    “头疼啊。”

    “不知道发达了的李大爷还认不认账啊。”

    许多年前,赊刀人和人做了一笔生意。

    赊刀人救了一条命。

    而如今,洪大为回来收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