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红楼之贾玉京 » 第二十七章 不速之客

第二十七章 不速之客

    转眼时间就到了九月重阳。

    天气转凉,树叶开始染上秋色。

    菊花盛开,秋意渐浓,到了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对于今天的这场揽月亭诗会,全城的文人才子可是期盼已久了。

    随着时间临近,关于诗会的规则也早已经公布出来。

    因为场地限制,不可能让太多人进入揽月亭,所以此次诗会分为外场和内场。

    揽月亭虽然叫亭,其实面积颇大,亭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平台,加起来足以容纳三百人在此饮宴。

    王家给每个评委都发了二十张请帖,由他们各自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或者同僚故旧。

    持有请帖的人可以直接乘船登岛,在亭外的平台就坐,这样就要占去了一百个席位。

    剩下的二百个席位全由外场产生,

    要进入内场,只能通过长达百米的兰桥。

    在这条兰桥上,有三处回廊小亭,每一处都会有五名诗会邀请的考官守关,他们基本都是由进士出身的饱学之士领衔。

    只有按照各关的命题作出诗词,并在现场吟诵出来,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才可以通过。

    连续通过三关,才可以进入内场,有资格参与真正的诗会。

    等内场席位被全部坐满之后,决赛就正式开始了。

    五位评委会共同出题,大家可以现场朗诵自己作的诗,由众人赏鉴,评出冠军。

    消息一出,这次诗会就被长安的学子们当成了一次另类的比拼。

    能够连过三关进入内场的学子,必然会名声大噪。

    哪怕拿不到彩头,这对他们以后参加科举也是极为有利的。

    贾琼心中也很期待,这场隆庆十二年的重阳节诗会,一定会在这个时空的历史长河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贾琼一家刚吃过午饭,王府众人就来到了桂花巷,汇合了贾琼一家一起出城。

    这次王家出动了整整五辆马车,让家里的年轻人都出来了。

    王易趾高气扬的骑马走在前面,那模样很是得意。

    因为他是出来的王家兄弟们中唯一一个会骑马的。

    他们从长安城南的明胜门出城,又缓行了大概七八分钟,就到了曲江池畔。

    今天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碧空如洗,是个出游的绝好天气。

    此刻岸边已经聚集了许多人。

    诗会还未开始,人们分散在湖岸四周游玩,赏景,划船,放纸鸢。

    挑着担子的小贩穿梭于人群之间,售卖着各色小吃。

    这场诗会不但吸引了大批青年才俊,连城中的官宦人家和商贾富户也都被吸引了过来。

    他们纷纷涌向曲江池畔,即可以当作踏青游玩,又可以瞧瞧这次文会的热闹。

    甚至有不少平时很少能出门的大家闺秀,也在父兄的带领下前来观赏诗会。

    她们或乘马车,或坐小舟,透过薄纱窗帘,在人群中寻觅心仪之人。

    如果看到满意的,就可以托人打听其人家里的情况,没准儿就能成就一段美好姻缘。

    沈碧云和表哥徐山留在岸边赏景,贾琼领着徐葳蕤,和王家的年轻人们登上了一艘提前准备好的画舫,趁着时间还早先在湖中游玩起来。

    大家都知道贾琼会参加诗会,他们表现的比贾琼这个当事人还要紧张,没事儿就给他加油鼓劲。

    王易凑到他身边小声问:“琼哥儿,你的诗准备好了吗?”。

    贾琼不在意的说道:“准备什么,现在评委连题目都没出呢。”

    王易一脸惊讶的喊道:“难道爷爷没提前告诉你题目吗?”

    贾琼无语的看了他一眼,旁边抱着徐葳蕤看湖景的王语嫣,直接闪电出手扭住王易的耳朵。

    “你胡说什么呢,爷爷怎么会作弊,让别人听去了怎么办!”

    “哎,疼疼疼,我错了姐,快放手。”

    王易呲牙咧嘴求饶的样子,让一船的少男少女们都乐坏了。

    “老六,你这话要是被爷爷知道了,屁股肯定要开花啊。”

    王渝的儿子王明笑着说道,他比王易大一岁,在这一辈里排行老五。

    王易呵呵一笑:“我就是随口一说,以琼哥儿的文采还用作弊吗,肯定能拔得头筹。”

    王语嫣却道:“琼弟你不用听他的,名次不必在意。

    你才多大,只要在众人面前展现出你的才学就好了。”

    贾琼笑道:“语嫣姐似乎对我没什么信心啊,要不咱们打个赌吧。”(贾琼就爱赌,因为他必赢)

    王易一脸兴奋的插话问道:“赌什么,赌什么。”

    贾琼嫌弃的看了他一眼:“我又没说跟你赌,你激动什么。”

    王语嫣问:“那琼弟你想怎么赌呢?”

    贾琼道:“很简单,如果我拿到第一,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那你要是拿不了第一呢?”

    贾琼微微一笑说道:“任凭发落。”

    日头渐高,诗会的评委和嘉宾开始陆续到达,岸边不时发出一声声惊呼。

    “刚才上岛的是刘老大人吧,他也来了。”

    “那是新任的礼部朱侍郎吧,没想到他会是守关嘉宾。”

    “哇,东鹤先生也来了,连他也只是嘉宾吗?评委都有谁啊?”

    “哎,那个小姑娘是谁,她怎么能上岛。”

    “你没看到旁边儿跟着的是谁吗。”

    “太远了看不太清,看着有点像廉亲王啊……”

    揽月亭外,王渝快步迎上刚下船的皇九子廉亲王和皇十女明月公主。

    廉亲王才二十二岁,明月公主年纪就更小了,刚十一岁。

    两人都是皇后所生,因此关系要比别的兄弟姐妹更亲近。

    王渝躬身施礼道:“臣参见廉亲王,明月公主。”

    廉亲王很随和的说:“王大人免礼。

    小妹贪玩,听说了这个诗会,就非吵着要来看看。

    小王就厚着脸皮,从恭王叔那里磨了张请帖,带她来涨涨见识。

    王大人就把我们当成普通嘉宾就行了,不要扰乱了诗会流程。”

    王渝恭敬说道:“王爷和公主贵为天潢贵胄,岂能当成普通嘉宾对待。

    臣已安排妥当,请两位亭内就坐。”

    随着一个个重量级嘉宾的登场,临近下午两点时,五位评委也先后到场,

    诗会马上就要正式开始了,不过这时却发生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插曲。

    评委们不管把请帖给了谁,他们都会提前跟王家通个气。

    会场也会相对应的安排坐席,所以一般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情况。

    除非是突然来了不速之客,就比如这位不请自来的嘉亲王。

    他穿着一身月白长衫,打扮的跟个青年书生一样,乘着一叶小舟翩然而至。

    如果贾琼在这里,看见了一定会赞一声:装逼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