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股海迷踪 » (42)

(42)

    其实,股民并不喜欢看书,手里总是捏着张报纸。

    证券营业大厅里,订有大量金融时报,以供股民查阅。在互联网跚跚起步的二十一世纪初年,报纸是股民孜孜以求的信息渠道。行情火爆时,报架前拥挤不堪,如饥似渴,漫熊之年,大厅里寂辽空旷,尽管营业大厅一如继往摆放着各种证券时报,但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对股市赚钱效应失望了的股民面对满满的报架,形同消化不良的吃货看到盛情的厨师制作出来的道道美食,索然无味。但是,就在这个春节,新闻传媒,招蜂引蝶,点燃投资者的心火,三三两两的人影,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让冷落多年的证券大厅,渐显活力,尤其是那些失散多年的老股民,故地重游,徒然相逢在报架边,甚是惊叹,嘘寒问暖。

    “哟,老徐同志,又见上面了呢!”

    一直守候在此的老徐、老万、老李,十足的地主之谊,伸出长长的双手,一一地握着,并且把过去人多为患时难得一看的报纸,递到他们的手里:“老朋友,快看看吧。利好A股的消息,正对着我们股民扑面而来呢。”一时间,报架前哄然不已,长篇大论的好消息,让股民个个看得聚精会神,废寝忘食。

    “时间不早了,该回家吃饭了。”老万忽提醒一声。

    “不用回家了,”郑玫说,“中午我请客吧。”

    请客吃饭,本是手头宽裕的郑玫经常为之的锁事,他们跟随着这位腰包鼓鼓的大小姐,不知在恒丰酒家欢聚一堂了多少回。只是,今天的饭桌上,氛围俨然,正襟危坐,无心喝酒,一个个急忙扒着饭。吃得最快的是老徐,这个性子不温不火的人,一改从前,三两下就放下了饭碗,说:“快吃。吃了好好说回话吧。”老万扒着饭说:“有话你说。吃饭又不塞耳朵眼儿。”老李吞了口饭:“是呢,说吧。”老徐点头:“现在该下注了。你们心里的谱儿呢,准备买些什么股票?”吃着饭的老李老万直眨眼睛。张青歌收住手中的筷子,说:“我想好了,就买中信证券。”老徐问:“就看上这一只股票吗?”张青歌重重点头:“就看上这一只股票了!”老徐问:“你的投资理由呢?”张青歌忙忙扒完了饭,放下碗筷,嚼着饭粒说:“中信证券,是券商行业里的龙头。据历史记载呀,每次牛市到来,券商股总是率先起来,以至有人总结说,券商股是牛市的旗手。”听了这话,正吃得带劲的老万老李,一齐放下了碗筷,异口同声一句:“有道理!”老徐点了下头:“道理是有。不过,只买一只股票……”张青歌笑了笑:“我手里就那点儿资本,还能买几只股票?”老万问:“小张,你现在手里的资本是多少呢?”张青歌难为情了一下,睃一眼旁边的郑玫,说:“感谢阿玫这些年给我不少的红包儿,勉强十万吧!”老李说:“不错。有数据统计,目前A股散户,百分之八九十的资本,不足十万呢。”老徐皱了会眉头:“孤注一掷,风险很大。按投资理念,鸡蛋最好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张青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只是,我家情况特殊,只好铤而走险。”老徐眨了几下眼睛:“不过呢,中信证券的希望是挺大的。你专一的投注,也许能起到非凡的效果。”老万笑了:“小张这是想赌一把的呢。”张青歌点头:“对,我破釜沉舟了。”老李转过话问:“老徐,你问别人,你自己心里怎么买的呢?”老徐坐直一下身子:“我心里本来准备了许多只股票的,经青歌这么一说呀,我也想背水一战了!”老万问:“那你又看好哪只股票呢?”老徐静了半天:“就中国船舶吧。”老万问:“中国船舶,怎么就让你那样看好呢?”老徐说:“中国是个造船大国,并且造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再个征服海洋,是人类面临的迫需。”听了这大道理,老万、老李纷纷“哦”着地点头。老徐扫一眼面前的人,郑重地说:“所以,我劝你们呀,不管买什么股票,都要配置一点中国船舶的为好,以免后悔莫及呢。”久仰的大师如此云云,在坐的老万、老李还有郑玫,都纷纷点头:“嗯嗯嗯,好的呢,一定配置中国船舶!”只是,心意已定的张青歌呆着,没有反应,坐在那里一副依然故我的表情。

    饭后,服务员送来了茶水。

    心中有数的股民伸手用茶,仰靠在椅背上,一个个吁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