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股海迷踪 » (53)

(53)

    时间对于股民而言,总是冗冗长长。

    价值投资,经年累月之中才能显现。

    在那漫熊之年,心烦气燥的张青歌压抑难耐,神经质一般,拿他房中那本纸质的老挂历狠狠出着气,一张张使劲地撕着,不仅把前天、昨天、今天的扯下,还把明天、后天、后后天的提前拉掉,常常一气就是十几天的空间,片片白白的挂历,纷纷扬扬,飘落满地,有如雪花铺盖,严冬腊月。也不知道多少年如此这般拔苗助长了死气沉沉的光阴,这让失意折磨得麻木不仁的人在一无所有的岁月长河里捶胸顿足,无可奈何花落去,该去的一天天去了,该来的却迟迟还不到来,他有时觉得那本厚厚的挂历,成了他对生活唯一的企盼,昨天不行,今天不好,也许明天、后天、后后天就否极泰来。所以,多少年了,张青歌疯狂地撕扯着房中的挂历,发泻着心中的无限愤慨。只可惜,时势造英雄,而非英雄造时势,他的一意孤行,毫也不能撼动大千世界,反而他因执迷不悟而步履维艰,生存困顿,落后了世人,左邻右舍的人都随着大江东去进入电子时代,早已经不再使用那种挂在墙壁上天天得动一动手的纸质老挂历了,可是他依旧痴情不改,痴心妄想,年头年尾照例还到商场或者街头巷尾的杂货铺子里寻找着让时步子抛弃了的纸历,甚至在商场和铺子里空手而归后他动手制作,一年又一年继续在他租住的房屋里撕扯着时间的页面……如此这般,也不知撕扯了多少年了,从公元零一年到零二年、零三年、零四年、零五年、零六年……“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花开妍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年年如此,月月相同……好在峰回路转,时来运转,终于总算有一天,七十四区十七栋七零一房屋里的那本老挂历,撕扯到了公元二零零七年!

    公元二零零七年,在工人农民眼里,不知何物,也许是个再平凡不过的年份罢了,而在股民的视觉中,处处都是大好的春色,有如皇恩浩荡,慧泽群生。沪指青云直上,从开年的四千来点向五千点向六千点,跌宕起伏,攀爬而去,中间一气呵成,把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够达到的市值,在短短一年中给快速完成了。这种超寻常的暴涨,让忧患意识的社会学家和经济浓家们诚慌诚恐,纷纷呐喊股指太快,经济过热。但是身处暴富之中的股民们,得意忘形,欢呼雀跃,常常一波K线的拉升,引得掌声无数,豪叫刺耳。更甚至的是,腰包鼓鼓得快活不已的张三、李四、王五们挤在一处,眼睛盯着大盘的同时,你一言,我一语,摇头晃脑地诌起了顺口溜,高唱着他们即兴的打油诗:

    沪指深指,

    节节高攀;

    好个A股,

    牛气冲天;

    K线一拉,

    盆满钵满,

    个个大赚;

    中国股民,

    日进斗金,

    现已经是家常便饭。

    哈哈哈哈……快活的股民听了自己的杰作,哄堂大笑。笑后,喝水的喝水,吃零食的吃零食,说话声铿锵有力,腰包鼓了,人人是英雄,个个皆好汉。张三感叹不已:“日进斗金,就是我们股民的家常便饭。”李四说:“古人总是以日进斗金,来赞叹大富大贵之家的呢。”王五说:“现如今我们股民,谁不是大富大贵之人的呀!”

    底层如此火热,新闻媒体,更是哗众取宠,聚焦报道,把A股市场的盛况宣扬得家喻户晓,弥漫全球,不仅引得神州大地全民炒股的火爆盛况,还引得世界各地的投资商们,纷至沓来,不远万里赶赴着这场人类罕见的财富盛宴……

    新城广场物业二楼的国网英大证券营业部,盛况空前,冷落多年的营业大厅,挤破门槛,人多为患。昔日七十四区“三大元帅十大将军”中金盆洗手的人,大都通过电台、报纸、网络得知到A股空前的牛市行情,早已经离去的他们如同候鸟,故地重游。阔别多年了的“将军”在“元帅”面前会师后,激动,流泪,哽咽,诉说起心中的百感交集。最早回归的当数唐姐了。唐姐自去年在恒丰酒家大厅邂逅相遇到张青歌的请客,听了A股龙抬头的走势,第二天一早,就来到英大证券营业厅,占了台电脑,点击开自己尘封已久的账号,进入到个人股票仓里,一下让自己户名下红红的数目惊得大“啊”一声,不仅把她曾经的巨亏找了回来,还足足赚了数倍。这个受了多年熊市打击的人,一回遭蛇咬,十年害怕井头绳,担心夜长梦多,煮熟的会鸭子飞掉,当机立断,不敢再贪,就在阳历年初的那天,全抛了所持的股票,以期再跌再买,只是年后A股势必如破竹,一路飚升,她那曾经受伤的心理又毫不敢追高,从而一直没得个入市的机会,以至于空仓观望的人站在零七年大牛市跟前,陷于了更为惆怅的情绪之中去了。唐姐之后,就是信息灵通的王妹、阿珍迅捷而来。俩妹子一来时,惊叹万分,欲哭无泪,几乎拥抱了每一个老朋友,特别是唐姐。王妹在唐姐的温怀里,泣不成声:“唐姐啊,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像三位大哥他们那样,坚守阵地呢?”既成功又失败的唐姐,拍着俩妹子的背部,感叹唏嘘:“这问题太深奥。不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将军就是将军,元帅就是元帅。我们将军远远没有升华到元帅的高度。从今往后,我们在三位老大面前,毫不含糊,甘拜下风,好好步他们后尘就是了。”再往后,就是大杨跟他那若即若离的小杨,还有小朱、小赵、阿林、阿华,一个个风尘仆仆,相继而来,笑面相迎,惊心动魄。

    恍如一梦,似是当年。

    曾经溃不成军的“三大元帅十大将军”除朱姐外,终于又汇聚在了英大证券营业大厅里了,寒喧过后,言归正传,说到A的现况。久不过问A股行情的“将军”们,纷纷渴问,什么什么股票涨了吗,什么什么股票现在多少钱的价格呀?一直站在股海风口浪尖打拼的老徐、老万、老李、张青歌还有郑玫,他们形同新闻发布会上的主人面对着记者连珠炮的发问,欢颜悦色,有问必答,向昔日的同行一一介绍着A股的如今:沪深两市遍地花开,K线强势上涨,中石化快二十元了,中信证券在向百元攀爬,万科更是突破着百元大关呢!当年才几元的低价股,竟然摇身一变,成了百元高价股,早早退了场的“将军”们听了,个个惆怅莫及,捶胸顿足。当然也有个别“将军”一直持股,这就是小杨。身为酒干淌卖无业务部经理的小杨因为工作忙,偶尔来趟证券大厅,看看就走,一直没卖,满仓到现在。现在的小杨时不时打开一下自己的账户,看看那红红的景观,昔日的资金翻了十倍还有多,喜得他常在人前失态,手舞足蹈,高呼“股市万岁”,还喜洋洋地对身边的老朋友们说:“我杨某人,终于算是发大财了,要在深圳置房买车,要在我所有同学朋友面前去扬眉吐气,好好炫一回富了!”旁边的“将军”们,纷纷伸长脖子,探视着那电脑屏,只见数百万的资金显示在“杨世雄”户名下方,惊得个个啧啧称羡。小杨满面红光地说:“我当初离开股市时,六七十万的资本蒸发成二十来万,现在已经涨到三百多万了!”不仅年轻的“将军”称羡,三老也都点头:“小杨这伙子是好样儿的!”不约而同鼓起了响掌。

    响掌之余,忽有人问:

    “朱姐呢?”

    “是啊!”许多声音随之而起,“朱姐呢?”

    可是,无人回答,面面相觑。

    静寂之余,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也许朱姐看破红尘,早已经一命呜呼了……

    “别那么悲观!”老徐在阴沉的氛围里笑了一声。

    “老徐,”老万忙叫了,“你认为朱姐现在呢?”

    “我认为朱姐现在性命还在!”老徐语气肯定。

    “还有呢,”老李问,“朱姐就是活着又怎么样了?”

    “据我推断,”老徐笑了笑,“朱姐很有可能近期要出现在我们眼前的。”

    “老徐!”唐姐忙问,“你是不是跟朱姐联系过?”

    “几年前我是跟朱姐联系好了的!”老徐意味深长地说。

    “什么几年前联系好了呀?”唐姐丈二和尚摸不着脑袋。

    “你们是不是都忘了,”老徐满脸笑笑的神态,“那年朱姐回老家,在三三来吃饭店,我送了朱姐一个封信的呀。”

    “是呢!”许多人异口同声,“什么‘锦囊妙计’?”

    “当时你们不少人还笑了我,说我什么假冒诸葛亮的。”老徐嗤了声鼻子,“其实,我徐某人不才,锦囊妙计的确有点邯郸学步,但有些事情,还是可以未卜先知的。因为神机妙算,并非诸葛亮的专利。我当年嘱咐朱姐两年后的某一天,打开信来一读,时间指的正是现在这个阶段呀。”

    “对对对!”许多人眉头一皱,连连点头。

    “朱姐要是忘了呢?”有人却阴起眉毛来。

    “朱姐不是那种粗心的人!”老徐说。

    “朱姐要是读了‘锦囊妙计’会怎样的呢?”有人问。

    “朱姐要是读了‘锦囊妙计’就好了!”老徐笑笑地说,“我当年苦心给她写下的字字句句,就会春风春雨,绿化她的枯心,让她对人生的痛苦烦恼,都云淡风轻,立马就想到深圳,要跑来找我们这些老朋友的。”

    大家都让这自信非凡的话,醍醐灌顶,一个个眨起眼睛,似乎是在想入非非。王妹满面红光地说:“要是朱姐来了,那就好了,我们昔日的‘三大元帅十大将军’,就彻底团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