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雅三国 » 第七章 抵达渤海、河间遇险

第七章 抵达渤海、河间遇险

    在河内休整的两日间杨蟠重点去关注了一下族中茶肆的铺设情况,得知北方各州府以及主要的郡府均有人手加紧操办后,杨蟠再次下达了铺设的优先级,集中幽、冀、并、司隶铺设,做到每个郡都要有自己的茶馆,县城必须得有自己的茶肆,不一定非得家中培养的人手经营,不重要的地方和县城完全可以让利于他人,但务必要保持信息的通畅。此外也安排下去利用产业之便为自己邀名。

    徐泰的族弟徐方在杨蟠兄弟到达河内的第二日下午也赶到了郡府。由于经常往返于并州和司隶地区进行一些走私,所以聚集的都是一些好手,五十多精壮,都是见过血的汉子。还带着马匹二十。此外徐方还带来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徐晃。年纪刚十一,生的孔武有力,话语轩昂,气势蓬勃,看起来都像是有十四五大小的样子。杨蟠立即将徐晃收为伴当,两人共同受军中退役老卒指点武学基础。此外杨蟠还将族中收集的兵书拿出来,提前培养这个曹老板的五子良将。

    感受到杨蟠对徐晃的重视与栽培,徐方对杨彪兄弟更是感激万分。

    汇合徐家众人后,队伍加速疾行直到邺城停留了三日。此间杨彪带着杨蟠、荀攸,以各自家族的名义拜访了当地各族族长以及仕人领袖,在获取一些支持后再次动身,紧赶慢赶的在年关前顺利到达渤海郡府南皮。

    几个不是还没家眷就是家眷不在身边的老爷们凑在一起守了个仓促且没营养的岁后。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

    统计过各郡府的资料后得知,渤海太守府治下四十八县,总计人口一百三十一万,这百十万人口近半集中在郡守府所在地南皮。

    杨彪尽可能的保留了各自郡县原有的官员,只处理了一些平日名声极差,人缘不佳的家伙,用来安定民心,同时在郡府关键位置上安排了自己带来的人手。任命荀攸为太守府长使,经过一路的接触,杨彪发现荀攸虽然年龄不大,但这真正是个才华横溢的人,来到郡府后果断委以重任。杨蟠暂为主簿,在邺城招募的崔氏族人崔进为郡丞,王氏族人王茂为功曹,任命徐方、高适为校尉。高适训练一千枪兵,负责在南皮维护治安、巡逻州府,徐方领一千刀盾兵、五百骑兵,负责保境安民、练兵剿匪。

    在各个部门全部交接完成并开始顺利运转起来时,时间已经到了熹平六年的三月底。

    由于高适出现时金书玉册除了给出高适的平生文章外,还给出了大唐武备图,里面包含了城墙防御工事、瓮城修建、城载弩炮制作图、火油加工、火油弹制作、火油以及最让杨蟠眼馋的明光铠、陌刀、唐横刀、马槊等一系列用在进攻、防御作战的各种兵器图纸和详细制作方法。

    而杨蟠在查阅过各县县志后发现,河间有可能就存在着大量的铁矿资源和石油资源。大唐武备图里描述的火油加工法其实就是对石油的初步提炼和简单应用。不过也够了,就杨蟠一个工科男,让他在这个时代精炼石油那是纯属扯淡。好在目前在教程下能简单的提炼使用就已足够。

    跟杨彪打过招呼后,杨蟠、徐晃就跟着徐方以随军学习拉练的由头出门了。由于杨蟠、徐晃经常去军营习武训练,杨蟠虽不如徐晃那般有学武的天赋,但也颇为机敏,正是长身体的年纪,越发看的魁梧有力。而且南皮周边一向安稳,所以杨彪即便是觉得这小家伙最近在谋划着什么歪主意,但因为临近春耕,事务更加忙碌,也就听之任之,由他去了。

    杨蟠早就计划了河间一行,为了方便,他安排徐方只带五百骑兵出行。在南皮盘桓半日后直奔西北而去。到了河间府一路打听得知,有人在河间西北部接近幽州的地方见到过如同油脂一般的水从山崖间溢出,缓缓流动,伴有刺鼻怪臭,色如黑漆,有时还有或黄或红的颜色掺杂其中。既然知道了地方,一行人便带队向着目的地直奔而去。

    “报……”一斥候飞奔过来“启禀校尉,正西方向一里处有村落正被土匪围攻,我等探查时,土匪已经攻入村落,正在放火劫掠。”

    徐方、杨蟠、徐晃猛然站起,对视一眼“全员迅速上马,整军备战。徐晃,紧跟二公子。全军突击。”

    全军杀奔向西,不一会的功夫便看到,正前方几百米处的村落中浓烟滚滚,不时传来喊杀声和惨叫声。看样子贼寇也是刚攻入村子不久,村里还有一些残存的抵抗。

    “兄弟们,区区草寇也敢作乱,正是我等杀贼建功的时候,全体准备。”徐方扬起马刀,众人纷纷抽刀等待命令,徐方见此带头策马冲锋“冲啊!”

    “杀!”五百骑兵高喊着向村里冲了过去。

    此时村里的土匪才反应过来有官军骑兵袭杀过来,反应快的二十几人有拿长枪的,有拿长刀、汉剑的仓促迎了上去,可是随着骑士的逼近,这群人刚才杀戮所带起的狠劲瞬间卸了大半,开始缓缓向后挪着步子。直到徐方弯腰砍下一名贼寇头颅时,就迅速崩盘,扭头跑了起来。

    紧接着身后的队伍刀切豆腐般的就冲进村子里对着土匪砍杀起来。土匪们见势不妙各自向四面八方逃窜。

    “自由追击,勿要放走一个草寇。”骑兵们迅速散开追逐自己的猎物,村外还未进村的骑兵们迅速形成半圆开始有序的包围村落。

    土匪中一个身高体胖的人,在看到骑兵入村的时候就骑马向着村西头直冲而去,赶在骑兵围村前跑了出去。杨蟠早早就盯着这家伙了,好家伙,一群衣衫不整的匪寇,就他肥头大耳,身着皮甲。一夹马腹骑着自己的战马迅速追了上去。待徐晃反应过来转马跟上去时已跑出数十米。

    杨蟠所骑的毕竟是军中劲马,在跑出村边山坡上时已经追上了匪首。杨蟠追到近身时,举起马刀顺着土匪脖颈方向用力劈了过去。匪首虽一心逃命,但多年干着刀口舔血的买卖,经验丰富,时刻关注着周围的情况,见胯下劣马甩不开身后骑士,猛地往边上一闪滚下马去。杨蟠经验不足,他用足全力的一刀劈到了对方马脖子上,还被带着也摔下马去。

    土匪看着远处还有一小将骑着马迅速向这边赶来,知道自己今天怕是得交代了,心一狠抽出怀中腰刀“妈的,老子今天怕是到头了,你这小子忒也多事,且看你细皮嫩肉,装饰精贵,想必是贵人家里出身,由你给老子陪葬,老子不亏了。”

    杨蟠吃了经验不足的亏,刚刚落马,尚未来得及起身,正仓促躲闪间,只看土匪高高跃起,竖刀向自己劈了下来。此时突然听到远处一声大喝“贼子敢尔?”突然一条白练闪过,原本劈向自己头颅的短刀无力落下,插在身边的土里。而土匪则是被一杆长枪狠狠的斜插在地上,枪尾尤不停的晃动着发出嗡嗡声。

    此时徐晃方才赶到,看此情形吓了一跳,忙跳马扑向杨蟠“二公子,你没事吧,可有受伤?”

    “不要紧的,公明,是那位壮士救了我。”只见远处站着一位麻衣素服的男子,大概双十年华,看装容应是长久赶路而铺满风尘。但即便如此也难掩一幅英武气质。只见其剑眉英挺斜飞,眼眸细长锐利,棱角分明,身形修长高大,双臂浑圆紧实,自然垂于身侧,只静静的站在那边,浑身便透着一股傲然于世的气质。

    “这位兄长有礼,我乃弘农杨蟠,只因追杀一群杀人放火的贼寇至此,不料险些着了贼寇的道。幸得壮士搭救,才捡得性命,活命之恩,蟠不甚感激。”杨蟠起身后立即向来人深揖一礼。徐晃见状,也紧跟着行礼。

    “哈哈,小兄弟不必多礼。某家只是适逢其会罢了,刚才你并非没有躲闪空间,只待坚持片刻你身边之人便可赶到,以你二人之力,杀了那厮不难,你们不怪我多事便好。”那汉子摆摆手无所谓道。

    “兄长救命之恩,岂能见怪。敢问兄长尊姓,杨蟠理应拜谢。”

    “小兄弟言重了,某家李进,字季先,兖州济阴人。”

    “原来是李进李大哥,幸会幸会。我观李大哥一人风尘仆仆,像是赶路至此,不知可有要事,能用得上小弟的尽管开口。有道是四海之内皆兄弟,我大汉男儿尚武精神,携手互助,自是分内。”

    “哈哈,小兄弟说得好。实不相瞒,某自幼随师父习武,几年前更是追随家师前往关外历练。直到去年年底,家师言说某于枪法一道在没什么需要学习的了,剩下的需要靠我在交手中领悟。此次正是让我独自前往常山郡与一位前辈请教枪术作为我的出师考核。”说话间李进将钉在地上的长枪拔出,细心擦拭着枪头。

    “李大哥,既如此蟠有一不情之请,我等亦是尚武之人,尤其我这兄弟于武艺之道也颇有天分。不知我兄弟二人能否随李大哥一并前往观看比武,也好让我等在初入武道之时长长见识。”

    正说话间徐方那边已经绞杀全部贼寇,并结束了安抚乡民的事情收队赶了过来。

    “恭喜少二公子斩杀贼首,此次我等共剿灭土匪一百四十三人,重伤一人,轻伤两人,无人战死。”

    “做得好,辛苦子谦。重伤人员就近找县城包扎救治,然后安排人手护送伤员返回南皮。此贼首不是死于我手,乃是这位壮士的功劳。”紧接着杨蟠将李进介绍给徐方认识一番。并提出了计划前往观看习武的事情。

    “杨小兄弟,你如要去观看习武,某自无不可,只是众军士该如何安排,这一众骑军前往,怕是过于招摇。”

    “无妨,交给我了,我们此次出行本来就带着任务。”话毕杨蟠安排徐方带队继续前往找寻火油,找到后回转南皮。留下一匹健马供李进骑乘,另分出一什士卒护卫前往常山即可。此外再派人快马前往南皮杨彪处报个平安。

    南皮太守府中,“哼,这个可恶的家伙,就知道不能放任他不管,不留神的功夫就跑出去半个月不见人了。”杨彪把茶盏重重砸在桌上,气愤不已。

    “禀主公,刚才有信马来报,少府君来信说打听到河间府盛产火油和铁矿,此二物于他有大用,关系到渤海未来的发展,他带人前往视察一二。目前一切都好,让主公勿以挂怀。这是少府君给主公的信笺。”说着将杨蟠写的信交给杨彪。

    “唉……”杨彪揉着眉心长叹一口气“算了,我这二弟自小主意就正,胆大调皮。还是等他回来再说吧。达夫(高适字),你去安排二百精锐,由你带队,亲自护送公达前往下面各县巡视春耕。”

    杨彪此时还不知道杨蟠与土匪交战的事情,杨蟠差点为此丢了小命则是只有徐晃和李进知晓。他更不知道的是杨蟠非但没准备办完事立即返回,反而跟着李进转向常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