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雅三国 » 第五十五章 中原平定,皇叔就坐

第五十五章 中原平定,皇叔就坐

    “将军!将军!”陈留城南的大火愈烧愈裂,城内也隐约有喊杀声传来,张宝意识到他顽固死守,拖住皇甫嵩的脚步为张梁争取时间的计划可能要以失败告终了。

    城内的嘈杂也告诉他汉军一定是从另外三个门进城了,虽然很大可能是南门,可那也已经不重要了。

    他这会儿带着仅剩的黄巾力士与其说是死死顶住了皇甫嵩的主力,不如说是被皇甫嵩拴在这儿进退两难。直等到汉军从城内绕到他后方杀来,他的覆灭只在眼前。

    正当他恍惚时,再次听到隐隐约约的呼唤声“将军!地公将军!”此时张宝才意识到,前面那两声将军并非是对面敌人所发出来的。

    张宝寻着声音向北边望去,只见一彪数百人的骑兵从郭典骑军中硬生生撞了出来,为此还造成了不少汉军的混乱。

    为何说撞出来,仔细看一会便可知这些人的骑砍之术压根为零,只不过是仗着胯下好马左突右冲,半靠蛮力半靠运气的从汉军包围圈硬挤进来。

    不过让张宝感到极为纳闷的是他军队中何来这么一只骑兵,尤其是看这些马匹,连他们一众黄巾渠帅胯下所骑都能远远比了去。

    “地公将军!”就在张宝正寻思间,为首的那名骑士已经近前,扑下马后,在摔倒的一瞬间抱住张宝腰腹,“将军,我是青州渠帅管亥的从弟管承,我们带着青州军来救援您了,这会儿青州四万主力正在东面捅皇甫老贼的屁股呢,将军趁这机会突围吧。”

    原本觉得必死无疑的黄巾军们,在得知有活下去的希望时,爆发出了极大的潜力,张宝带着能收拢到的军队,开始玩命的向东突围。

    人数上的优势大到了一定程度就不是质量优势能轻易扭转了,郭典的骑兵在黄巾军队的人命堆积下支零破碎,为了避免覆灭,只能各自突围离阵。

    在这种情况下,皇甫嵩除非拿定主意把本部主力拼个干净,以此来阻拦张宝逃窜。不过在开战前他和曹操的沟通中已经有了定计,连忙派人去后军通知丁原和其余各队往两边移动,让开后背。同时他在自己的战阵中有意识的留开了数个狭长通道。

    张宝军见求生有望,也不再死命拼杀,顺着汉军给让出的通道,分作几支队伍,向着不同的区域突围出去。虽然张宝有所判断皇甫嵩这样做会把黄巾军分割开来,但此时也顾不上许多了。而且现在的情况,也没法再让他自如的控制军队。

    管承则是带着近万黄巾向北冲击,在冲进来的路上,他便发现汉军的北营较为薄弱,所以他试图攻打汉军北营,以此来给张宝的突围分担压力,等任务完成后也好从那里向东逃跑。

    董卓此时也正掐着战场中央热闹非凡的时机杀入了战场,管亥军前一刻还在冲击汉军后阵,并且压着汉军的后阵缓缓向西退却,紧接着后背就被两千重骑杀了进来,在反应过来回身接战前顿时处于被屠杀的态势。

    管亥放眼一看,正是那天他们伏击的那伙儿骑兵。原先还纳闷怎么汉军对他一点儿准备都没有,他下令进攻前还在担心会不会是汉军的陷阱。现在看来是因为这伙儿骑兵在被他伏击后压根没有回汉军大营,其一直还吊在他的后面。至于是为什么他就不得而知了。

    管亥没法,只得分出部分军队由司马俱带领抵住这些骑兵,他带着剩下的人接着向里突,目前军队只是凭着一鼓作气在死扛,长时间没有结果的话,随时都有可能会奔溃。

    董卓正在后方杀得兴起,丝毫没有注意到远处的管亥前军冲击的速度越来越快。

    管亥这边也是在暗自着急,自己带来的四万大军已经不足半数了,小半战亡、走散,小半由司马俱带着抵抗身后的骑兵,他带着的军队再突不进去就难了。

    可不知不觉间,队伍前冲的速度快了起来,似乎汉军有意识的在向两边压缩,他正面的抵抗变弱了许多。管亥不由得大喜,看来是汉军顶不住了,而且前面的喊杀声越来越清晰,应当是张宝收到消息要冲出来了。

    “儿郎们,随俺抓紧杀贼,地公将军要带兵杀出来了,汉贼顶不住了。”

    不一会儿,管亥只觉眼前压力一松,对面突然迎上一彪人马,向西冲了出来,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人马在跟着向外冲。

    看着眼前之人那熟悉的面孔,以及身后士兵头戴黄巾,管亥热泪盈眶,这么多天的玩命奔波,这么大的牺牲和付出,终于见着希望了。

    “将军,俺来了。”管亥满脸泥污,双眼含泪。

    “好兄弟,辛苦你了。”张宝抱住前来支援的爱将,狠狠地拍打着管亥的后背“来,兄弟们,我来带大家撤出去。”

    说完黄巾军便以张宝主力为前锋,向着东边冲杀而去,管亥带着人连忙跟在身边。

    皇甫嵩在计划放张宝逃窜时便安排手下将领想办法带骑兵抽身离开战圈,然后汇聚在汉军东大营外,在等到兖州黄巾人数被分割到一定程度时,皇甫嵩及时发令变阵,阻住黄巾后退的道路。

    这时朱儁、袁术、袁绍、曹操、孙坚等人带着各自的主力精锐已经有意识的在东营完成了集结。

    皇甫嵩早已等在此处,亲自带兵开始追杀张宝,剩下的汉军将帅以宗员、刘虞为主开始围困、收割黄巾军没能撤离的力量。而这个时候董卓也发现了身前的黄巾军竟然越杀越多,甚至数量已经超出了管亥出击前的规模。

    董卓常年作战的经验并不是摆设,早早看到形势不对,连忙将队伍拉到了一边,让开去路,所以仅仅丢下了几百具尸体,损失还在承受范围内。

    对于董卓来说,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按照他所设想的获取大量战功,此外由于管承早早带着凉州战马冲到了战场的最中央,所以那批战马看样子也夺不回来了。

    不过张宝最终还是没能逃出中原,在黄巾起义初期,原本在他看来尽是些弃家舍业逃难,或者出钱出力投诚的世家大族、豪强,甚至是大地主们突然再次出现,里边甚至还有数家当初因为顽抗黄巾起义被‘剿灭’的家族。

    这些家族有的带着义军沿途抵抗,让张宝他们无法入城补给、休整,或者埋伏偷袭降低他们行军的速度和军队士气,或者加入汉军对黄巾败军进行追杀,再要么就是为官军提供物资,降低官军的补给压力。

    就这样,先是管亥殿后阻击战死,紧接着是其他大小副将,黄巾军越打越少,越跑越慢。最终张宝在彭城国南边的一处小山上选择了自杀。皇甫嵩削其首级送往洛阳,至于尸身,则是弃至于野,留作野兽啃食。

    自此中原黄巾,至少明面上的黄巾农民起义军被全部扑灭。

    实际上无论是张梁带兵去攻打徐州、还是青州黄巾主力撤往徐州,都只是一个幌子。

    张梁当时还是听取了张角的建议,不甘心归不甘心,但还是同意了去往扬州给黄巾留下点火种。只不过其出发前选择权还多一些,如果黄巾事成,他正好负责攻略大汉长江以南和川蜀之地,如果黄巾事败,他们也不至于一战尽没。

    所以这一年里,只有张梁的偏师跑到了徐州,而且其一路攻打州郡无果后,便原路返回,一路欺负着乡镇村落向南过江而去。

    至于徐州纸面上的热闹,无非是陶谦新任徐州刺史,手中兵马都是靠各个大家族为了有效的抵御黄巾侵略,才同意支援拼凑起来的,实在是战力有限,而且徐州上下也不欲与黄巾死拼造成更大的经济损伤。

    徐州在黄巾起义期间抽了个上上签,赶上了张梁战略重心在长江以南,所以双方搞了场默契的友谊赛,刺史府捞足了面子里子,张梁也不用顾虑汉军背刺,消消停停的训练兵马,凑足船粮渡江。只有公孙瓒被骗的跑到了徐州一月游。此战过后,以徐州轻微的损伤,一定是中原各州第一个恢复实力的。

    此外这场大会战中,刘焉发现了一个出彩的刘汉晚辈,当时刘焉和宗员一北一南接管了围剿滞留的黄巾军的重任。刘备早早就盯上了董卓丢掉的那批宝贝。

    不得不说刘皇叔此人骨子里就带着军事家、政治家的天赋,虽然年仅二十来岁的刘备也是刚刚走上战场一年多。这种三十万人的大会战更是他平生第一次参与。

    虽然经验尚浅,但刘备仍旧敏锐的看出了那管承的五六百骑兵就是个样子货,而且其体力早已接近极限。仅仅是略施小计拖住管承的速度后,刘备果断带着几十人骑马冲阵,轻松斩杀管承,并且将这部分优质战马、士兵收归己用。

    此后又带兵协助围困了从北营突围的黄巾士兵,然后跑去劝谏刘焉说,此时还能尚存的黄巾军马,那必定是身强力壮或者灵活机变之人,而且在其绝望赴死之际,如能与其生路,必能让其感念刺史活命之恩,赴死效命。以此为基础,刺史便可轻易获取掌控并州的力量。

    刘焉果断接纳了刘备的建议,并亲自前往招降,顿时收获了两万多精壮,只待筛选训练后便可获得一批精锐步兵。

    刘备也借此入了刘焉之眼,被立为校尉兼刺史府兵曹从事。然后刘焉又与刘备攀谈中得知刘备那汉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便高兴的认下刘备为侄,出入时都带在身边。

    与那位江东猛虎一般,刘皇叔虽然被杨蟠截胡的更多,但是比起原本历史上,开局也顺利了更多,靠着自己的本事,提前上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