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天界亿万里 » 第二章 宏微镜

第二章 宏微镜

    宋文山把他所研发的快子探测器取名宏微镜,是相对于当时的望远镜而言的。

    宏微镜,其全称叫微观与微观双向观测镜,也就是望远镜与显微镜的组合。

    不过,宏微镜与传统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不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观察镜的简单组合,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

    确切地说,宏微镜是一种观测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双向观察镜,它所用的介质也不是光电,而是快子。

    也就是说,在它的视野里,宏观世界变小而微观世界变大。

    这样,利用宏微镜,人们不但观测到无限远的天体,也能观测到无限近的宇宙。

    这种视野里,人类初次发现一个极其奇妙的等级式宇宙,也就是向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的宇宙!

    “真妙啊!”宋文山的女同事肖绮云吃惊地看着宏微镜显示器上出现的两个方向所观测的可视化模拟天文成像惊叫道。

    “当然啦,这毕竟是一种突破传统概念的新技术嘛。”宋文山倒也没表现得半点高兴的样子。

    观察室里静得出奇,除了宋文山与肖绮云外,传感器研发集团的董事长司马龙也带着四名职工来欣赏宋文山的这一杰作。

    显示屏上并不能看出宏微镜所显示的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的分界面,只是在控制杆的上下移动槽上看到一个横线,代表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什么世界呢?”司马龙饶有兴致地看着显示屏上出现的宇宙空间。

    “这是微观世界。”宋文山指着控制杆上的红色横线说:“这个线以下的就是微观世界的景象。”

    “是嘛。”司马龙有点扫兴地摇着头,说:“我还以为微观世界的界面与宏观世界截然不同呢。没想到它也与宏观世界一样啊。”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宋文山不以为然地指着显示屏里的一座星系说:“人类只不过是物质世界的某一层次上形成的意识罢了。”

    “我倒是看过你的这方面的学术论文,”司马龙点点头,说,“只是还未完全弄清你说的分层概念。”

    “这有什么难理解的?”肖绮云不解地看着自己的头儿,她倒是没想到司马龙是企业家而非学者,当然搞不懂。

    “董事长是搞经营管理的,无法理解也很自然。”宋文山不满地瞪了一眼自己的同事。

    “对。”司马龙被自己的下属怼得有点尴尬,见宋文山有意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忙点着头说:“我只是读过经济专业的课程。”

    “可以这样理解。”宋文山从工作台上拿起一张电子纸,用右手食指在电子纸面上画了细长的V形线并在其中部画了圆圈说:

    “这个圆圈所圈定的范围,就是我们的意识能反映的可知范围。也就是说,物质世界向大小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确切地讲,我们人类所感知的范围,就是某一物质层次上的空间尺度。”肖绮云补充道。

    “这个有点费解。”司马龙仍似懂非懂地苦笑着摇摇头。

    “这个不难理解。”宋文山倒也不急,他笑着说“您看我们从远处看见的这些天体,有大有小,对吗?”

    “嗯。”司马龙点点头,说。

    “那这些小天体继续变小,变得我们用肉眼看不到了,会怎样呢?”宋文山又问。

    “用显微镜看罢。”司马龙漫不经心地回答。

    “那它继续变小,小到我们用显微镜或其他探测器都无法看到的时候呢?”

    “那就没办法了。”司马龙觉得这样问很无聊。

    “那么,这就是我们人类意识能观测到的最小物质层次的界限。”

    “噢,”司马龙眼前一亮,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我们的意识,只不过是某一物质层次上形成的思维罢了。”宋文山说:“我们也就只能感觉到自己所生成的物质范围。”

    “嗯。”司马龙笑了,点点头,说:“这在哲学上叫做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

    “谈这些真没意思。”司马龙的一个手下显得有些不耐烦了,指着显示器上的星系图,对宋文山说:“你们就向我们介绍这些天体就行了。”

    他似乎对肖绮云刚才对其头儿的无礼有点不满。

    “小明”司马龙忙扭过头瞪了一眼其手下,说:“人家就是在介绍这些天体相关的知识呢!”

    “你们刚才把话题扯到哲学上了。”司马龙的手下瞟了一眼宋文山,说。

    “这是我说的。”司马龙并不介意手下的冒犯,仍笑着说:“这个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来理解,说得更透彻点。”

    “是的。”宋文山赞许地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

    “所以,”肖绮云指着显示器上的宇宙空间图说:“从实物图片上很难分清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界线的。”

    “那我们现在看到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司马龙又饶有兴致地问道。

    “这就是我们眼前的空间呀。”肖绮云把食指靠近自己的眼睛,笑着说:“就在这。”

    “这样又把我搞糊涂了。”司马龙又显得很尴尬,环视了一下周边,问:“你们的摄像头在哪里呢?”

    “什么摄像头?”这回倒把肖绮云弄糊涂了。

    “没有物镜、目镜和摄像头,你们怎么拍摄这些天文影像呢?”

    “噢。”肖绮云恍然大悟:“那是用快子探测器收集的。”

    “我还是搞不懂。”司马光又摇摇头,说:“难道快子探测器就不用观测就能显示出宇宙天体图像么?”

    “不是的。”宋文山摇摇头,说:“其实,快子探测器在原理上与光电探测器差不多。”

    “那你们的快子探测器的目镜在哪里呢?”司马龙又环视一下四周,不解地问。

    他是用传统的光学或射电望远镜的概念去理解快子探测器。

    “我们的快子探测器不在这里。”宋文山忙解释道。

    “那在哪里呢?”司马龙又问道:“那应是一座巨大的天线阵吧?”

    “不是。”宋文山摇摇头,说:“快子探测器只是一只烟盒那么大的快子信号发生器与收集器,分散到广大的地区,通过联网来模拟。”

    “那为什么不用单一的探测器观察呢?”司马龙又问。

    “您仍用传统望远镜的理念理解快子探测器。”肖绮云无奈地摇摇头,说:“无限宇宙的观测与传统的宏观宇宙的观察是两码事。”

    “看样子,”司马龙显得很尴尬:“快子探测器这东西也很难理解。”

    “这主要是我们面前的这种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是大小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的世界,观测它需要多点发射与收集信号。”

    “算啦。”司马龙摆摆手,笑了,“现在不谈这种让人头疼的问题了。我们就欣赏显示器上的天象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