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回到大晟当皇帝 » 第五章平衡之术

第五章平衡之术

    风雪夜中,一个人正在敲眼前的朱门。

    不多时,里面的人说道:“这么晚了,谁呀?”

    “是我,王雍!”

    门被打开了,王雍快速走进去。

    “唐相公,唐相公!出大事了!出大事了!”

    唐炎正在书房看书,下面的人说王雍来找他有急事。

    唐炎披上衣服,走了出去。

    虽说被罢免了宰相的职位,但是唐炎的官位还在,人脉和威望都还在。

    “是伯恩啊,你这么晚来找我有何事?”

    “唐相公,出大事了,郭京被处死了。!”

    唐炎心头一震,忍不住说道:“真的?”

    “千真万确,是陛下亲自到城楼前处死的郭京。”

    唐炎皱眉头沉思起来。

    “唐相公,郭京是何栗推荐的,陛下杀了郭京,就是否定了何栗。”

    “你的意思是?”

    “下官认为,陛下可能要议和了,现在朝堂上下想要议和的人不在少数,漠北军已经围城有一段时间了,根本没有退敌之策,唯有议和,下一步恐怕……”

    说到这里,王雍顿了一下。

    “你继续说下去。”

    “下一步,陛下恐怕要在城内筹款,和漠北军再次开启和谈,给漠北人一笔钱,这件事,显然需要人统筹操办。”

    说到这里,王雍看了一眼唐炎。

    他继续说道:“下官来之前还接到消息,明日要早朝。”

    “明日要早朝?”

    “是的。”

    “看来陛下又要换人了。”唐炎的眼中燃起希望来。

    在二十五天前,少宰的位置还是他唐炎的,当时还是权知开封府尹的何栗扬言主战,民间主战声音高涨,唐炎被迫下台,何栗上位。

    本以为何栗有什么高论,能像年初那样凝聚众人之心,一起守城抗敌,结果郭京叛变投降

    “唐相公,大家都盼望您出来主持大局啊!”

    唐炎说道:“明日早朝,你们静观其变,若是何栗被罢免则……”

    说到这里,唐炎停下来。

    “下官知道该怎么说。”

    雪慢慢下着,覆盖了这座繁华的都城。

    赵吉的突然到来,打破了原有的格局,各方势力都蠢蠢欲动起来。

    赵吉安心度过了他穿越到大晟末年的第一个晚上。

    他知道,接下来面临的局面是万般难的,所以最起码的睡眠要保证。

    第二日一大早,赵吉换了一身龙袍。

    晟朝属火德,又称炎晟,所以晟朝的龙袍是红色。

    当然,古代不会用“红”来形容,被称为绛色。

    龙袍为绛纱袍。

    为了体现威严和层次,有黑边,上面纹祥云、龙纹。

    赵吉更衣完后,便大步向垂拱殿走去。

    此时是五更三点(四点半的样子),天未亮,大晟朝的早朝规定就是在这个时候召开。

    赵吉虽然是21世纪的人,从小也没啥睡懒觉的习惯,他倒是觉得无所谓。

    进入垂拱殿之后,群臣们早已在殿外恭候。

    赵吉自己心中也有了初步的想法,主要有两点:

    一、向所有人表态坚决主战,将主和派们先压下去,

    二、筹钱。

    筹钱的方法就粗暴多了,多抄几个家。

    当然,这也是赵吉为什么让高胄重新回来的原因。

    短时间军需要靠炒家来筹钱,但这不是长久之计,未来还得靠GDP,华夏国古代还是现代的GDP还得靠工农商。

    皇帝抄家,随便一个名头,就可以定罪,但这只能短暂一段时间又用,一个人,两个人可以,但只对这一个羊毛薅,就是动了某个氏族利益,把一些祖宗礼仪,搞不好就说起兵造反,古代农民就是地主,为地主干活的是仆人或是,长工,短工,但因为官员贪污,搞了各种税收,那些个有钱地主,也养不起奴隶,找不到工人,所以很穷,但比起没有田地又富一些,乡里地主比不过镇或县里,县比不过洲里的,洲比不过路……

    礼毕,群臣入殿,作揖拜礼:“陛下圣安。”

    “朕安。”皇帝坐在上面,群臣分列两边,政事堂宰相和枢密院枢密院官员在群臣最前面。

    晟朝上朝没有跪礼,跪礼是漠北国人发明的。

    大家都站着。

    赵宁扫视一转,说道:“诸位有什么要说的?”

    何栗本来要出来说话,王雍先站出来了,他说道:“陛下,臣有话要说。”

    “臣听闻郭京要开城投降,君上现场询问,还欺瞒君上,此乃大罪也!”

    他此话一出,垂拱殿内的气氛瞬间凝固起来。

    这件事,一夜之间,朝堂上几乎所有人知道了。

    王时雍表面在说郭京,实际在骂主战派无能、荒谬、欺君!

    皇帝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神色威严,但实际上心里已经开始暗暗高兴起来。

    见皇帝不说话,周围人也不敢太着急。

    王雍继续义正言辞说道:“郭京既要献出城池,却被任命为御敌统帅,此乃荒天下之大谬!”

    他的语调上来了,一下子将主和派们的情绪也调动起来。

    有些人开始私下议论起来。

    皇帝沉声道:“肃静!”

    垂拱殿内恢复了平静。

    王雍话风一转,王雍敢刚皇帝,一是元老,二是皇帝老师,三是他还是个十一岁孩子。

    王雍说道:“外面大敌当前,却在城门口把人绑了就杀了。小皇帝,这是暴君行为。”

    赵吉脸色一变:“王雍,你刚开始说的倒是不错,但你不是朕的太傅,你现在也不是什么宰相,他投降是事实,我在哪里杀他都没有错,我想知道,朝堂上姓赵,还是姓王?”

    赵佶在位三年,王雍认识赵佶十来年,第一次见到他有如此强势的一面,感觉就是两个人,王雍是主喝派,主战也好,主和也好,都没有绝对好坏,主战的要是不观察局势,自不量力去喝别人拼命,也会覆灭,主和的要一味退让,国家也会覆灭,所以要权衡两派才能长久,但像现实中,秦桧这种就是走狗,卖国贼,因为秦桧是主和派,导致主和派就不是只有维护本国的利益,只有投降派才是最该死。

    主战派们这个时候也不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了,一个个像是犯了错的孩子一样,低头不语。

    黄恒说道:“陛下天心圣眼,及时识破郭京骗术,若不是陛下及时赶到,郭京恐怕已经大开城门,漠北贼入城,后果将不堪设想!”

    “堂堂京师,竟然发生这样荒谬之事,臣认为,必须给民间一个交代!”

    稳坐上面的赵吉,一脸平静,但心里不由得感慨:大晟朝的官员,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啊,说话杀人不见血,借力打力的手段也是信手拈来。

    莫恒说的给民间百姓一个交代,其实就是说,郭京这件事,必然引起民怨,所以需要有人为此负责。

    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何栗赶紧下台。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拿出老百姓来,站在大义的一边,就算何栗现在有十张嘴,也怼不回去了。

    现在何栗犯这种愚蠢的错误,下台是板上钉钉的事。

    议和派必然借此大力开始反击,进行新一轮的权力交换。

    无论是王雍还是莫恒,都是议和派的骨干。都是议和派的骨干。

    莫恒继续说道:“臣认为,这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欺君罔上,朝中某些奸邪小人,为一己之私利,欺瞒君父,不顾朝廷安危,社稷存亡!此乃大奸大恶之徒,意图亡我大晟!当严惩!”

    他此话一出,不少大臣都跟着附和起来:“请陛下严惩!”

    主战派的官员们一个个神色慌张,前段时间都还意气风发,此时说不出话来了。

    蒙邑是主战派,要不是晚上见过皇帝,都不知道赵吉是主和,还是主战派。

    毕竟这郭京行骗,是被皇帝当场拆穿的。

    而郭京是主战派的头头推出去的人,这还能怎么辩解呢?

    何栗涨红着脸,他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臣也是被郭京所误导!”

    “你确实有罪!”皇帝终于发话了。

    皇帝一发话,大臣们心头立刻一动,尤其是主和派的那些大臣,心中狂喜。

    皇帝这是表态了,何栗这宰相基本上是当不成了啊!

    何栗继续说道:“臣愿意请辞。”

    当何栗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王雍等人脸上都已经忍不住露出笑容来了。

    对了,在正统历史上,汴京城破后,王雍卖力地给金军收刮金银和美女以外,典型的墙头草,大晟没有灭亡的时候,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

    汴京城被破,立刻倒向漠北人,张邦昌立了伪楚政权,又立刻倒向张邦昌。

    十足的汉奸加走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