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乱世治臣 » 第24章 军粮案

第24章 军粮案

    禁军怎么会参与到军粮案中来?禁军又怎么会和苗进中那群人勾结在了一起?那位神秘的禁军公子是新兴军事贵族中的鹰派还是鸽派?邓尧越来越觉得军粮案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简单。

    看来还得好好审一审被抓的那人才行,邓尧这样想着,便来巡城营来找欧阳云翼。

    见到欧阳云翼,欧阳云翼表示那伙人被人救走了,来人拿着禁军的令箭来要人,他没有理由阻止。

    虽然那伙人被人救走了,追查出军粮案真正幕后黑手的线索断了,但也证明了军粮案真正的幕后黑手很可能不是老牌贵族的鹰派。

    但邓尧却始终想不明白,这个局究竟是谁做的,他的目的又是什么。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他成功的逼迫贪污军粮之人如数的将军粮全都吐了出来并运到北伐前线,刘太尉手里有了粮食,凭刘太尉的能力,北伐肯定能够成功,政局就还在刘太尉的掌控之中,一切就还在掌握中。

    自从在土匪手里被邓尧所救之后,小婵儿对邓尧的态度也改变了。

    首先是称呼上,以前总是登徒子、登徒子的叫着,而现在开始叫邓公子了。

    “邓公子,我们小姐帮了你这么大的忙,又为你受了这么多苦,现在有忙要你帮,你帮不帮呀,”小婵儿在太学门口找到邓尧,拿着小姐准备的食盒,一边把一样样精制的点心往外拿,一边说到。

    “小姐什么忙还要我帮呀?”听说了点心是小姐亲手所做之后,邓尧仔细品尝着手里的点心,只觉得简直比樊楼名厨做的还要好吃。

    “小姐说了,听说你们太学要举行测试了,我家小姐想要试一试自己的才学。”小婵儿给邓尧倒了一杯水,声音甜甜的说道。

    太学的测试也是一项传统了,本意是要测试太学生们的真才实学,不过慢慢就演变成了一项过场,你的考试成绩和你要授予的官位一点关系也没有,到最后还是要看你的出身,不过其中最好的文章却是要编纂成集,以供后来的学生学习的。

    “这倒也不难,太学生没几个认真考试的,替考代考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我找个不愿考试的同学,让小姐代他考上一考这很容易。”别说这事不难,即便小姐要摘天上的月亮,邓尧也会想办法的。

    太学的考试成绩出来了,最苦恼的居然是考第一名的,他没想到邓尧给他找的替考竟如此厉害,连包括邓尧自己在内的太学四学士都屈居其下,如此明目张胆的替考让太学中的教授也不得不对他进行处罚,一顿戒尺是免不了了。

    ······

    深夜,御史府下属的崇文馆里依然灯火通明,新上任的崇文馆执事邓尧还在崇文馆中读书。

    许小姐带着小婵儿来给邓尧送夜宵,主仆二人为了掩人耳目换了一身男装打扮。

    小婵儿依然是叽叽喳喳的活泼好动,许小姐佯装发怒,敲了她额头一下:“你一路上一口一个小姐叫着,嚷的谁都知道了。”

    “你本来就是小姐吗?”小婵儿瞪着无辜的大眼睛说着。

    “我的小婵儿,你什么时候能开窍呀。”

    不一会儿,小婵儿的上下眼皮已经和瞌睡虫开始打架了。

    邓尧推开窗子,清风徐来,明月入窗,邓尧和许婉谈起话来。

    “公子深夜读书,志向看来不在小处。”

    “今楚国虽盛,但世家大族与民争利,开末利而抑仁义,散敦厚之朴而成贪鄙之化。”

    “若我在朝,五年国家安定,五年天下富足,五年崇德修礼。”

    “公子要如何去做。”许婉眼里满是星光,如今皆所谓的公子皆是纨绔子弟,像邓尧这样心怀天下的有志公子实在是太少了。

    “治国当以修礼,侧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初,性本善,明心见性来发扬和恢复原本善良的心性,引导人们进入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治国要先治人性。”

    ······

    “我想在这上京城中开设更多的书院,教更多的平民百姓读书,还要教女孩子读书,让人民明礼仪,开智慧,辨是非,守德行。我想只有自下而上的人人有学识才能谓之大同。”许小姐带着小婵儿离开,对邓尧自信的说道。

    “若我不能改变朝堂,我便在小姐的书院里任职,与小姐一起教化平民。”邓尧感到似乎在朝堂上称量天下似乎也没那么重要,有时还真比不上许小姐的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