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九千岁 » 第九十二章:戴权之威

第九十二章:戴权之威

    这戴权可不是一般的太监,在宫中大权在握,只手遮天,除了大明宫内相,司礼监掌印太监两个实权职位外,还掌握着龙禁尉的挑选升迁。

    要不是本朝太监总体势力较弱,权力桎梏大,这戴权比不上魏忠贤,也能跟八虎之一的刘谨并驾齐驱。

    巨大的权力,独特的身份,不由得这些王公贵胄不重视戴权。

    荣禧堂的人们迎到门口,见一个华贵的八人轿子缓缓落到荣国府门前,轿子前端落下,一个奴仆及时挑起轿帘,让里面的人可以轻松出来。

    见一个人影往下窜,贾政,贾赦以及四王八公之人恭敬的拱手道:“见过戴公公。”

    然而,那个人影挠了挠头,略微不好意思的回答道:“各位,我不是戴公公,戴公公在后面呢。”

    贾政抬头一看,诧异的说道:“贾协,你怎么会在这里?”

    贾赦扬了扬眉头,原来这小子就是贾协。

    贾协还未回答,戴权就一边走出轿子,一边轻松的打趣道:“小贾奉御是我让他陪我一起来的,你有异议吗。”

    一出轿门,戴权也是一愣,这不年不节的,这帮四王八公的人凑在这里干啥。

    贾政连忙回答道:“戴公公,下官没有异议,只是好奇而已。”

    戴权没有继续跟贾政说话,而是转头向马尚他们道:“几位爷,这是有什么大事,这个日子上荣国府来了。”

    因为贾协就在一旁,几人也不好直说,打了两句哈哈给糊弄过去了。

    贾赦道:“戴公公,外面凉,咱们还是进去说话吧。”

    贾赦刚才着急出来,少披了一件衣服,冻得有些发颤,所以趁着说话的间隙,赶紧请戴权进屋。

    戴权也没有推辞,占据九分之五的位置,仰首阔步的带领众人走进荣禧堂,仿佛他才是荣国府的主人家一样。

    进了荣禧堂,戴权直接掏出一份圣旨。

    贾家的人一瞧圣旨,马上到旁边的屋子,换了正装,收拾整洁后,回到荣禧堂,跪倒在地,迎接圣旨。

    这份奏折冗长无比,词藻堆叠,在一旁听着的贾协竟然半天都没听懂到底是什么意思。

    贾协还以为是自己文言文水平较低,所以才听不懂,直到贾赦在戴权读完后,屁颠屁颠的赶上去问戴权是什么意思,贾协才恍然大悟,这奏折原来就是反人类,让人听不懂的。

    见贾赦上前问戴权,贾政有些绷不住,赶紧将他拉下,然后解释了一番奏折的意思,就是说元春贤德才淑,晋升为贵妃。

    听到贾家要出一个贵妃后,周围四王八公家的人连连庆贺,不过有多少人发自内心,有多少人装模作样,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消息也一路传到了后院的荣庆堂。

    “什么,大姑娘晋升为贵妃了。”

    贾母浑浊的眼球迸发出一抹精光,激动之下,两只手颤颤巍巍的支撑起自己的身体,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旁边的鸳鸯看了,吓一大跳,迅疾扶住贾母的胳膊,不让她有摔倒之虞。

    “好呀,好呀。”

    贾母乐的连说了好几声“好呀”。

    周围的诰命夫人们也集体祝贺了一下贾母和新贵妃。

    等到贾母重新坐下时,那个传话的小丫鬟赶紧靠近鸳鸯,对鸳鸯说道。

    “鸳鸯姐姐,刚才贾协也来了,而且跟戴权戴公公坐在一个轿子上。”

    鸳鸯听到这话,没有迟疑,附在贾母的耳边,一五一十的复述了一遍。

    贾母还没听完鸳鸯的话,底下的诰命夫人们又开始孜孜不倦的说上话了。

    钱老的《围城》说的好,一个女人等于五百只鸭子。

    而在荣庆堂里,四王八公们足足派了十来个人,相当于五千只以上的鸭子,想想都能感受到堂内的嘈杂声。

    “老太太,我们的股份怎么处理,您给句明话。”

    其中,地位最高的理国公家的柳芳夫人突然发话道。

    贾母沉默了一会儿,然后道:“我认为我们需要再次审视这个问题,从各个角度去深入分析,以便我们能找到一个全面而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平衡的方法,既要考虑到王公的利益,也要尊重宫廷内侍的权益。一言以蔽之,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需要多方面宽层次广领域的思考,不能因为某种情绪化的冲动而要求获得特殊的利益.........(以下省略五百字)”

    贾母又长又繁杂的话语直接把底下的女人们给说懵了,不知道贾母到底在说些什么。

    “行了,我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大家先回家吧。”

    贾母说完后,一副困倦的样子,扬了扬手让她们离开。

    虽然这些女人仍然想要继续追问贾母,可贾母毕竟是四王八公里的老寿星,她们也不敢紧追不舍,只能怀揣着一脑子疑惑,迷迷瞪瞪的离开了荣庆堂。

    见女人们散了,贾母长舒了一口气。

    继而,贾母又皱起眉头,她其实已经做好丢弃贾协,保住四王八公友谊的决定了。

    可鸳鸯告诉她的消息,属实震撼到了贾母。

    贾协竟然能跟戴权同轿而坐。

    虽然贾母这十多年的时间一直高乐,享受老年生活,但戴权的权势还是清楚的,了解这个太监在宫廷在外朝的可怕影响力。

    在深思熟虑之后,贾母决定改变想法,从弃贾协到保贾协。

    毕竟自己家的大姑娘现在就在宫里,还做了贵妃,如果因为贾协的事情得罪了戴权,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贾母似乎没意识到一个问题,一直以来,贾协跟贾府的印象不差,让贾府这些人产生了错误印象,以为贾协跟贾芸之类的贾家旁支差不多,也受贾府控制而已。

    可是她贾家真能使唤的动贾协吗,贾协又不是她贾家血脉,只是亲兵之后,贾协随时可以跟贾家切割。贾母心里所谓丢弃贾协,仅为虚谈。

    在后堂的女人们走后,前堂的男人们也陆续离开了。

    他们更清楚戴权的力量,更加不指望贾家为他们撑腰,夺回股份。

    然而,贾府老大,贾赦却有着不同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