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九千岁 » 第一百二十一章:江郎才尽?

第一百二十一章:江郎才尽?

    而且,在经过一番详细思考下,金钏惊喜的发现选择贾协比选择贾宝玉的好处要大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首先,贾协作为太监,不用考虑门当户对的事情,那也就意味着金钏说不定还有机会问鼎一下小贾家的后院之主。

    之前金钏拼了命,最理想的状态也只是成为贾宝玉的一个妾室而已,而现如今,她居然有成为正七品官夫人的可能。这不能不让一心求进步的金钏心动无比。

    其次,小贾家规矩不多,连晨省昏定,每日磕头都不用,对这个时代的媳妇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事。

    最后,金钏在旁敲侧击下,也从香菱问出了贾协的身家。

    在得知贾协的日常收入和家中大概储蓄后,金钏感觉贾协那张俊俏的脸蛋更加帅气,比古时的潘安宋玉还要遮奢貌美。

    思考完优点,金钏自然又思考起贾协的缺点。

    半晌之后,她却蓦然发现,妈耶,这贾协竟然找不出什么缺点。

    潘驴邓小闲,一应俱全。

    所有太监应该有的缺点,也被贾协不知用什么方式弥补了。

    贾协,几乎是一个完人。

    金钏擦完脚后,两人理所应当的摇晃起了床,咯吱咯吱的响了一个时辰才停下。

    事毕后,金钏像一只小兽一样钻在贾协怀里,任他抚摸。

    称心满意的贾协用最舒服的姿态,半眯着眼,斜躺在柔软的大床,情不自禁的说道:“这腐朽美好的封建时代呀,真特么让人堕落。”

    金钏从贾协的肚皮上抬起头,不解的问道:“大爷,什么是封建时代呀?”

    贾协拍了拍金钏的翘屁股,“不懂就别瞎问。”

    金钏嘟着嘴,有些不开心的哦了一声。

    “对了,以后那些东西你就不用一直戴着了,在屋里戴戴就行了。”见金钏这么乖,贾协也不忍继续让她“受刑”,免了她在外面的丢人现眼。

    一闻此话,金钏即刻就喜悦起来,连连向贾协道谢。

    随着玉钏和她家人的到来,金钏正愁这尾巴等物该怎么跟他们解释呢,贾协这话如同皇帝大赦般,让金钏从中解脱出来。

    同时这也让金钏坚定了“床上攻势”的作用。

    见金钏道谢时,晃来晃去,贾协又起了反应,抱住金钏又滚倒在了床上。

    翌日,贾协带着清爽的身子,步伐轻快的往宫里走去,而金钏则呜呼呜呼的在床上呻吟,也不知是痛苦还是快乐。

    来到宝钞司的官署后,贾协就开始了日常的办公,还没有办多少公务呢,就收到了一封来自景平帝的便条。

    便条上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只寥寥数字。

    即:今日起,尔等搞钱,搞大钱。

    贾协撮着牙花子,杵着腮帮子,心里有些惊异。

    之前虽然景平帝也爱财如命,让太监们帮他搞钱,但那都是暗处的,在景平帝暗示的情况下,太监们“自发”的行为。

    这次还是景平帝第一回,明目张胆的写出文字,传让太监们帮他搞钱赚银子。

    正在贾协思考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时,李掌印也拿着一张几乎一样的便条,闯进监丞的官署。

    “贾监丞,你看到那张便条了吗。”李掌印有些激动的说道。

    贾协更加惊讶,景平帝那边到底是出了什么大事,连李掌印这等草包都接到了赚银子的便条。

    贾协颔了颔首,将自己的便条递给李掌印。

    李掌印扫了一眼后,立刻说道:“你也收到就好,我听隔壁混堂司掌印说,这次二十四衙门主事谁赚来的钱多,谁就能升官。”

    虽说李掌印很满足自己目前的官职地位,甚至乐于现状,但谁又不想进步,再往上挪动挪动呢。

    当然,要在以前,李掌印倒也不会肖想此事,因为他也知道自己能力有限,玩不过那些龙精虎猛的掌印大太监们。

    但今时不同往日,谁叫他手底下有一个以赚钱而闻名的贾协贾监丞。李掌印都不用动脑子,让小贾监丞为他出谋划策一番,这前程不就滚滚而来了吗。

    所以李掌印一听混堂司掌印的话,也不在意混堂司掌印嫉妒的质壁分离的眼神,屁颠屁颠的前来监丞官署找贾协。

    贾协摸了摸下巴,问道:“除了升官的事情,那混堂司掌印还说别的了吗。”

    李掌印晃了晃头,“没有。”

    贾协舔了舔干涸的嘴唇,心想要不等会儿去戴权那边问问,他那里应该消息灵通。

    李掌印也不管贾协在思索,拍着贾协的肩膀道:“贾监丞呀,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机会,咱们做出成绩,皇爷一定不吝赏赐。你好好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大赚特赚。”

    这时,贾协终于听出李掌印的来意,这是来向他取经的。

    贾协也没有吝啬,将后世几种彩票的促销手段均告诉了李掌印。

    李掌印听罢,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连连称奇。

    “好点子,好点子。”

    说着,李掌印还掏出了一个小本本,将贾协的话记在上面。

    写完后,李掌印问道:“那你呢,你打算怎么做。”

    贾协摇了摇头道:“我不打算掺和这件事了,一直冒尖出头不是好事。”

    李掌印不以为然的说道:“咱们太监搞什么韬光养晦呀,那都是外朝貌忠实奸的文官们玩的手段,咱们太监只需要讨好皇爷就行,不需要看旁人的脸色。”

    贾协将李掌印的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一点也没有听进去。

    真以为内朝只是虚称呀,作为能跟外朝并列的中央集权机构,怎么可能少的了人之间的斗争,要是真觉得太监不需要搞好人际关系,那才是大错特错。

    但贾协也没有反驳李掌印,以李掌印的智力,恐怕很难理解此事。

    在两人说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他们都没有发现一旁的刘监丞眼中流露出一抹精光。

    什么韬光养晦,我看你是江郎才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