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九千岁 » 第一百四十八章:围城(八)

第一百四十八章:围城(八)

    在文官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吹捧下,贾协几乎快成了韩信李靖一样的军神武圣。

    仿佛不带兵出征就是埋没了他贾协的将才一样。

    直气的贾协牙根痒痒。

    这帮混蛋文官想要干什么,他了然无比,就是惦着捧杀他。

    通过这一通的吹嘘,让贾协不出征也不行。

    虽然贾协有信心克敌制胜,然而这可是战场,你死我活的地方,谁知道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即使贾协锻体已经大成,也不想去这龙潭虎穴中闯上一遭。

    但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情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贾协再怎么不想出征,景平帝的一道命令下,也只能收拾行囊,择日而战。

    不过可能是前些天贾协替景平帝赚了不少钱,景平帝也没把事情做死,赏赐了贾协一件精致的外甲,又从内帑里拿出十万两银子,任凭贾协使用,最后让戴权带领贾协去御马监随便选择六卫中的精锐太监。

    贾协心里微微好受了一点,但对景平帝的不满还是像一颗种子埋藏在了心底深处。

    这几个月时间,他贾协对景平帝的赚钱大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况实际上功劳大大的,景平帝这个寡德的玩意儿怎么能如此对待他呢。

    好用就往死里用?

    学什么不好,学带英。

    如果说上次,还是因为贾协站的队有问题,引起的景平帝不快,贾协没有看出景平帝的真正面目。

    这次贾协可是实打实的看出了景平帝的内里虚实,这个皇帝就是一个薄情寡恩,喜怒无常的货色。

    骂完景平帝,贾协接着又骂文官。

    这些文官一个个看着端方特立,两袖清风,装的像天地间难得的好官一样,在道德的至高点看不起太监们,但实则呢,家中良田没有万顷,也有百顷千顷,结党营私,媚上欺下更是好手中的好手。

    就这些狗东西也配看不起他贾协。

    贾协气冲冲的心里怒骂道,一群王八犊子。

    贾协似乎没有意识到,不过数月时间,他的屁股已经坐到了太监这个板凳上。

    “你也别太担心,一千人打垮五百鞑子还是有胜算的。”戴权劝慰道:“实在不行,你就趁乱逃回来,皇爷看在你之前的功劳肯定不会太难为你。”

    贾协没说话,心里冷冷一笑,戴权只说了一半,要是他无功而返,虽然不至于处死或者关入大牢的惩罚,但以后升官发财肯定就没他事了,基本会沦落到元春的境地。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和我们都希望贾监丞能打出一个大胜,为咱们无根之人提一口气。”戴权眼睛中闪着一抹精光,话里有话,隐晦含蓄的说道。

    贾协扬了扬眉头,我们?们是谁?

    贾协觉得戴权为何对自己的态度这么好,跟这个“们”脱离不了关系。

    他刚想要详细的问问戴权,戴权却抢先说道:“贾监丞,到御马监了,请吧。”

    贾协只好暂时压下疑惑,专心投入到挑选太监兵上。

    无论在前明还是今虞,御马监都是内廷中仅次于司礼监的部门,掌管一定的禁军和战马,堪称太监中的“兵部”。

    在前明时期,御马监有着腾骧四卫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其士兵选拔严格,多为精锐之士,负责护卫皇室和京城的安全。

    而在改朝换代之后,腾骧四卫营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是御马监六卫。这六卫以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六骏为名号,即拳毛騧卫、什伐赤卫、白蹄乌卫、特勒骠卫、青骓卫、飒露紫卫。

    虽然御马六卫对标腾骧四卫营,但实力却差距一个档位,毕竟这御马六卫是纯太监军组成的,没有任何的作战经验,要让他们跟历史上征战多次的四卫营比,确实多少有些苛责了。

    不过要跟如今城里的大爷禁军们,御马六卫还是呈现碾压的态势的。

    六卫早已经接好命令,在校场上依次排开,抬头挺胸的披甲持锐。

    贾协看到他们的面色精神,心里一宽,目前看样子这六卫的军纪军容比他预计的还要好。

    贾协和戴权正扫视这校场上的兵勇,一个身穿鱼鳞甲,面白无须的冷面太监靠近了他们。

    “见过戴公公,贾公公。”冷面太监拱手道。

    戴权见来人,笑道:“原来是何公公,小贾,来,我给你引荐引荐,这位是御马六卫的总教头兼总兵,何笑何公公。”

    听到是御马六卫的总兵,贾协恭敬的说道:“何总兵带兵有方,这御马六卫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精锐的军队。”

    贾协这话是发自内心的,因为自从穿越后,贾协除了面前这御马六卫,就只见过神京城那十五万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老爷兵们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贾协这话让何总兵脸色好转了一些。

    “我已经从掌印大人那边接到圣旨和虎符了,请贾公公速速挑选勇士吧,将士们一直站在校场上也是累的慌。”

    说罢,何总兵便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

    何总兵的举动让贾协一头雾水,他刚才不还面色温和了一些,怎么还是说话夹枪带棒的。

    戴权及时解答了贾协的疑惑,“这何总兵跟你我不同,并非是家境贫寒才入的宫,当的太监。他父亲是我朝正五品的武将,勇武过人。在他爹的引导下,何总兵也走上了武将的道路,可惜咱们朝多年不开武举,何总兵没处施展他的才华。”

    “恰好他爹也死了,人脉断绝,人走茶凉,何总兵连在军里当个小官都不成。于是乎,何总兵便一咬牙,去了那烦恼根,跑到宫里带御马六卫。”

    “何总兵跟其他武将都一样,平时最大的宏愿就是驱除鞑虏,北御胡人,天天想着跟鞑子打仗。如今,鞑子围了城,御马六卫要出城御敌,可他却不能出城建功立业,自然对你不可能有好脸色。”

    听完戴权的话,贾协苦笑不止,他是不想去,却只能去,何总兵是想去,却不能去。

    这命运可真是捉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