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九千岁 » 第一百五十章:围城(十)

第一百五十章:围城(十)

    “不行,我不让你去。”

    在小贾家的三进院子,一个长相秀丽的少女死死的抱住了贾协的大腿,不让他出去。

    贾协哭笑不得的掰开了麟趾青葱般的嫩手。

    “麟趾,别闹了,这是皇爷的命令,我不上就得死。”

    “再说了,对你老哥有点信心,那些骚鞑子怎么可能取的走我的性命。”

    麟趾对于贾协的话,是一个字也不信,反而抱着贾协大腿的手更加的紧了。

    “娘,你快管管麟趾吧。”贾协无可奈何的说道。

    贾协他娘坐在藤椅上,揉了揉眼睛,没有什么力气的招了招手,“麟趾,别缠着你哥了,他说的对,他现在也是身不由己。你再怎么耍小性子也无济于事。”

    在麟趾放开贾协的大腿后,贾协他娘拖出了一口箱子。

    她用一把带有绿锈的钥匙,在锁上捅咕了几下,随着“咔嚓”一声,铁锁被打开,露出里面的一副软甲。

    “这是你太爷爷的铠甲,好像是荣国公赏赐给他的,陪伴你太爷爷大小战数十。你拿去穿上,你太爷爷还能庇护你一二。”

    贾协点了点头,从箱子里掏出那具甲衣,稍微比对了一下他的身体,贾协有些惊讶,这软甲还挺合身的。

    看着贾协像试新衣服一样试甲衣,他娘终于抑制不住心情,轻微的发出啜泣的声音。

    这声音虽小,可贾协的耳朵更灵。

    听到他娘的轻微哭泣声后,贾协心里一沉,早知道就不告诉他家人自己要出征的消息了,引得她们娘两个担心不已。

    贾协知道自己如同钢铁气球,身体坚固,再加上何总兵也是知兵之人,这次夜袭的危险性其实不高,但她们不知道呀,一听到贾协要上战场,还是打鞑子,就哭的要死要活的。

    拿走甲衣后,贾协就告别家人,前往校场。

    在确认出征后,贾协就没有再去过官署,全身心的投入战前的准备工作。

    在贾协走后,其卧室里伸出三个脑袋瓜,分别是金钏,玉钏和香菱的。她们看向贾协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的身影,心里也是惴惴不安。

    丫鬟们倒是没有被贾协告知他要上战场的消息,但见麟趾和他娘哭天抹泪的样子,她们也能猜测出,贾协遭遇了一些不好的事情,自然为贾协担忧。

    到达校场后,贾协还没有看到何总兵,马爷等人却鱼贯而入,出现在贾协面前。

    “马爷,贾芸,你们怎么来了?”

    贾协急忙迎上去问道。

    马爷哈哈一笑:“你要干大事,怎么能不带上我们几个,别看我身宽体胖,但动作灵活,手脚利落,杀个百八十个鞑子是轻轻松松。”

    贾芸勉强支起笑容的说道:“我是大爷的手下,自当披肝沥胆,牵马执鞭。”

    不过,贾芸话说的漂亮,心里却并不是完全的实心实意,他也怕死,不愿上战场,可一方面贾芸已经和贾协绑定了,如果贾协凉了,他也将一夜回到解放前,一方面马爷与王喜等人都主动上战场,只有他一个人逃避的话,将在贾协心里大大的失分。

    因而在富贵险中求的想法下,贾芸一咬牙,一跺脚,就跟着马爷他们来了。

    在马爷和贾芸身后,王喜一边拿着大鸡腿,一边点着头,说道:“俺也一样。”

    听完三人或是肺腑之言,或是吹嘘吹牛,或是勉强之语,贾协不仅没有欢喜,反而惊疑的问道:“你们怎么知道的此事?”

    马爷耸了耸肩,“外面不都传遍了吗,你要在三天后的晚上夜袭鞑子,建功立业。”

    听到夜袭的时间都被详细的显露出去,贾协一口老血差点没吐出来。

    他明明已经封锁了那一千多个飒露紫卫的太监兵,这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

    贾协咽了一口唾沫,询问道:“现在外面具体都有什么人知道此事?”

    马爷张开手掌,用手指数数道:“花书厂的工人,张家胭脂铺的伙计,宰相酒楼的老板,三阳街的叫花子.......”

    “停停停。”贾协止住了他的话头,“马爷,你直接告诉我,市井之人全都知道不就完了。”

    马爷尴尬一笑,“也可以这么说。”

    贾协面色阴冷起来,他只告诉了他的家人们,而无论是他娘还是麟趾,都不是大嗓门,不会随意瞎嚷嚷,因而,这事恐怕是何总兵传出去的。

    想到这里,贾协立刻去找何总兵质问。

    然而结果却并非如此,何总兵对天发誓,自己甚至连家人都没有告诉,又怎么可能会告诉外人呢。

    见何总兵的肃穆表情,贾协觉得不是他在撒谎,但不是何总兵,这事又会是谁传出去的呢。

    正在贾协抓耳挠腮之时,何总兵怯生生的说道:“公公,我有一个思路。”

    “总兵请讲。”

    “我记得咱们三天之后动手的计划好像提交给了圣上。”

    何总兵不敢明说,但贾协也明白了他的意思,无外乎是说,消息是从景平帝那边泄露的。

    刚开始贾协只是将信将疑,觉得堂堂大虞朝的保密措施不能这么烂吧,但转念一想,哪怕后世的政府绝大多数都是一个草台班子,何况今天呢。

    无论是前明张差拿着一根木棒纵横东宫,所向披靡的梃击案,还是带清天理教起事,打进皇宫不说,还有好几个教徒数年后才被发现。都无疑验证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封建王朝,并非像后人想象的那么靠谱。

    但找到了“罪魁祸首”,贾协和何总兵也只能沉默不语,按下这个事儿,没有一个敢说追究责任的事情。

    毕竟他们两个还想要多活几年。

    “现在该如何是好?”何总兵苦恼的询问,同时又侥幸的说道:“现在内外隔绝,鞑子们也不会知道咱们夜袭的事情吧。”

    贾协摇了摇头,城里现在有那么多的白莲教徒,遍及各行各业,在这种情况下,不透露出消息才是怪事。

    “不能把事情的成败依托于侥幸之中。”贾协沉默了一会儿,招手道:“何总兵,咱们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