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每周获得一项非遗传承 » 第14章 元宵佳节(一)

第14章 元宵佳节(一)

    嘉靖此时正在隔壁的书橱旁静静的站着,仔细的听着隔壁的争吵。

    自从嘉靖二十一年的壬寅宫变之后,他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内阁和司礼监这些下面的人去办,不论做对做错,责任也永远是内阁和司礼监的。

    所谓无为而治,大抵就是这样。一句话没说出口前,你是它的主人,可要是真说了出来,你却反而成了它的奴隶。严嵩父子之所以能在这大明的朝堂中二十年依然屹立不倒,就是因为他们找准了自己的定位,给嘉靖当这个出头的椽子。

    嘉靖静静的听着,书橱外的另一边的严世蕃似乎对高拱的发难也早有准备“那三十艘战船本是用于抗倭建造的,但是去年宫里修殿宇去云贵川采木料时才发现,那里根本办法从山里把木料运出来,于是便改了计划,走了水路,这才从那三十艘船里借了十艘。

    其余的船是宫里的市舶司借用了,这事儿市舶司应该向宫里也有禀报。”说完严世蕃看向了一旁的吕芳和其余的几个太监,吕方一番问对之后,张居正也不再言语。

    严世蕃的目光扫过众人,对着嘉靖的方向拱了拱手:“为了皇上,我什么苦都可以受,可为什么总是有人在后面扯后腿。”

    “我就不明白了,都是干着朝廷的事,为什么总是谁干的越多,谁受的委屈就越大,这多花的银子,你们为什么总是揪着不放?”严世蕃声泪俱下的说着,眼神从徐阶、高拱、张居正身上一一扫过。

    严世蕃的话音刚落,众人皆是一滞,高拱忍不住跳出来:“小阁老,你别把什么事都扯到皇上身上来!”

    “你!”严世蕃刚又要反驳。

    “还有哪些没签字?”眼看事情牵扯到了宫里和嘉靖,吕方打断了高拱的说话,他的声音沉了下来,冷脸看着高拱。

    “还有两笔也都是工部的,一笔是浙江修河的工款,还有一笔是宫里去年修殿宇,两项合计,竟然超预算750万两银子”高拱依然愤愤的说道,刚才兵部的那一笔账上,他输了一回合,他要在这两笔超支里扳回一程。

    “还说什么别牵扯到皇上,打今天一开始,我看你们就是冲着皇上来的”听了高拱的话,严世蕃没有正面回应,他的眼神再次在徐阶、高拱等人身上扫过。

    “先不说那修河道的河道监管是宫里派去的,修宫殿超支也是因为木料陆运改海运多了许多困难,光从腊月的周云逸和正月十二那天,京兆府尹李春,将除夕祈下了瑞雪的严道长抓进了京兆府的大牢这两件事来看,你们就是冲着皇上来的!”

    “区区一个周云逸为什么能把朝廷去年的用度说得那么清楚?到底是谁告诉他的?又是谁指使京兆府尹在京城里肆意妄为,一手遮天?”严世蕃这段话一出,全场寂静了下来。

    一旁的嘉靖听到这儿忍不住从书橱旁走了过来,一边将玉章藏在了怀里,一边嘴里边说着:“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严嵩、徐阶等几个阁臣以及一旁司礼监的几个太监则齐齐跪倒在了地上。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嘉靖已经走到了御座边,一只手扶着座椅一侧的扶手,看着跪在地上的阁臣和司礼监众人“这里没有周云逸的后台,你们都是这朝中的肱骨之臣,就像唐朝李翱的《问道诗》所说,有些是云,有些是水,分工不同而已。”

    嘉靖沉了沉:“至于京兆府,确是该好好的查一查了……吕芳。”

    吕芳赶忙上前一步答道“奴才在。”

    嘉靖声调转冷:“查一下,正月十二的事情幕后有没有指使之人,到底是谁在找严道长的麻烦。”

    吕芳低声答道:“是。奴才下去就查。”

    嘉靖出场了,裕王妃诞下了龙孙的消息也传了进来,这场不见血的争斗也只能暂时告一段落。

    嘉靖四十一年的第一次内阁会议就这样草草的落下了帷幕。

    ……

    离开了宫里,那紧张的氛围仿佛也消失不见了,上午从宫里回来之后,严明便带着徐娘子和白欢儿离开了青云观在京城里闲游。

    和前世一样,不用等到晚上,正月十五的下午,京城就已经热闹了起来。

    今天徐娘子和白欢儿都穿着一件儿白色的棉布紧身短袄,这块布料还是去年徐娘子买下的,因为布料不多,所以只做了两件紧身的短袄。

    “严哥哥,快看,那儿有打鼓的和大旗”白欢儿看着远处的热闹,拉着严明的衣袖指向前方。

    严明顺着白欢儿说的方向望去,只见前方街角处,走过来一支队伍。

    当先的是八面朱红的大鼓,鼓上均有金色盘龙,鼓旁是两辆车驾,车上各自陈设着一柄铜锤和一柄铁锏,锤锏之后,悬挂着一块明黄色的锦帛,上书“钦赐”二字。

    紧随车驾之后是锣鼓手和各色乐器演奏者以及扛着大旗的旗手队伍。

    旗队共有二十一面旗帜,其中包括三面主旗:灵官旗(白缎制成,红边镶嵌)、关帝旗(幡会中心的旗帜)、真武旗(描绘真武大帝英姿,黄绸边缘),以及其他十八面小旗,色彩斑斓,有红、蓝、绿、紫、粉、黑等。

    徐娘子走到严明身旁,一双明眸紧盯着严明的脸:“严道长,这是京城著名的千军台庄户幡会,每年元宵节期间才有此盛景”

    严明的目光依旧锁定在远处的队伍:“那前面的铜锤和铁锏,又有什么寓意?”从宫中回来之后,严明第一次感到了一丝放松,看了看身旁的徐娘子,白色的短袄衬着被风吹的透着一丝粉意的俏脸,添了几分娇美”。

    “那是早年当今皇上御赐的,据说是皇上看了一次幡会之后龙颜大悦,便赐了这一柄铜锤,一柄铁锏,好让队伍行走之时不被闲杂人等打扰,之后又赐下了八面朱红的大鼓。”徐娘子轻声回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