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每周获得一项非遗传承 » 第47章 桃花汛(求追读!求月票!)

第47章 桃花汛(求追读!求月票!)

    片刻之后。

    戚继光命着手下的士兵去打扫战场,他的目光则看向了不远处正双手擒着井下太郎的严明。

    随即,他向后面的士兵喊道:“来人,给我拿绳子来!”

    身后的士兵立即从马匹身上找来了绳索。

    戚继光接过了身旁士兵递过来的绳子,走到了严明的身旁“先生好身手啊,一招就擒下了这倭首。”

    一边说着,一边把地上还在不停挣扎的井下太郎,用绳子捆了个结实。

    “将军想必就是戚继光,戚将军了吧!”严明看井下太郎已经被捆住,就松开了双手,看了看地上已经被绑成了粽子的井下太郎后,抬头笑着对戚继光说道。

    戚继光的眼神有点意外,他没想到眼前的这个青年竟然认识自己:“正是在下,敢问先生是?”

    “我是钦天监的学士严明~!”严明回复道。

    “没想到我这钦天监的虎皮披上还真就脱不下来了。主要也是前身这给皇帝祈雪炼丹的术士身份实在有点拿不出手,也就在宫里和嘉靖好使。要是出来和这些痛恨术士、方士的将军们和清流们说起来,怕是不被当场打死就算好的了!”严明心里想着。

    接着又攀谈了几句之后,戚继光就在严明和齐大柱的带路下走向了湖边倭寇的船只的方向。

    另一个副将则领着一队戚家军押着井下太郎等倭寇向着淳安县的方向走去。

    半个时辰之后,一个士兵走到了戚继光的身旁“将军,都收拾好了!”

    “嗯,好!”戚继光看了他一眼回答道,转身看向了严明。

    “严先生,我还会在这附近的几个县呆一个多月,今天我先把这些倭寇带回去,先生改日可来淳安县里的营房里找我!”

    “好,改日就去县里拜访将军!”严明向着戚继光拱了一手,前世里他也在各种途径听了很多戚继光的传说,没想到今天就见上了真人。

    过了几天之后,三月已经到了尾声,嘉靖四十一年的四月快要来了。随着四月的临近,新安江的水位在逐渐的上涨,江里的水量也渐渐的充沛了起来。

    这天,严明、齐大柱、戚继光三人,一起走在淳安县新安江的大堤之上,三人站在堤坝上,看着滚滚而下的江水。

    齐大柱喃喃道:“就要到桃花汛了!”

    “桃花汛?为什么叫桃花汛?”严明看着齐大柱。

    齐大柱摸了摸脑袋:“严先生,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三四月这江里水位上涨就叫桃花汛。再过几天官府就会把这大堤的堰口打开,灌溉稻田,有了这江水,我们稻田里的苗也就活了。”

    戚继光听着齐大柱的话,看着眼前的河水,回头笑着说道:“所谓桃花汛,就是每年的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上游的冰凌就会消融,顺流而下形成春汛。当其流至我们下游的江浙一带时,由于恰逢两边沿岸山里的桃花盛开,故又被称为“桃花汛“。”

    顿了顿,戚继光又说道“只是水火无情,不能任由它肆意流转,好在去年朝廷重修了这新安江的堤坝,今年应该是能安然度过了。”

    三人继续沿着堤坝,向着村里的方向走去。

    ............

    浙江总督府衙门-府衙内的气氛今天有些压抑。

    谭纶和胡宗宪两人默默的在府衙内的椅子上坐着,空气有些凝固。

    过了许久,谭纶忍不住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双眼睛盯着胡宗宪:“你我深交多年,我深知严嵩虽然是你的老师,可你和那些朝堂之上攀附严嵩、严世蕃的人不一样。你在大事上总有见解,当浙直总督这几年,但凡牵涉到朝廷大局,你也总能稳住局面,不是一味的攀附,可见你的心里还有着良知。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会从京城来到这浙江帮你。”

    看胡宗宪没有回话,谭纶又说道:“再看眼下这改稻为桑的国策,分明就是借着这个名头借机兼并浙农的田地。可他们全然不想要是一个省一半的百姓失去田地,江浙一带又是倭寇闹事的地方,会有什么后果。”

    胡宗宪看着谭纶说道:“你知道,朝野里的所有人也都知道,我是严阁老提携的人。

    就说眼下由改稻为桑这个国策引起的大势吧,我自然也知道有多少人想趁着这个机会兼并田地。可就像我之前说的,事缓则圆。若是我现在就上书公然不执行朝廷的国策。

    朝廷换了我胡宗宪,换一个总督来执行就是了。

    可要是我在这慢慢做、慢慢改事情就会不一样。比方把今年一半的稻田改种桑苗的方案,改成分三年做完。这浙江的百姓也就不会被逼的那么狠。”

    谭纶沉默了,两眼望着地面没有说书,就在二人沉默之时,总督府的书吏走了进来,看着胡宗宪说道:“大人,织造局的杨金水来了!”

    谭伦听到奇怪的看向了胡宗宪:“杨金水?他今天来干什么?”

    胡宗宪那张沉默的脸抬了起来,看向了书吏:“让杨公公进来吧!”

    “是~!”书吏应了一声,倒退着走了出去。

    少顷,只见一个穿着红色丝绸衣服的人走了进来,高高瘦瘦的身子上是一张典型的太监的脸,他就是江南织造局的管事太监-司礼监吕方的干儿子-杨金水。杨金水的身后跟着他的亲信-河道监管太监-李玄。

    杨金水走了进来,看到坐在椅子上的胡宗宪,嘴角轻轻的笑了一声,扭身坐在了进门处的椅子上,眼神看着胡宗宪:“部堂大人,过几日有几个异域的丝绸商人要来我们这看丝绸,却是得部堂大人帮忙了”

    胡宗宪抬起头来,看着杨金水:“杨公公,丝绸是你们织造局的差事,我能帮上什么?”

    杨金水笑了一声:“我也只是能带着他们谈,他们买多少,我们织造局让下面的作坊织多少罢了。可这能卖出去的丝绸怎么运往西洋,又需要派多少兵船护送,保护丝绸不被倭寇劫了去,这桩桩件件可都得部堂大人你拍板了。”

    “杨公公,到时候我配合就是了!”胡宗宪略显疲惫的说道。

    “有部堂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杨金水见胡宗宪答应的这么爽快,心里很是高兴。

    见胡宗宪和谭纶二人好像正在谈事,他也就站起了身来说道:“那就不叨扰了,等那伙西洋商人来的时候,我再来总督府请部堂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