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末年的日子 » 第十三章 北方有巨贼

第十三章 北方有巨贼

    在宋朝,沂水这条河是能航运的。李麒站在河边望着河中心来往的船只,对这条河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与后世交通运输主要靠陆路运输不同,古代大规模的运输最主要的是靠水运。

    “此地水路交通便利,有沟通南北之便利,往南百里便可接入运河,实为膏腴之地。”蒋圆背手而立,站在河岸边说道。

    “沂州府临沂水而建,两岸沃野良田阡陌,历来富足。诸葛孔明、王羲之等先贤无不令人向往,怎奈总是在一次次的战火中被摧毁。哎。”

    李麒看着这个四十来岁的汉子站在河边,不明白这位知州为什么忽然发出这种感慨。

    “大人,天下历来便是如此,能有几十年的和平便是几代人的幸福。今天我大宋虽与辽国战乱不休,但要波及沂州府恐怕短时间不会,怎会发出这种感慨?”

    “恩,我朝与辽国在边境虽有摩擦,但对辽国却也能勉强应付。我担心并不是这些。”

    蒋圆抬腿继续向下游走去。边走边对李麒说道。“前日听你说去过济宁府,不知道对那边可是熟悉?”

    “额,不知大人指的是?”李麒心想,你要问我风土人情那可要抓瞎。而且跟这个有啥关系?

    “不知你对水泊梁山有没有了解?”李麒回头定定的望着李麒,眼神有些凌厉。

    李麒被他看的有些慌,莫不是自己哪里露出了马脚?不对啊,这两日虽与他同行,但是却并没有再与他过多接触,不该有啥暴露的地方啊。

    水泊梁山?李麒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

    “大人说的莫不是宋江那伙人?”李麒试探着问道。

    “你果然是知道的。”蒋圆好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扭头不再盯着李麒,再次看向河中心。“说说看,你对他们怎么看?”

    哦,原来是宋江那伙人啊,难道他们已经开始造反了?不过,既然不是看出了自己的老底那便没啥好怕的。

    “额,我也是道听途说的,说是水泊梁山聚集了一帮好汉,聚啸山林,劫富济贫,更是喊出大碗喝酒大秤分金的口号。不过我觉得大概也就是一群土匪罢了。倒是不知道大人怎么关注起他们来了。咱沂州府虽与他们不远,不过好像也不该蒋大人操心才对。”李麒故意说道。

    “前日你说在兖州郓州有相熟之人,我对你有所怀疑,所以让你跟随与我,想来即便你与他们有什么联系也好有应对之策。不过这两日观你言行,又不像是打家劫舍之辈。不过你对他们有所了解,便说说是如何相识的吧。”

    “大人,我就说我也没啥天人之姿,心道咋就攀上了您这根大树了,原来您是把我当成贼人了啊。”

    感情您是把我当成土匪的眼线了是吧。李麒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被土匪打劫也就算了,这会倒好,又被官府当成了土匪。

    “不过您说的相熟却是没有的,只是宋江这伙人在梁山泊附近打家劫舍这事倒是真的。济宁府那边本来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

    李麒看着蒋圆说道。“不过大人,要说一句不好听的话,这很多人跟着打家劫舍本身就不是诚心想要造反,实在是官家的赋税高的有些过分,吃不下饭才参与的了。”

    李麒想起以前看历史书上说,宋徽宗赵佶横征暴敛,崇信道教,修建艮岳,大兴土木,挥霍无度,立“花石纲”,豪夺天下珍奇花石鸟兽,致农民起义频发。

    而宋江起义和后来规模更大的方腊起义有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赵佶的昏庸。

    “这几日我观察了一个现象,田地里耕作的农民一般有两幅模样,一样穿著打扮如常人无异,一样却不舍得穿裤子。

    原本我以为,穿裤子的是自耕农,没裤子的是给地主打工的长工、佃户。没成想,却是相反。大人,您知道为什么吗?”

    “大人,国朝商税占据过半,是因为土地不够吗?农民本来自己自足即可,可现在来看倒不如为地主工作的佃农。是因为征税征不到地主头上啊。”

    “梁山的这伙人,本来种地收入不高,交了赋税更没有几个收入。本来想借靠近梁山泊之便打个鱼补贴家用,没成想打鱼的税更甚。”

    李麒拿起河边的一块石头扔到河里,溅起的水花荡了两圈便在水流的作用下消失在河里。

    “大人,我的经历虽说离奇,却从小没吃过多大苦。即便最小的时候比较困窘,逢年过节也能吃上肉食,总的来说吃饭是没问题的,甚至后来达到了一定的小康水准。

    反观现在很多农民,吃了上顿没下顿,有些一天只吃一顿饭。一些士大夫还美其名曰什么过午不食?怎么?是因为不喜欢吗?还不是因为没有吃的。

    您要说我是土匪,那可是小看我了,我打小的吃食,别说那些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土匪,即便是您恐怕也不及我。您别这样看我,说来您可不能不信,不过,鲅鱼馅的饺子您吃过吗?周村烧饼您吃过吗?河间驴肉火烧您吃过吗?九转大肠您吃过吗?要说这些您吃过或者听过,那蒸羊羔儿、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酱肉。。。。。。烩茭白、茄干晒驴肉、鸭羹、蟹肉羹。”

    李麒停顿了一下,看着蒋圆说道。

    “大人,这些菜不说您吃过吗,您就说您全都听说过吗?不说全部,这里面大部分的我都吃过,您觉得我会是土匪吗?”

    李麒不知怎么的,一段相声贯口顺口报了出来。过去虽说听过报菜名,不过从来没背过,这刚才一想却能随口说了出来。

    李麒刚开始说蒋圆还不在意,当李麒一段贯口出来却有些难以置信。表情虽说强忍着没变,眼睛却瞪了起来。这家伙绝对不是土匪。谁家土匪能跟报家常菜一样的说这么多菜。有些菜听说过,很多数的菜听都没听过。

    土匪绝对不可能,要说是宫里出来的皇子还有可能。

    不对,也不可能,谁家皇子跑到这里来,还是一个人。难道他的师傅以前是宫里的人?那倒是有可能。

    李麒一个贯口就打消了蒋圆对自己的猜疑。哎?您还别说,这就是文化的胜利啊。没见识就是这样好忽悠。

    这时代炒菜虽然开始流行了起来,可花样哪有后世繁多,更不用说被人编起来的贯口一下报出来给人的那种震撼。恐怕不是这个宋朝的“土鳖”能够理解的。

    蒋圆看着李麒,这家伙倒是有些神秘了。

    “日前我到青州府的时候,听闻宋江一伙已经流窜到河北府一代。再往北便是边地,恐怕他们不会再去。我与同僚猜测,他们应该会折返回来,说不定会袭扰我京东东路一代。所以便赶了回来,准备应对事宜。”

    “刚才你说,他们是官逼民反,我不反对。但是造反即是不对。不论什么原因。”

    “宋江一伙虽说有百般委屈,却最不应该走上造反的道路。或许他有他的理由,但这不是我等该考虑的事情。再说,诚如你所说,他在他的地界打家劫舍当然不归我管,但是现在他却到处流窜,说不定日后就到我沂州地界。我忝为一州之主官,当虑为民为官之义。”

    李麒看着蒋圆一本正经的说道。是啊,宋江造反理由再充分,那也是他的理由。却不是其他州县的官员百姓造成的,更不应该由他们承担由此造成的恶果。

    “大人,面对此巨贼,您看当如何应对?”李麒向蒋圆问道。

    蒋圆捋了捋下巴上不曾存在的胡须,双手交付身后。却对李麒说道,“我倒是想听听你有何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