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三界桃源 » 第二十八章通缉沙真

第二十八章通缉沙真

    “太上老君宝贝随处丢,不识货!”

    “难怪是没有灵根的凡人。”

    美世尊摩挲宝壶,寻思怎么还回去。

    上天上直接还给太上老君肯定不干。

    还是给到千里眼顺风耳手里,由他们自己交回去。

    可是千里眼顺风耳现在会在哪里呢?

    腾空而起,居高临下俯视整个扬美城。

    片刻功夫有了主意,直落城隍庙。

    城隍庙只在大堂挂了两盏油灯,黯瑟昏黄,隐隐焯焯。

    信步而入,四处一张望,走到神像背后。

    神像背后是一条狭窄的走廊。

    走廊两端各有拱门。

    两个拱门之间几乎伸手不见五指。

    推出火眼金睛后看了个清清楚楚。

    整个走廊的墙面作满了壁画,画的无不是白云苍狗、仕女飞天、神怪佛陀、飞鸟异兽。

    步出拱门。

    月华泻地,如雪般明亮,十步开外栽种成排竹子,浓密成林。

    已是庙外。

    千里眼顺风耳便走在竹间的小道上,二人并排而行。

    这么晚了,有什么必要赶路?还要去哪里?被天庭放逐又能去哪里?

    其实也怪自己顺手牵羊。

    美世尊心内好笑,无暇细想,拿出宝壶放在嘴边轻轻吹了一口气。

    宝壶被凭空拎着似的,颤颤悠悠,顺着视线飘了出去。

    在竹林里拐了几个弯,稳稳地落到小道上,距离千里眼顺风耳只有十步。

    月光穿过竹叶洒下,照着它,一地斑驳中辉映出银色的光芒。

    “看!前面有东西!”

    “哎呀!宝贝啊,我们的宝贝啊!”

    “太上老君的宝壶?!”

    千里眼顺风耳欣喜若狂,快步上前拾起宝壶端详。

    顷刻又四下里看顾。

    美世尊不愿打照面,宝壶被拿起一刻已转身隐去。

    静谧的美是种凄美。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

    某日,扬美城街市上人流不断,熙熙攘攘秩序井然。

    距离市集不远的地方,绿树掩映,闹中取静,庄正的扬美城衙门便坐落于此处。

    高比穆正在公堂上圈阅文书。

    头顶上是一块高挂的牌匾,上书四个镏金大字——明镜高悬——笔法遒劲有力。

    几个衙差在他眼皮下直挺挺的站着。

    微风吹过,带来几许清凉。

    大堂里静悄悄的。

    两只扑楞着双翅的白色菜蝶随风飘舞,一下飞进内院,一下飞上高墙。

    高比穆治吏甚严,衙门里上至文书主簿下至捕快衙役,无不对他这个金印紫绶屈就扬美城的老爷诚惶诚恐,除了公事,闲话不敢乱说。

    高比穆对衙差观颜察色,挥挥手:

    “你们轮流歇歇!”

    他突然和颜悦色,众人一下子接受不来,都讪讪的,皮笑肉不笑。

    墙外马蹄声碎。

    嘚儿嘚儿一路疾弛,到了衙门口戛然而止。

    衙门口一带闲人勿近,众衙差以为有急案来报,又站得直挺挺的,却又不闻击鼓鸣冤。

    邱六机灵,卖乖道:

    “大人,小人看看去!”

    高比穆笑容莞尔:

    “不必,那人进来了便知端倪。”

    未几一个风尘仆仆的官差出现在衙门。

    其人不等通报,脚步匆匆径直赶到大堂。

    高比穆危襟正坐。

    来人行下官之礼,从皮夹里取出一摞文书敬呈于桌上,朗声说道:

    “刑部急件,请大人即刻签收!”

    高比穆点头,命邱六将来人带到后堂小憩,自己提起笔来填了一份回执。

    把文书打开来略看一眼,原来是几十份一模一样的悬红通缉令。

    他在通缉令上一一盖上扬美城衙门的朱红大印。

    未几捕头危蔟忌寻街复命,言称太平无事。

    高比穆会心一笑,日子日复一日都如此太平就太好了。

    命危蔟忌把通缉令拿去张贴在城中热闹处。

    危蔟忌叫上两个衙差,带齐刷子浆糊走到马厩,翻身上马催驾而去。

    衙门外的街口两顶轿子并排而行,坐轿的人衣着光鲜大腹便便。

    见到公差,轿子停下让行。

    坐轿的两个人隔着轿窗说话。

    “我们太丢脸了!”

    “谁知道会变成这样!哪有这样做生意的?!这种搞法太莫名其妙!简直岂有此理!”

    “我们也是有身份的!”

    “说好买几件宝贝回去炫耀,现在就连一件也买不回来。”

    “脸全丢尽了!”

    “是你约我来的,这事是不是得怪你?”

    “遒有藏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怪我,怪我!我请吃赔罪,你要吃哪家?”

    “八珍奇!”

    话说遒有藏开张之初,如何给古董宝贝定价,美世尊与了戒意见相左,最后美世尊说了算。

    尽管如此,了戒心里不服嘴上也不服,明里暗里埋怨。

    美世尊受不了聒噪啰嗦,将余下的宝贝差不多全部收起来寄放在檀香客栈,只有三五样还留在店中摆卖。

    但那价钱,却都在后面多加了两个零。

    原本只卖上百文最多不过十贯的古玩瞬间身价非凡,显得奇货可居,老大不客气拒客人于千里之外,以至于店中人流骤减。

    有些客人听到早前传闻,兴冲冲地赶来,想讨个便宜,猛一见价标离谱,惊得下巴都掉到了地上。

    也不敢讨价还价。

    摇头咂舌,灰溜溜地离店而去,发誓再也不进这家吃人的店了。

    如此这般,古董生意果然真如了戒原先所想,三年不发市发市吃三年,连续十天半月没有一笔生意。

    不过兜里已有了最初挣下的几百贯铜钱,二人日子过得不急不躁,浮生偷闲似的,特别滋润。

    每日打开店门,便轮流到城内各处闲逛,与一众街坊邻居混了个脸熟。

    现在这两位发牢骚的,自然也是在遒有藏铩羽而归。

    宝贝的定价要么高到天上,要么低到地下,左右不合了戒心意,了戒委实沉不住气,借口买包子离开门店。

    他花几文钱买了十个大肉包子,一路吃。

    在水市牌坊前,许多人停下脚步挤在一块,都向一堵墙上张望,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啥情况?”

    了戒挤进人群。

    原来是几个办事的官差被众人围着,当中捕头危蔟忌提着一桶浆糊,吩咐两个衙差如何如何地往墙上张贴通缉令。

    那面墙差不多贴满了同样的一张画像。

    危蔟忌估摸就要完工,转过身,对众人大声说道:

    “高大人传话,刑部有令,通缉此画中之人。”

    “如有见之不报者,辄以包庇窝藏罪同罪问责,如有提供线索,帮助衙门抓获此人者,赏银五百两。”

    了戒旁边有个闲汉,大字不识一个,听见赏银五百两,顿时显得饶有兴致,拍了拍八戒,谄媚着脸央告道:

    “朱老板,通缉令上写的是什么东西,劳驾念来听听。”

    了戒撇了此人一眼,清了清嗓门,照着通缉令念:

    “通缉令,今有虬髯大汉一名,暴虐凶残。”

    “于庚子年三月二日雨夜,在水江口伤害多人性命。”

    “各府乡民,见之从速报官。”

    “有助官府缉拿之归案者,赏库钱五百贯。”

    “完了,下面是刑部和扬美城衙门两个朱红大印。”

    闲汉双眼迷茫:

    “水江口,那是什么地方?”

    一个长者答道:

    “说了你也不懂,那里离扬美城远之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