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权明 » 第二十七章 张太后人傻了,大礼议之争终局!

第二十七章 张太后人傻了,大礼议之争终局!

    “杨大人你!?”好多官位不高的人,他们根本不懂杨廷和和朱厚熜到底在做什么博弈,也不清楚杨廷和是被逼的只能二选一,他可是选择了你们这些官的命啊!

    可这些人完全不能想到真谛,只是不敢相信自己一直信仰、遵循其意志的杨廷和大人在这时赞同皇帝的意思,要他们死?

    唯独蒋冕、袁宗皋等一众在历史上极富盛名的官员,他们一眼看透真实,全都默然不语。

    毛澄他此时还是跪着的,他知道当嘉靖把他不敬的事说出后,他的下场只有这个皇帝的意志能决定。

    但就是他,他也明白杨廷和和嘉靖现在到底在争什么。

    ‘恰恰是杨大人选择了公办,这才算给了嘉靖一个交代,也让嘉靖明白杨党这些人还不能死。’

    其实就是说啊,杨廷和暗示嘉靖了,他至此再也不管什么礼仪之争,他只要这些他杨党的班底活下来。

    嘉靖只要不蠢就不会做绝,因为他不过是个新皇帝,就算用手段逼得大礼议事强行完毕,他也不能让现在大明大乱,让百官中近乎大半的官员受罪去死。

    毛澄又低下头了,他完全不敢看现在正在争权的最高身份的两人。

    ‘而且...’毛澄喉咙蠕动了下,‘追随杨廷和大人的那些小官,因此也会认为‘看清’杨大人的为人,再也不尊他...’

    当真好手段!

    杨廷和也正是明白这个道理,他才在瞬间决定好他该怎么选,如果是没有政治头脑的人怕不是还分不清现状。

    朱厚熜也冷笑了,他看出杨廷和默认大礼议之事的结果了。

    他今日的计划也算完美收官了。

    “哼!”朱厚熜立马转身,他看向王谅,“杨首辅的意思你听见了吧?朕只要求一点,百姓受这些人的苦,那必须要尊明法严惩!”

    “但。”

    下一句也是给杨廷和的答复。

    “万事万物并非绝对,这大臣们能在朕面前如此喊冤,朕也相信有很多人是冤枉的,一定要查清后再处理。”

    王谅可没有那么聪明,他只看到表面有利他的利益,他是真的看到了自己可以打击政界最大的官员的机会,他真不一定懂嘉靖意思,他可能真的全给找‘罪名’判罪呀。

    “臣遵旨!”

    看住他忍不住露出的喜不胜收表情,朱厚熜的眼神慢慢露出了不满。

    杨廷和也察觉这点,他也是打心底就看不上王谅这武宗死时,其瞎选的吏部尚书。

    在政治的大方向上,他和小皇帝其实是一样的。

    所以像蒋氏等官员不懂到底发生什么时,还想看看皇帝和杨廷和继续争论什么时。

    杨廷和却忽然轻声叫住朱厚熜,而后目光似乎有些意味的示意嘉靖看那王谅。

    朱厚熜也没有惊讶,他现在也察觉他最初的想法就是正确的,王谅这人要是此刻一己私心真的全部公办大臣们,那大明的朝政可就乱到家了呀。

    ‘这个混账,真是不堪大用。’

    稍稍点头示意杨廷和,自己这皇帝已经明白什么意思了。

    朱厚熜和对方的博弈也算是到头了。

    “对了,朕当初确实是为了百姓才让王尚书去暗自调查百官之贪,那时候首辅你也是同意朕的想法。”

    朱厚熜再次放言的话,让很多还不懂的人也突然恍然大悟。

    卧槽,杨廷和大人和小皇帝是有私下交流的?

    这特么不是意外?

    杨廷和也听出嘉靖意思了,他点头说是后就默默等着下一句。

    “杨慎那会也被朕委以重任去支援屯门战事,但也算因朕的抓贪要涉及他这当事人...”

    被点名的贪官们:为什么他就闻讯他这当事人了,抓我们的贪就私下抓把柄?

    “现在抓贪之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杨慎,你该快点动身去屯门了。”

    杨慎早就明白自己父亲和皇帝在干什么,他这会果断行礼道:“臣尊皇意,立马就动身赶往屯门。”

    “恩。”

    能让大礼议结束,也用抓贪让杨党人心涣散,总得来说朱厚熜此时是极为满意自己一手导致的结果。

    他的心情不错,接下来只看谷大用那边能不能做到他期望的了。

    同时。

    “恭迎太后!”

    某个太监躬身高呼后,所有人看向姗姗来迟的孝恭太后。

    朱厚熜这会已经确认杨廷和再也不会涉及大礼议之事,他也饶有兴趣的配合着行了一个礼节。

    杨廷和也是如此。

    倒霉的孝恭太后现在还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一直想维持住她太后地位的盟友啊,在这次她没参与的事件中也已经消失了。

    她什么都不知道!

    “哀家听说了皇帝你今日做的事,真是太胡闹了。”

    她好像还想以太后身份压制自己这皇帝,但朱厚熜现在完全是看笑话一样,默默看着她的表演。

    “还有。”孝恭太后听到杨廷和暗示的‘来’,她就猜到和礼仪之争有关,她看向蒋氏,“兴献王妃,你是不是太过于不敬大明内阁首辅了?这不是胡闹吗!”

    蒋氏也没想到杨廷和把太后叫来,她隐晦的给他好大儿一个埋怨的目光。

    转而微微欠身道:“太后娘娘说的对,是本王妃考虑不周了。”

    “恩。”孝恭这个老女人仿佛还是那高傲的白天鹅,她毫无礼貌的随意点头回应。

    不过——

    蒋氏就比较直接了,她大致也明白她儿子今天导致的这件事,是有说法在其中的,她现在也在意她的地位了。

    “可太后娘娘,本王妃刚刚问过杨首辅...”蒋氏在张太后还没反应过来时,直接开口质问道:“杨首辅说太后你来会给本王妃一个答复,那么且问,皇帝既然已经是皇帝,那皇帝的母亲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名正言顺的名分呢?”

    张太后一愣,她不敢相信的看向杨廷和。

    对方怎么可能留下这么一个问题给自己来答,他不是表示会让自己一直当太后吗?

    “杨首辅?”

    杨廷和错身朱厚熜的身旁,他拱手道:“太后,兴献王妃所提之事并无问题,这也确实是大明现在该在意的。”

    张太后:“?”

    她一瞬间就傻了。

    不过她可不懂杨廷和已经在暗示她的是什么。

    她只是回头看向朱厚熜这个嘉靖帝,满脸高傲与仿佛是对嘉靖好的脸色道:“兴献王妃要什么名正言顺的名分暂且不提,皇帝,你可知哀家听到了今日所发生之事后的恼火?”

    “太后请讲。”朱厚熜也是面无表情的伸手示意。

    张太后稍稍感觉到不对,但她还是继续道:“这尊高祖祖训兄终弟及,以武宗遗诏继位,难道有错吗?这难道不是一直在为大明继君者,而做的立正统名吗,这是为你的名声好啊,听哀家一言,你难不成能始终固执下去,一直不行这礼法之变吗?”

    朱厚熜真是想笑啊,而且他觉得没必要自己答复这太后了,他目光忽然看向了杨廷和。

    老杨这首辅是真心累,这次嘉靖把纠武宗遗诏中的错误拿到明面和百官说,史官必然会记载在册,其有理有据还怎么行礼仪之争?

    他这首辅也明白嘉靖的眼神意思,若还想保持自己的青史留名,他必须要出面解决这太后的问题。

    稍稍叹口气,杨廷和第一次整理了下自己的官袍,然后抬头严肃和太后说:“太后您有所不知,刚刚袁右史已经说明高祖祖训与武宗之言的冲突,陛下他的继位不需再证正统,乃是当之无愧的兄终弟及继位。”

    “杨廷和!”张太后这会才明白杨廷和的意思,她完全不能相信这个结果,“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意思哀家坚持的是错误?!”

    杨廷和和嘉靖能耐心的争下去是因为嘉靖是名义上的皇帝,考虑舆论也要去在乎他的面子、感受。

    可张太后现在还是什么?

    “老臣并非这个意思。”杨廷和都懒得给她行礼致歉了,只是拱拱手就接着肃然道:“袁右史已言明利害关系,武宗遗诏是尊他的意思来定性继位之说。”

    不等太后有所反驳,杨廷和直接大声的重复了袁宗皋的话。

    “武宗之遗乃是其皇考亲弟是兴献王长子,是当今陛下朱厚熜为其弟,贤明仁孝,尊伦序当立,是以天经地义的行武宗之遗意,兄终弟及的原则继承大统!”

    “你!?”张太后可没有多大城府,她指着杨廷和的样子,百官都能感觉到仿佛要作势大骂。

    朱厚熜这会才出面开口。

    “太后,朕的武宗长兄意思很明白了,朕是尊他之意,兴献王长子身份,兄终弟及继位。”

    张太后...

    朱厚熜最后一句是——“所以遗诏以我嗣皇帝位,是非皇子也!”

    张太后此时差点后退的倒地,她难以置信杨廷和居然和这小皇帝配合起来了。

    她回头看着百官那不敢言的样子。

    看着朱厚熜突然手指的方向,那数个史官记录的笔杆子。

    她....

    最终捂着胸口,看着蒋氏和其子无异的奇怪笑容。

    猛地一会袖袍,连话都不说的就摆架回宫了。

    大礼议啊。

    圆满的画上句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