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不怂 » 三十六、大饭量

三十六、大饭量

    宋朝的宴会,没有唐朝那么恢弘大气,却处处体现着精美。只有养尊处优的人,才能琢磨出这种优雅的享受。

    赵构到了张浚府中,宾主坐定之后,宴席还不能马上开始。

    按照礼节,要先让客人休息一会,共分三个步骤,叫作:初坐、歇坐、再坐。

    看似繁琐的礼节,其实不过是日常生活习惯的进阶演化。

    客人大老远的来了,主人自然要尽心接待。迎宾客进门以后要先坐下歇口气,吃点水果零食喝口水,解解乏。

    对讲究人来说,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到极致。

    张浚招待的标准极尽奢华,光是解乏的点心,就前前后后上了七轮,从水果到干果,咸菜到熏肉,冷热齐备,酸甜都有,总共凑了八九七十二道菜,取了个吉利的数字。

    官家随意挑了几样点心尝了尝,全都是临安城中老字号的手艺,赵构也好这口,在宫里时常遣宦官去采购。

    张浚伺候着赵构“初坐”了一会,便撤掉没怎么动过的瓜果零食,由张浚陪着官家“歇坐”一会,说一说闲话。

    片刻之后到了“再坐”环节,还需再上六十六道小食,分六轮供应。花样与初坐时大致差不多,选几道官家喜欢的菜多上了几份。

    在这之后,宴席才算是真正开始。

    宋代以前,宴会之上很少用大桌子吃饭,往往都是每人面前一个案几,自己所有吃的东西全在案几之上,有后厨给每人提前分好,按人上菜。

    到了宋代,分餐制继续存在,用大桌子聚餐也成了时尚。尤其是大型聚会时,会用许许多多的桌子拼成一张篮球半场搬的巨大桌子,大家共坐一张桌子进食聊天。

    只不过就餐方式依然是分餐制,并不会所有人都去一个盘子里夹菜。

    两宋时期,随着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