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大景通天代 » 第二十七章:亡其国,灭其种

第二十七章:亡其国,灭其种

    大景帝王驾崩。

    这绝对是天大的事情。

    大景王朝本身就有些摇摇欲坠,帝王在世起码有个中心骨,各地藩王也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驾崩,影响肯定巨大,藩王内乱,边境蛮族虎视眈眈,官吏贪污,百姓受苦,这些还只是政治因素。

    真正可怕的是三教都在等,南蛮,西漠,北洲,以及中洲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瓜分王朝气运,对三教而言,对大景藩王而言,对诸多人而言,这都是一场泼天富贵。

    翻阅天机阁,果然整个天机阁已经沸腾,关于大景帝王驾崩的事情,引起大世争论。

    “大景王朝,撑不过三个月了。”

    “这个时候驾崩,当真是天要其亡啊。”

    “青州文会失利,大景国运已经跌无可跌,帝王之寿命与国运有极大关系,这应该是国运反噬,当真是可惜啊。”

    “说来说去,还是怪顾轻舟,若不是大景王朝将一半国运给予顾轻舟,只怕也不会这么快驾崩。”

    “这下子佛门要大喜了,他们一直希望入驻大景王朝,如今景国即将内乱,可以趁虚而入。”

    “六百年的王朝,当真要毁于此时了。”

    天机阁内,关于大景王朝的事情,密密麻麻,一眼扫去,基本上都是唱衰之调。

    本来大景王朝就不如意,如今景盛帝驾崩,可谓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过顾轻舟还看到了不少论贴,提到了儒家,还有什么文钟十响,儒家有不世天骄诞生这种话题。

    只是这个时候,顾轻舟没太多心思去关注这些事情。

    自己身怀大景半国气运,若是景国灭亡,对自己而言也是致命打击。

    尤其是自己即将要突破,倘若真的遭到气运反噬,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还真是令人头疼啊。”

    顾轻舟皱眉,就在此时,二叔的声音自外响起。

    “轻舟,醒了没?”

    “醒了。”

    顾轻舟稳定心神,很快二叔带着问南天三人走进马车之中。

    随后车队再度出发,朝着云华府赶去。

    四人入帐,脸色都显得沉重,显然他们也收到了景盛帝驾崩的消息。

    “轻舟,这回真有些麻烦了。”

    马车内,顾耀祖心情格外沉重,这是他第一次跟顾轻舟说出这样的话,以往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顾耀祖都是出言安慰。

    哪怕儒家出了一位文钟十响的不世之才,他也没有半点惊讶。

    在他心里,只要顾轻舟能打破桎梏,那么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可景盛帝驾崩,势必会影响大景国运,一旦大景王朝真的亡国了,最倒霉的人就是顾轻舟。

    “有多麻烦?”

    顾轻舟不禁出声询问。

    “景盛帝驾崩,不出一月,各地藩王将会有所作为,边境蛮族最近频繁侵入,如今帝王驾崩,这群蛮族将会肆无忌惮,烧伤抢掠。”

    “而今,景国内又频繁出现天灾人祸,洪灾旱灾,邪教四起,似枯灯残烛,摇摇欲坠。”

    “轻舟,你若是能早些尝试突破,尽可能早些,二叔并非悲观,只是按这個样子,景王朝撑不过三个月啊。”

    顾耀祖脸色过于难过,不仅仅是因为顾轻舟的问题,还有大景苍生。

    此次动荡,只怕不知道会波及多少苍生。

    “恩。”

    听完这番话,顾轻舟也只能如此回答,他并非不想早点突破,只是终究还欠缺一些。

    “只怕,就算顾兄突破,也难以挽救大景王朝啊。”

    此时此刻,许云镜的声音响起。

    “国之气运,并非在于一人,顾兄打破桎梏,即便当真万古第一人,那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成长。”

    “这段成长过程中,许某用脚指头都能想到,困难重重。”

    “而大景亡国,到处都是内忧外患,百姓受苦,冥冥之中滔滔怨念,国运只会一败再败。”

    “无人可挽救大景。”

    许云镜的声音充满悲凉,他并非唱衰,而是一种事实。

    看顾耀祖不说话就能知道许云镜没有半点夸大。

    “六百年的王朝,也不会一夜崩塌,再者东洲境内,不是有那么多道宗圣地吗?”

    “请求他们帮忙,这些内忧外患不能镇压一会吗?”

    顾轻舟提出自己的想法。

    可话音落下,问南天的声音响起。

    “三教不得以法显世,这是自古的定律。”

    “我等可以入世,红尘之事,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插手,否则因果反噬之下,得不偿失,还会遭到其他势力针对。”

    这是问南天的回答。

    四海八荒,修士有修士之间的规则,凡俗王朝有凡俗王朝的规则。

    三教修士都可以入世,但出门在外,吃饭喝酒该付钱得付钱,除非是有人吃饱没事干,非要找你麻烦,你可以出手。

    不然的话,绝对不能以法压人,这样会引来莫名的因果。

    可能你只是路见不平,随手杀一个人,但几十年后,他的儿子修行得道成功,把你杀了,这种事情不少发生。

    所以为了避免因果,外加上五大王朝的强制要求下,各教都不敢插手世俗之事。

    故而顾轻舟所言,毫无意义。

    “其实所谓的内忧外患,并不是真正的麻烦。”此时此刻,定意的声音响起,他双手合十,引得四人望去。

    “边境之乱,藩王野心,这些是天下人知晓的事情。”

    “真正的麻烦,是中洲的压制。”

    “小僧已得到消息,青州文会结束之后,琅琊士子兵分数路,打着以文会友的旗号,正在挑战景国所有书院。”

    “他们是在为四海书院造势,顺带着打压景国文坛。”

    “西漠佛门,中洲各大势力,只怕都要纷纷下场,这些才是真正的麻烦。”

    “内乱也好,外患也罢,这些都可以慢慢解决,当真解决不了,至少一年半载不可能使景国灭亡。”

    定意的想法很深,他抓住了关键点。

    不怕事态严重,就怕事态恶化的时候,还有人继续搞事。

    这一刻,马车内,众人都显得沉默。

    过了良久,许云镜的声音响起,打破宁静。

    “唉,要是引得文钟异象之人,是我景国士子那该多好啊?”

    许云镜开口,提到刚才的异象。

    “恩,要真是景国士子,再配合我侄儿至尊突破,那还真有可能力挽狂澜。”

    顾耀祖也跟着点头,一位未来的至尊,一位未来的圣人,这两位足够了。

    “文钟十响?”

    顾轻舟有些好奇,他刚才在天机阁也看到一些关于儒家的论贴,只是没有仔细观看。

    毕竟帝王驾崩的热度太高了,事关太多人的利益。

    “对啊,顾兄,你刚才没听见吗?孔府圣钟自响十声,有人触及圣道,疑似开创新法,超越一切圣贤。”

    许云镜给出回答,让顾轻舟不由一愣。

    十响?触及圣道?开创新法?

    文钟自响顾轻舟不理解,可触及圣道和开创新法这两块,顾轻舟还是能理解的。

    他刚才顿悟的‘大学’,其实就是一种新法,儒家新术。

    也就是说,是不是自己引起文钟十响?

    从迹象表现,大概率是自己,只不过四海八荒天骄无数,顾轻舟还真不敢厚着脸皮觉得是自己。

    “大世之争,儒家先行打破僵局,只怕接下来的斗争会更加激烈,也不清楚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触及如此圣道,许某当真想见一见。”

    许云镜开口,对于这样的存在,自然心存好奇。

    “有一点很奇怪,引起这般的异象,却没有任何痕迹,到现在都不知道是谁引发如此异象。”

    “按理说天机阁早就有消息了,这个很古怪。”

    顾耀祖开口,产生疑惑。

    毕竟能让文钟十响,必然会有更恐怖的异象具体显化在一个人身上。

    只是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端是古怪。

    听到这话,顾轻舟基本可以确定,就是自己引起文钟十响了。

    没有显化出来,是因为‘圣道印记’,只要自己融合圣道印记,估计所谓的异象显化便能出现。

    “马上就要到云华府了,歇息一会,待会去府城走走。”

    掀开车帘,扫视一眼外面的景象,顾耀祖起身开口,让众人回去休息,准备在云华府落脚几天。

    随着众人离开后。

    顾轻舟长叹了口气,歇息一会后,再度打开天机阁,想看看一些情况。

    不出意外,儒家新圣和景盛帝驾崩的事情,居高不下,九成论贴不是讨论儒家新圣的事情,就是讨论景国未来。

    如此,数个时辰后,马车终于停了。

    抵达云华府。

    而与此同时。

    云华府,天云书院中。

    数百名儒生站在讲学堂周围,学堂之中,陈静安与一名中年儒生对坐,两人从诗词斗到经义,再到最后的思想。

    经过数个时辰的鏖战,最终陈静安以绝对优势,赢下这场‘文斗’。

    这还是因为文钟十响耽误了太长时间,否则无须三个时辰。

    “既胜负已分,还请先生遵守诺言,摘下书院匾额,时辰不早,晚辈还要连夜赶路,奔赴星翼府,告辞。”

    缓缓起身,陈静安没有多余一句废话,带着身后数十位琅琊士子,离开学院。

    众儒生目光复杂,望着陈静安,心中亦有怨气,可却不能发作。

    景盛帝驾崩,大景王朝气运败尽,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下,琅琊书院的士子还要上门挑战,这不是要逼死大景王朝吗?

    换做以往,文斗输了也就输了,可如此敏感之时,还来文斗,其心可诛。

    可不接受也没办法,不接文斗,就是一种示弱,影响更大。

    噗。

    随着陈静安走后,学堂内,中年儒生一口鲜血喷出,脸色瞬间苍白。

    这是才气反噬,文斗失败就是如此下场,而且这还算好的,要是死斗这种,才气惧毁,才叫恐怖。

    “速传书令。”

    “通知各大书院,避其文斗,他们是要亡我景国,灭我国种啊。”

    中年儒生颤抖双手,撑着一口气下达命令,旋即倒在地上,昏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