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96,我在娱乐圈混日子 » 第四十三章筹谋

第四十三章筹谋

    1996年的四川,此时的川渝尚未分家,四川是此时全国唯一一个人口过亿的省份。

    当年8年抗战,350万出川的川军伤亡64万多,战损占据了全军阵亡人数的的五分之一,为全国之最。也就是说,每阵亡五位将士,其中就有一位是川军。

    可谓无川不成军,村村埋忠骨,户户挂白绫,人人满热血,誓当灭寇还。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增强国力,政府鼓励多生孩子,所以70年代出生的孩子,很少有独生子女的。加之那时候晚上的人们没有什么消遣,又因为营养跟不上,患有夜盲症的人数不胜数,夫妻之间晚上除了“造小孩”好像就没什么活动了。

    而四川又因为处于群山之中,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就算是已经来到了90年代,四川一些偏远的山村连电都还没通。

    侯胜作为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六个弟弟妹妹,最小的一个弟弟才8岁。其母因为常年生育孩子,又因为营养跟不上,在生下最小弟弟的第2年就撒手人寰,作为家里的老大,又是最出息的一个,养育弟弟妹妹的千金重担就就落到了侯胜头上。

    所以牛建国才直接替侯胜做主般的开了口。

    “牛老大,你在上海给大老板做司机一个月给开多少钱啊?”

    崔广林好奇的问道。

    “5000,年底还给3万快的奖金。”

    牛建国回到。

    “嚯,这么多啊。你这一年顶一群“万元户”啊。”

    崔广林惊呼道。

    “我去了也能给这么多钱么?”

    侯胜忙问道,他可太需要钱了。自己大弟虽然结婚算是放解放一个,可还有3个弟弟需要自己操心。

    “以前我之所以没给你们打招呼,是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现在这不是有可能了么。现在老板和夫人离婚了,夫人肯定也需要一个随身的司机加保镖,咱们兄弟的能力大差不差,我给介绍下兴许就成了。”

    牛建国解释道。

    “她都被大老板蹬了,还能给我们也开那么高的工资?”

    侯胜失望道。

    “你懂个棒棒,离婚了人家夫人就没钱了?

    我告诉你们,就这几天他们的孩子,就是叫鹏飞的那个小孩,就帮夫人筹备了一家公司,一把投资了3000万。人家一个孩子都这么用钱,夫人会没钱?

    你想去人家还不一定能看上你们哪~

    你们都是退伍兵以为很能打么,咱们全国有一年都要退役多少兵,人家刚脱离部队,素质不比咱们强?”

    牛建国瞪眼说到。

    “呲~”

    “我的天,3000万,那得是多少钱~”

    牛建国的话顿时让两人目瞪口呆。

    “嘿嘿,牛老大,我收回我刚说的话,你看能不能帮我也说说。”

    崔广林笑嘻嘻的说到。

    “你不是不感兴趣么,做你的保安队长多好。”

    “别啊牛哥,你可是我亲哥啊,做个司机一月都能拿5000块的工资,我傻了才去玩命挣钱。”

    “别以为这钱是好拿的,人家老板们又不是傻子。你俩退役这几年身手没撂下吧?”

    “放心牛哥,就靠着这个吃饭哪。”

    崔广林马上道。

    “我也有天天锻炼,你们也知道,没点本事哪敢跑车啊。”

    侯胜也马上说到。

    “林子,你以为去上海是只为挣钱么?

    咱们拼命挣钱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孩子有个好前程。

    不怕告诉你们,李老板已经把我们一家的户口迁到了上海,以后我儿子女儿接受的是全国最好的教育,彻底的脱离了这片大山。”

    牛建国傲然的说到。

    “牛老大,你这老板对你太好了啊。

    我要是去了,他们能不能把我们一家的户口也迁过去啊?”

    崔广林羡慕的问道。

    “你以为人家老板开善堂的啊,能帮我把户口迁过去是我天天兢兢业业工作换来的。

    回头这事要是成了,你们去了也得认真对待这份工作才行,没事勤快点,有事你得真的上。不然人家凭什么对你好。”

    牛建国认真的叮嘱到。

    “那肯定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学会文武艺,卖于帝王家。想要荣华富贵,哪有不出力的。”

    侯胜认可的说到。

    “那行,既然你们愿意去,这几天我就跟鹏飞说说看。”

    “不是该请示他妈么?”

    “你懂什么,鹏飞还是年轻人,到时候你们两个好好在他前面露两手,还不把他镇的五迷三道的。只要鹏飞同意了,夫人一准同意。”

    牛建国笑道。

    “对呀,难怪牛哥你能在大上海都能混出名堂,牛哥你这脑子就是活泛。

    “大圣”,到时候咱哥俩给那小伙子来个徒手劈砖,背断木板,那还不妥妥的拿捏一个小年轻啊。”

    崔广林嘿嘿笑道。

    “那我明天就把砖头和木板给放我车里,随时都能用的上。”

    侯胜也赞同到。

    ““大圣”要是这事成了,这媒人能把你家门槛磨平了。”

    忽然崔广林打趣到。

    “你少扯淡,人家还不一定能看上咱们哪。我给你说,这几天你话痨的习惯收一收,没有哪个大老板喜欢话痨,而且....”

    ······

    “兰姨,飞哥,快看,大熊猫。”

    杜丽红惊呼到。

    此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一早赵桂兰、李鹏飞一行人已经参观过了武侯祠、蜀锦馆。除了赵桂兰对蜀锦大为喜欢,买了一大堆工艺品和旗袍外,李鹏飞四个年轻人都兴致缺缺。

    直到来到了位于成都北郊的大熊猫培育基地。

    不过,看着三人兴致勃勃的对着园子里的一只大熊猫指指点点,李鹏飞还是没什么兴趣。

    不是不喜欢熊猫,而是前世李鹏飞已经看够了,不但来看过真的,*音里天天都能刷到了各种憨态可掬的大小熊猫。

    1987年,为了加强对病饿大熊猫的救治管理,提高大熊猫繁育水平,CD市决定建立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并与成都动物园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1990年后,成都基地与成都动物园分成了两个独立的实体单位。而此时的大熊猫养殖基地也才8只熊猫。

    1992年,大熊猫博物馆对游客开放。

    现在是1996年,基地里对外展示的大熊猫也才2只,有只还躲在屋子里没出来。李鹏飞自然感觉没什么看头。

    “李公子,我告诉你哦,熊猫肉可香了。”

    忽然,一边站着的崔广林对李鹏飞小声说到。

    “你吃过大熊猫?”

    李鹏飞不可置信的问到。

    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你就是和大熊猫无伤打一架,你也会进去喝喝茶,更别说吃熊猫这种“非常刑”的事了。

    “小时候吃过,不过不是猎杀的,是我阿爸进山捡到的一只摔死的熊猫,那时候一年也见不了几次肉,我阿爸就偷偷把那只熊猫给分割了一点一点背了回去。

    不过现在可不行了,现在管的严,真要是被发现了,少不了要吃几年牢饭。”

    崔广林解释道。

    “哦,我还以为现在还能吃哪。”

    李鹏飞恍然道。

    “李公子,那边的院子里还有小熊猫,要不咱们去看看?”

    崔广林见李鹏飞对大熊猫不太感兴趣,又建议导。

    “小熊猫?”

    “不是大熊猫的小熊猫,是小熊猫,不一样物种的。小熊猫是黑眼圈大尾巴,棕红色的。”

    “噢噢,是那个小熊猫呀,走,咱们去看看。”

    李鹏飞果然来了兴趣。

    “飞哥,你干嘛去啊?”

    正看大熊猫的刘继刚问道。

    “那边有小熊猫,去看看吗?”

    “小熊猫,我也看看去。”

    ······

    “夫人,鹏飞,你们看接下来咱们怎么安排,是现在出发去峨眉山大酒店还是在成都再住一晚上?”

    从动物园出来,牛建国又上前征求意见。

    “鹏飞,你看哪?”

    赵桂兰问向了李鹏飞,这几天李鹏飞的种种表现,让赵桂兰仿佛把儿子当作了主心骨。

    “妈,要不咱们再住一晚上吧,昨晚夜市上还有好多小吃没尝过哪。人活着不就是吃吃喝喝么,现在咱们走了,再想吃到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李鹏飞笑道。

    “行,听你的,那咱们就再住一晚上。”

    赵桂兰爽快的答应下来。

    “建国哥,你老家是在夹江县城还是村上?”

    李鹏飞又问了牛建国。

    “我家在夹江县漹城乡下面的村子,我们乡往南是峨眉山,北边是三苏故里,东边有乐山大佛。”

    “呀,那倒是一个好地方啊。

    妈,要不咱们去建国哥的老家看看?

    反正咱们都是出来游玩的,去村里体验下农村的生活也不错。”

    李鹏飞又对赵桂兰说到。

    “鹏飞,我们村子穷,破破烂烂的没什么看的。”

    牛建国忙到。

    “没事,就是去看看,最多中午在哪吃顿饭,下午咱们就去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