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秦修真两千年 » 第160章注定的结局

第160章注定的结局

    “韩将军,你认为在用兵之道上,最关键的是什么?”南宫晔首先发问。

    韩信沉吟片刻,然后回答道:“我认为,一个好的将军首先要有全局的视野。

    不仅要看到战场上的情况,也要了解敌方的内政、民情和军事动态,只有全面了解,才能找到最佳的策略。”

    南宫晔点头赞同,他接着说:“我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认为,一个好的将军也需要懂得利用地形和资源,同时眼光也必须放得长远,比如审时度势和解析当下时局,然后做足充足的准备方可成就有备无患,制定出相应的应敌策略。”

    韩信点头赞同:“这是自然,此外,一个好的将军还要懂得激发士气。士兵是战争的关键,只有士气高昂,才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两人相视而笑,他们的话题继续深入。

    他们谈论着如何利用地形、如何管理士兵、如何判断敌情,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智慧和经验,这是他们多年征战的经验之谈。

    只不过韩信,身材高大,目光锐利如鹰,他以独特的战略眼光和坚韧的意志在战场上创造出无数奇迹。

    而南宫晔,尽显温文尔雅,风度翩翩,一双智慧的眼睛透露出深邃的光芒。

    他的才智和谋略,不过是漠北几年领兵打仗的经验高谈阔论罢了。

    府邸中,两人的谈论声不停歇...

    韩信首先开始:“我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每位士兵都是我们的力量,只有了解他们,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南宫晔点头赞同,他提出自己的看法:“不错,了解士兵是关键,但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敌人的弱点。有时候,攻其不备,攻其弱点,可以事半功倍。”

    韩信抚掌大笑:“好!你的观点与我不谋而合。不过,我还要补充一点,那就是对待士兵要赏罚分明,恩威并施,让他们明白,为何而战,为何而死。”

    他们的讨论越来越深入,话题从士兵的训练到战术的运用,从预测敌人的动向到制定出奇制胜的策略。

    两人在军事上的见解相互碰撞,激发出无数火花。

    最后,他们达成共识:用兵之道,不仅在于勇猛,更在于智谋。

    而真正的胜利,不在于斩获多少人头,而在于让敌人屈服于你的智慧和勇气之下。

    时间仿佛被刻意放慢了一般,二人沉浸在浓厚的谈论氛围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韩信兴致盎然地讲述着他的用兵之道,他的言语充满着激情和感染力,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美妙的意境之中。

    南宫晔则一边摆弄棋局,一边聆听他的讲述,间或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问题,与他进行深入的探讨。

    就在这时,突然传来了下人的传唤声:“老爷、公子,用膳时间到了。”

    这一声让两人恍然惊醒,原来已到了午间时分。

    “不曾想,你我二人交谈一番,竟已到到了午时,公子赏脸,一同用膳如何?”

    “我也没想到时间竟如白驹过隙一样流逝得这般快,既如此,那晔就却之不恭了。”

    能与兵仙同桌用膳,何乐而不为,南宫晔没有拒绝。

    二人相视一笑,感慨这愉快的时光过得如此之快。

    于是,二人站起身来,结束了这次深入的交谈,在下人上好食物后便一同用餐,期间无话。

    时过三刻,餐室中的热闹已经消退,只留下淡淡的余温。

    下人撤掉了桌上的残羹剩饭,新上的茶香与糕点的甜意交织在空气中。南宫晔静静品茗,看似无意地提起:“长安城的繁华真是令人目不暇接,不过,这繁华背后,也隐藏着不少危机呢。”

    韩信抬起眼眸,看着他。

    他们的视线在昏黄的光中交汇,仿佛在无声地较量着彼此的心思。

    南宫晔观察着韩信的反应,不动声色。

    韩信沉思片刻,目光深沉:“危机,总是伴随着繁荣而生。只是,有些人选择视而不见,有些人则选择迎难而上。”他

    语调沉稳,虽是低语,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南宫晔心中一震,他感觉到韩信的目光仿佛能直透他的内心。

    他笑了笑,换了个话题,但心中已经明白,韩信并非无知无觉的人。

    至少,他已经察觉到了这繁华背后的危机,而这也正是南宫晔所期待的。

    接下来的谈话在轻松愉快中进行,但南宫晔的内心却带着几分欣喜与期待。

    他期待着韩信能真正看清局势,面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大将军,你看当前的时局如何?”南宫晔问道,他的声音温和而谦逊。

    韩信沉思片刻,然后慢慢地放下手中的茶杯,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的远方,仿佛在审视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朝局安稳,可享太平盛世。”

    “怎么,在大将军眼中,是国泰民安的景象?”南宫晔追问道。

    或许,这繁花似锦的长安城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国泰民安的景象,可对于像韩信这种身居高位的人来说则是不同,繁华的景象下,裸露出的是锋利的杀机呐!

    韩信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莫非阁下有不同见解?”

    眼见韩信一定也没有理会自己的意思,南宫晔扯最露出一抹无奈的苦笑。

    韩信呐韩信,这就是你为何不得善终的原因呐!

    或许,这边是权利带来的蒙蔽之心吧,相较于韩信,萧何则就聪明得多了,在刘邦与匈奴议和期间,萧何便敏锐的察觉到了不对。

    可你韩信呢,虽有沙场点兵决胜千里之外的本事,却对这政治手段是一点也上心呀!

    南宫晔嘴角微扬,心中暗自冷笑。

    “这大汉江山,或许在寻常百姓眼中是一番国泰民安,可大将军身为汉军统帅,一点也不明白为何这次讨伐匈奴,汉王放着你这位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将军不用,而是选择御驾亲征吗?”南宫晔开口说道,声音深沉且带着一丝戏谑。

    韩信一愣,随即恭敬地回答:“许是汉王让信固守封地,保汉中无疑。”

    南宫晔轻轻笑了笑,他缓缓说道:“那为何如今召集诸侯深居长安城,不放诸侯回掌管封地呢?”

    见韩信如此愚忠,一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南宫晔顿时失望透顶。

    原本他以为,以韩信的智慧,即便不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但最起码的疑惑之心依旧留存。

    可一番交谈下来,南宫晔发现韩信之能,也就仅仅军事才能罢了。

    韩信心中一紧,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

    他垂首道:韩信意味深长地看了南宫晔一眼,然后缓缓站起身来,走到窗边。

    窗外,夕阳如山水画洒在庭院中,一片宁静。

    他轻声说道:“汉王用意,信不敢妄自菲薄自加品论。”

    闻言,南宫晔心头一震,知道再多说无用。

    此时韩信的眼神坚定而澄清,仿佛一切未来的困难都无法动摇他的决心。

    夜风徐徐,南宫晔的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会怀念这个难忘的一天的,也会记得这个男人。

    于是,南宫晔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地站起身来。

    南宫晔看着韩信,眼中充满了敬仰与感激。

    然后,他微微一礼,开口说道:“韩将军,今日多有叨扰,就此别过,望将军珍重。”

    韩信听到这话,抬起头来看向南宫晔。

    他不明白,为何会从南宫晔的语气中提出了惜别之意。

    两人的目光在夕阳下交汇,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什么。

    韩信有心问出心中疑惑,但想了想了后又选择了沉默,只能回礼道:“慢走,不送。”

    南宫晔转身离去,他知道,即使说得再明白,他依旧改变不了结局。

    这个男人,会像当初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嬴政命陨西山一般,一颗闪亮的明星将在不久后陨落长安。

    临别前,南宫晔转身看向韩信,说道:“韩信,你可曾想过,若是在军中,你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可若是在这长安城,你不过是一个喊我那个册封的淮阴侯,其中种种,希望你能好自为之。”

    言罢,南宫晔转身离去。

    今日一见韩信,南宫晔大为失望,军事上,或许韩信无人能比,可一旦离开战场,韩信的才能便无计可施。

    究其一生,韩信此人果真如古籍记载一般,韩信自负也瞧不上任何人,就这样的性格,能不被汉王猜忌和忌惮吗?

    离开了韩信的府邸,南宫晔步入了鹅毛大雪中。

    他抬头望向天空,看着那纷飞的雪花像是天地间的精灵,纷纷扬扬地落下。

    街灯昏黄的光线在雪地上投下了一片片斑驳,给这冰冷的冬夜带来了一丝暖意。

    寒风呼啸,卷起一片片雪花,形成了一阵雪雾,模糊了南宫晔的视线。他深深地吸了一口冷空气,胸膛中仿佛充满了清冷的活力,让他精神一振。

    那冰冷的雪花落在他的脸上,瞬间融化,化作一颗颗水珠,滑落在他冰冷的脸颊上,增添了一丝寒意。

    回到酒楼,南宫晔身上的雪花在温暖的空气中迅速融化,湿润了他衣襟。灯火辉煌的酒楼内,嘈杂的人声、杯盏的碰撞声、还有那浓郁的酒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熟悉而亲切的气氛。

    他找了个空位坐下,对着窗外的飞雪独酌。

    一杯烈酒下喉,暖意在胸中扩散。

    他看着窗外的飘雪,心中却如同那雪花一般,充满了深深的寂静和期待。韩信的府邸已经给了他很多,但更多的事情还在等待他去发现、去挖掘。这场大雪仿佛是命运的暗示,让他更加坚定了前行的决心。

    雪还在下,酒还在喝,南宫晔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命运的再次到来。在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他的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仿佛在黑夜中照亮了一条前行的道路。

    其实南宫晔也不想想,他拿着萧何的书信在韩信府中与韩信谈论政事,韩信能完全信任一个陌生人?

    就算韩信有预感或者心中有猜忌之心,他也定然是不会与南宫晔一个陌生人袒露心声的。

    因此,怪只怪南宫晔与韩信相识甚晚而已,并不能怪韩信不予南宫晔明说其中缘由。

    毕竟,一个实打实的大将军头衔统领大军,而一个是莫须有的淮阴侯虚名,任谁都知道该如何抉择。

    但如今汉王已经稳固江山,即使是他们这些诸侯又能如何?

    这些,都是南宫晔欠考虑的。

    在汉王的统治下,即使有心也是无力,在这长安城中,即使权利如萧何,也不过区区百十府兵而已,能掀起什么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