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九月流星辰 » 第2章:白若琳身入神殿,刘玉林拜访故友。

第2章:白若琳身入神殿,刘玉林拜访故友。

    每个人在面对人生中很重要的选择的时候可能都会有所犹疑,很多的因素会影响到我们的选择。比如亲情、友情、爱情、金钱、名誉、权力等等。在面对选择时,每个人最终的选择真的可以让自己觉得问心无愧吗?等到多年以后,你会站在湖边、窗前、又或者是山间做出怎么样的感慨呢?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若琳就没有离开过白色的神殿太远,就算她需要偶尔远行一下,可只要她停下脚步回头找寻,她总能在远方看到神殿白色的尖顶,这个颜色能让她觉得十分安心、踏实。是的,那神殿里居住的就是自己的家人了。只要是能和他们在一起,若琳总能感到一阵轻松。只要自己身在神殿里,那么不管外面有怎样的风雨闪电,若琳的内心总是可以无比安定,她什么都不会怕。

    十二年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她就这样每天散散步、追追松鼠、射射兔子什么的。这个时候的若琳躺在大树上悠闲地睡着午觉,她觉得没有什么能够比现在的生活更加惬意的了。但是这一天她终于遇到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大问题:她可能的离开这里了。

    若琳所在的神殿属于周人的京畿之地。自从明帝将都城迁到安平郡的首府安平邑并将其改为帝都以后,神殿就在帝都的东部不远处的五君山上找了一块土地建造了这座白色的神圣建筑。作为国家重要的祭天单位,神庙一直负责为整个国家祈求风雨,为出征的军队占卜吉凶。神殿虽然无比神圣,但是也从来不拒贫民百姓,在没有国家需要的祭祀活动的时候,神殿也会对平民开放允许百姓在外殿祈福,但是神殿的内殿还是不对外开放的。

    国家又过了三代君王,一直到郑王反叛兵围安东郡,并且郑军在饮马泽大败前来平叛的王师。宁帝急火攻心之下一病不起,不到半月就撒手人寰。太子李清泽继位成为新君,赫赫有名的武烈帝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据传说面对郑王咄咄逼人的攻势,新皇进入神殿占卜祭天,得到了天启:

    “王师将横扫天下,叛军必然败北。”

    新皇在帝都整顿军队,在众人面前公布了天启的内容,并且直言王师必胜。于是五千周军在一个雨夜奔袭三川郡,击杀了郑军大将郭槐安并焚毁了郑军大半的军粮。在一个月以后,武烈帝带领军队又在雾狼谷再次大败叛军,并且一直追击到大梁城外击,将郑王射落马下。随后又将郑王一家全部杀死。自此以后皇室声势大振,李清泽又用了二十年时间先后打败了所有敢于挑衅皇威的诸侯,他极大的扩大了国家中央的直辖领地并将天下诸侯重新捏在了自己手中。

    自此四百余年,国家再没有出现大的动乱,神殿的威望也随着皇室威望的提升而达到了顶点。有人说如果当初论功行赏也算上神殿的话,那神殿那一次降下的神启应该也算是头功了。如果这么计算的话那神殿理应获得大量封赏才对。可是神殿却没有领受任何土地封赏,对于皇帝金钱的赏赐除了修补房屋和一些日常用度,剩下的钱全部又奉还皇帝用作军资。时至今日神殿除了用作平民百姓节庆祭祀的前殿有所扩建之外其他地方规模不变,整个神殿所有神职人员和神殿护卫,加起来也不过四百余人。神殿和皇室的微妙关系就这样一直悄悄保持着一种默契,神殿不找事,皇室也尊崇神殿的地位。

    若琳是作为一个孤儿来到神殿的。在先皇十五年时冀州遭遇水灾,在那一场水灾中若琳失去了一切。后来的她回忆起当年那些日子,她只能记起她每天都是呆呆地站在一个小土坡上看着远处的群山,她一直不说话,也没有哭。直到有一天一只温暖的右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在她回头看时,那张温柔的脸第一次出现在自己的面前,然后那个人柔声问她:

    “你在看什么呀?”

    “不……不知道。”

    “你叫什么名字?”

    “若……若琳”

    若琳怯生生的答道。再后面的事若琳能记得起来的只有一片黑暗了。等她再醒来时,若琳看到的是一间小屋。这屋里面有一扇窗户、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还有一个柜子。这些都是很简单的陈设,但是在若琳的眼里这些东西都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别人家里的东西。就在她抚摸着窗外照进来的温暖阳光时,她感到了更多的疑惑:

    “我……怎么会在这里?我可以这里吗?”

    可惜没有人能告诉她答案,若琳觉得自己的头有些痛,她轻轻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然后继续努力回忆着过去,可惜到了最后她得到的只有一片空白。

    “我是谁?这是哪里?”

    正在若琳胡思乱想的时候,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那个温柔的女人走了进来。她走到床前轻轻摸了摸若琳的额头问道:

    “你醒了?”

    若琳点点头。她记起了这个人,那一天她就那么出现在那里然后拍了拍自己的肩膀,她真的好温柔啊。除此之外她真的不知道这个女人的任何信息。她努力想要给这个女人一个微笑,但是她又很害怕她会嫌弃自己,她不想让这样,可是又不知自己该要说些什么才能让这个女人对自己不嫌弃。于是她只能呆呆地看着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个女人没有说什么让若琳害怕的话,她只是微笑着看着若琳说道:

    “孩子,你烧了七天,这些天每天只能给你喂些流食,所以你身体很虚弱,不要乱动。”

    若琳小一只流浪猫一样听话地点点头。

    “这个人我看见她就好舒服,好安心啊。我能不能留下来啊。”

    若琳这样幻想着,没想到她的梦想成真了。住在这里几天以后若琳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原来救自己回来的是这里的大祭司,这里的名字叫神殿。在这里的生活很简单,大部分人都在自食其力,没有什么锦衣玉食,但是日常饮食,粗茶淡饭却又能保证人们想要的简单又温饱的生活。

    若琳太喜欢这里的生活了,她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立志成为一名神殿的祭祀,这样她就可以永远留在这里了。她知道在神殿这里所有被收养的孤儿只要年满十六岁,就可以申请成为神殿的神职人员,再经过五年的学习并通过了神职考试以后,若琳就可以成为一名小祭祀了。怀抱着这个梦想若琳就这么无忧无虑的活到了十五岁。

    这一年是后世所说的明帝天启元年,新帝向天下发出了强国令,凡是年满十二周岁的不满十八周岁的孩子,可以自主到当官署报到,经地方政府转送到帝都,会有专门人负责挑选,如果达到了选拔标准,那么以后的日子这些孩子将由国家负责培养。如果没有选上,也没有关系,国家也会将孩子送回,并且这个孩子的家人可以得到一枚金币外加免半年的赋税。此政令一出,全国各地的年轻孩子都被各级政府送到帝都。这一次神殿也被要求送三十个孩子进入帝都,神殿虽然一共有五十多个孩子,但是满足条件的不过十五人。因此若琳也被记在了名单上,这十五个人全都被要求送到帝都去学习。

    若琳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在心里是拒绝的,她不想离开神殿,更不想离开大祭司。这让她有些不开心,在心里不时闪过刚才长渊、长风劝慰自己的话,可是劝来劝去自己还是要被送到帝都去。一想到这里若琳就气的用力跺了跺脚,她心想:

    “那帝都什么的怎么可能比神殿还好呢!帝都里会有大树吗?帝都会有这清水河吗?帝都里面有可以追着跑的松鼠吗?帝都哪里有这么多的可以打来吃的野兔吗?”

    若琳正在自顾自的生气着,此时的神殿内却来了一位客人。

    “大祭司您等的人到了。”

    身穿白色长袍的大祭司坐在后殿的神龛前一阵洁白的神圣之光笼罩在她的身旁,此刻的她正在静心观想,在她停止观想之后便摆了摆手示意侍从将客人带进来。不多时,那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大祭司不出所料地微微一笑:

    “皇帝果然派了你过来,很久不见了老朋友。”

    “当然是我来。你想想除了我之外还能有谁可以来呢?哈哈哈,大祭司好久不见啊。”

    这两位很久不见的老朋友在对视了一眼之后,拥抱在彼此的微笑中。大祭司难得的有些激动,她身上难得的没有了往日的神圣之气,在今天这个时候,她难得的更像一个普通人了。大祭司招呼着这位老朋友坐在自己旁边,她右手一晃就拿出了一个白色的玉瓶在朋友面前摇了摇。她的眉毛冲着客人微微跳动着,随后微笑着等待着她想要听到的答案。那位朋友看了看那个白色的瓶子,两根手指捏着胡须,故意停顿了一下,才假装一本正经地说道:

    “你身为大祭司,居然喝酒,啧啧啧,你说我要是说出去,会有多少百姓和信徒失望啊,唉,而且还是我最爱喝的枣花酿。我果然是个好男人啊,这么久了大祭司还能记得我好这一口,让你记了我这么久,哎呀,我都被你感动的要以身相许了白薇薇。”

    白薇薇正是大祭司本来的名字,听到了她自己想要的答案,大祭司很高兴但是她还是被这位朋友的“污言秽语”气的抬手要打人。

    “别别别,大祭司,打是亲骂是爱,实在不行拿脚踹,你这样对我的话,我会很为难的。”

    “哼。”

    大祭司装作生气地扭过头去,他将小玉瓶也收了起来,不再搭理身边的这张臭嘴。

    “哎呀呀,你看小薇薇,你别生气啊,生气显老。老了就不好看了啊。”

    “刘玉林,你快去死吧!”

    听到了自己最不想听到的那个字,大祭司怒气冲冲地抬手又要打。

    刘玉林嘿嘿一笑,灵巧的躲避着大祭司的手掌,又笑道:

    “嘿嘿,大祭司这死字真言可不要随便说呀,我这还有秘密使命呢,你这一下真言咒,我都不敢去北边了。”

    “北边?你去那里做什么?”

    大祭司有些疑惑,急忙停手有些关切地问道。

    刘玉林嘿嘿一笑道:

    “你把枣花酿给我喝点我就告诉你。”

    大祭司将小玉瓶放在桌上推给他,装作生气地说道:

    “那就麻烦大人赶紧说吧,别再东拉西扯啦。”

    刘玉林拿起瓶子,轻轻拔掉瓶塞用鼻子轻轻嗅了嗅,那种枣花的香味让他一脸享受,随后刘玉林一仰脖将一大口酒喝进肚里。他仔细感受着枣花酿在嘴里轻柔的滑动着然后经过喉咙落进肚里。

    “啊,这熟悉的感觉啊。”

    刘玉林突然觉得这种感觉好像将他的记忆拉回到多年以前,就在自己的面前,好像有人正在向他伸手,在那个人的嘴里好像说着什么,可是他根本听不清楚,在自己面前的还是那张模糊的笑脸,那张脸如此靠近自己,就好像自己伸手就可以触摸到一样。他想要看清楚她是不是那个自己常年挂念的人。只可惜就和以前一样,当他他努力伸手触碰那个人的时候,一切都化作了流沙在他面前散去,他沉默了好一会,才低声道:

    “你的酒还是那样让人多愁善感啊。真是,好酒啊。”

    言罢,他仰头再饮了一口,回忆的流沙再次再自己的面前组成了那副模糊不清的画卷,那张笑脸依旧是那样无法看清。这一次刘玉林没有再试图去触碰什么,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模糊不清的画面默默的摸着自己的胡子。这一次的画面果然比上次持续的时间更久了一些。

    “你又看到他们了?”

    白薇薇打断了他的回忆,刘玉林迅速从回忆中回到现实来,一时间竟有些失落。他默默点了点头。

    “我也经常……”

    白薇薇看了看失落的朋友,默默咽下了自己没说完的话,她调整了一下情绪,说道:

    “我们还是说正事吧。”

    “嗯嗯。”

    刘玉林清了清嗓子,从怀中掏出一个卷轴,递给大祭司。大祭司刚想要打开,刘玉林按住了她的手低声道:

    “这是皇帝陛下的敕令。你要慎重。”

    大祭祀微微一笑,显然没有把皇帝陛下的敕令当一回事。

    “小林子,按你以前的性格,我应该这么回复你,就算是皇帝下的敕令又能怎么样呢?我们这个神殿,一共才几个人,也没有什么钱财,也就会举举香,念念不疼不痒的法咒,皇帝陛下打算对我们这些跳大神的做什么呢?”

    白薇薇打开卷轴细细看了一遍皱眉道:

    “倒不是我小气不肯把孩子们送过去,只是这些孩子连钱怎么用恐怕都不会,而且神殿清苦,这些孩子体质也一般,他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冲锋陷阵的材料,至于读书……”

    “大祭司!”

    一个气呼呼的声音打断了白薇薇的话。白薇薇知道是那个孩子来了,于是她微微一笑对刘玉林说了声抱歉便起身走到门口,她才推开门就看见外面站着一个低着头,看起来气呼呼地孩子。大祭司笑着抱住这个气呼呼地孩子,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小脑袋柔声道:

    “你这头小兽,怎么了这是?生这么大气。”

    不说还好,大祭司这一开口,这头小兽像是更不开心了一样,嘤嘤地哭了起来。她一边哭一边哽咽道:

    “大祭司,长渊哥哥欺负我,长风哥哥还说要把我送到什么大城市里去,不让我回来。”

    说到这里她感觉更委屈了,于是放声大哭起来。大祭司并不言语,她只是继续保持着微笑并用右手轻轻拂过小兽的脑袋,帮她把头发整理好。这样过了好一会她才止住小家伙的哭声。大祭司手一挥,手里就拿出了一颗红色的果子,她轻轻一推就将果子塞进小兽的嘴里。那果子融化以后带来的丝丝香甜终于让这个孩子脸上有了一些笑容。大祭司蹲下身,用自己的手帕将小兽脸上擦拭干净然后继续说道:

    “你这小兽,谁说要把你送过去的,而且就算是去大城市也是你们一起去,我不会让你单独去的,放心吧你这小家伙,总是这么让人不省心。”

    “是真的吗,大祭司。”

    白薇薇看着孩子那双清澈的双眼,心里突然有些触动,这让她想起了当年那个人,她也有这样一双清澈的眼眸。就在这一刻她感觉到自己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好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捏了一下,她的眼眶有些湿润,当年那个人也这样问过自己。只是自己当年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能给出肯定的答案。这个遗憾一直留到了今天。只是这一次她可以无比坚定的回答道:

    “是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