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周海妹在原始社会 » 摇把系统做好了

摇把系统做好了

    周海妹足够聪明,可惜没有经过机器设计方面的专业培训。她能做到的就是用摇把给机床提供动力,但事实已经证明,单人摇把是不行的,动力不够,要让多个人一起推动摇把才行。

    从结构上讲,风扇上用的那种单人摇把是直接接到转轴上的,在多人摇把系统中,这种简单的设计是不行的,得加入不少齿轮,传送带,还有链条,好复杂的样子。

    周海妹写写画画了一下午,感觉头晕脑胀。

    “不做了,不做了。”

    现在要解决的事情一大堆,先把一些简单的事情处理完。

    正好,眼下就有狗绳的问题等待解决。作为一个在北都养了十几年狗的资深爱狗人士,周海妹对狗绳很熟悉。现代社会用卡扣解决绳结的问题,卡扣是一个很精妙的金属部件,一般人是做不出来的。但是没奈何,这个她熟。

    又是一夜忙碌,青铜铸造的金属卡扣被做出来了。

    把小黑叫过来,‘咔哒’一声安上狗绳,‘咔哒’一声卸下狗绳,十分方便。

    日晷上的影子渐渐指向中央,又到了一天的中午,昨天的约定就是在第二天的中午回去。

    虽然摇把系统还没有设计出来,但是窝在狼巢里对这件事毫无帮助。在机器设计方面,周海妹是一个非专业人士,所以对她来说,设计出一套合格的摇把系统需要的不仅是努力和时间,还有灵感,许多部件需要她发明,并不是单纯的记忆库中寻找能用的知识。这样,继续留在狼巢对于灵感的产生毫无帮助,于是周海妹带着小黑去往伐木现场。

    来的时间不早不晚,路刚被打通,篝火已经被点燃,兽肉还没有被烤熟。

    周海妹和她们一起围着篝火闲话家常。

    这个氏族果然是黄豆族,一样穷困潦倒饥寒交迫。黄豆族之所以叫黄豆族,是因为她们的地界上真的有黄豆。不过她们从来不吃,现在还处在原始社会的母系社会时期,用火来取暖都不是常态,更不要说用来烹饪食物了。人们现在吃的都是生食,生豆子有豆腥味儿,还有毒。周海妹是抱着传播生活技能的目的来到各个氏族的,锅碗瓢盆当然带了不少,架起炒锅,给她们炒了一锅黄豆。

    黄豆族的人这才发现自古以来生长在她们周围的黄豆居然这么美味,早知道就没有必要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了。

    但在没有火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无意义的假设。

    总之,是火神娘娘给她们带来了美味的黄豆。她们黄豆族最讲义气,会永远把这份恩情记在心中。

    周海妹并不缺这种作物,由于没有盐,小麦还在屯着呢。黄豆算是丰富一下粮食种类吧。

    最后在黄豆族发表了一篇激情洋溢的演讲,留下山岩岩、兰草还有夏藤藤,周海妹再去开辟下一条路。

    接下来的生活很规律,周海妹规划好线路,就留人砍树,路被打通之后,她就去发表一通高大上的演讲,再留下一些人传授生活技能,自己回狼巢搞科研,约定的时间一到,又开始新的循环。

    一个月转瞬即逝,规律的生活终于使虚荣心爆棚的山岩岩感到了厌烦,她不干了,肉也不吃了,回到山岩族躺在草堆上睡觉,怎么叫也不起来了。

    正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她想走就让她走吧。

    山岩岩是工地上的话事人,这是一个有肉吃的工作,各大族长早就眼红了,于是伐木现场那里换了一个新的话事人。

    周海妹却很享受这种枯燥的生活,这是她一辈子都没有过的经历,从小到大从大到老,她都在努力奋斗,过着不奋斗就没有明天的生活。现在的枯燥生活一切都按部就班井井有条,早上起来,就知道晚上会做什么,今天就知道明天会怎么样。

    有些人希望生活中有点小意外,而周海妹一辈子都生活在意外中。也许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才能真正的享受宁静。

    这不,在宁静的生活中,她的灵感是一个接一个,一个月后,居然把那个多齿轮、多传送带、多链条的多人摇把系统发明出来了。

    是发明,而不是设计,因为许多精妙的结构,她是没见识过的,全凭自己的想象得出,和那些专业知识一不一样不知道,如果一样,一定是英雄所见略同。

    之后的工作就是铸造安装,周海妹心灵手巧,在动手这方面特别擅长。

    首先到伐木工地那里,给施工人员放了一个长假,让她们随便大吃大喝。对于周海妹的这个安排,众人举双手双脚赞同,齐声赞美火神娘娘高贵美丽仁慈善良。

    她自己则回狼巢为摇把系统做最后冲刺。

    一个星期,整整一个星期,在这一个星期之内,周海妹不知挥洒了汗水,整套摇把系统终于做好了。

    安装调试,一次成功,看着一根圆木被切割成了木板,周海妹激动的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