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周海妹在原始社会 » 盖房子

盖房子

    床铺做好之后,接下来的当然是桌椅板凳。

    话说,古人,,,现在说古人有点奇怪,其实从现在算起,那些古人比自己起码年轻了一万岁。

    算了,就是华国的那些年轻古人把这些桌子板凳叫做胡床胡凳,周海妹却很喜欢胡床胡凳,坐在上面身体舒展了不少。

    她还给自己做了一副躺椅,凉棚风扇配躺椅,这才叫生活!

    看着栅栏里的广场,周海妹寻思着:‘要是能在这片空地上建一栋大房子,就是一栋十全十美的山间别墅了。”

    狼巢洞穴中的居民人数越来越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肯定是不够住的。河溪族时的那种简单的木房子是不够大的,周海妹盖一栋大房子,把所有的人都接出洞穴一起住。

    她在广场上来回踱步,反复测量比较,建一栋好一点的房子需要考虑很多因素。

    这涉及到砖瓦石料的准备,场地的准备,木料的准备,还有各种木工活、泥瓦工的活,听说还有梁柱的力学分析,很复杂的样子。周海妹目前只会搭建凉棚一类的东西,要建一栋真正房子,麻烦着呢!

    她想起自己以前在北都的时候认识过一个建筑师,他应该了解怎么盖房子。可惜,自己和他之间没什么共同语言,拿比较高大上的话说,就是:不能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

    其实,事情一开始也不是这个样子的。刚见面的时候大家聊的还挺投机,他说他是自己的粉丝,还当过大学老师。周海妹没上过大学,很羡慕那些有文化的人,能和这样的人聊天总是能令人心情愉悦。

    周海妹是混演艺圈的,演艺圈里真真假假,你不能相信,没准就是假消息,也不能把那里的话不当成回事,说不定就是真的。和这些人相处的感觉就是心累。她早就想找一个圈外的人,起码心思能简单一些。

    可是事情从他向自己求婚开始就变了。一开始自周海妹只是把建筑师当一个普通朋友来处的,如果作为结婚对象,事情就不同了。作为普通朋友,随便聊聊,只要说得高兴就行。但是作为结婚对象,有些事情就要谈的多一些了。

    比如说他是怎么离开大学的。

    在北都生活了几年后,周海妹对于内地的情况有了很多了解。大学的工作可能没有私营个体赚钱多,但是社会地位可是相当高。在一个官本位的社会里,大学老师的地位直追县团级官员。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离开大学的教师岗位的。

    再就是,他说自己传统,周海妹不明白一个传统的人,家庭条件还挺好,长得也不错,他是怎么做到到30岁还不结婚的。

    这并不是说结过婚就不对,她结过婚,还号称全港情人,没有资格指责别人是否成婚。但有些事情要说清楚,要不然,哪天突然冒出来一个前妻带着孩子来闹事,你怎么办?还有许多利益纠葛,结了婚就要安心过日子,她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可是这些话可能涉及到个人隐私,不便明说。其实依她的脾气就直接问了,但是身边的人总是说自己不注意别人的感受。刘小华说过自己喜欢怼人,外出拍戏的时候,爸爸还专门打电话过来叮嘱自己不要打人。

    她感觉自己这人性格挺好,但是经常被人关心,搞得自己都有点不自信了。

    于是她就努力改变自己,说话的时候努力过一遍脑子。

    她不方便问,建筑师也不说。

    思维总是连贯的,过去的事,这不能讲那不能讲,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自己没什么好说的,她就发觉建筑师也没什么话了,原来一直以来都是自己在夸夸其谈。

    她也想过,可能是自己的名声给了他太大的压力,于是就在一些公开采访时承认这个男友,也就是变相确定他的身份。不要担心自己看不上他。

    这种方法确是有了一点效果,建筑师说话是大胆了一点。可内容却是说什么让自己退圈,要退圈她为什么不在90年退圈,为什么不在港岛退圈,为什么专门千里迢迢跑到北都来退圈。这话说的让她没法接,只能报以微笑。

    “看来不光是我别人说话喜欢不过脑子,只不过别人喜欢那些放大镜来看自己。”

    这个话题也谈不下去,就只好继续闷闷的。

    内地很流行迅哥的文章,有句话她很喜欢:沉默啊沉默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灭亡。

    就是这样,最后不了了之。

    也可能从一开始认识的方式就不吉利,注定了这段感情不会有一个好结果。

    要知道,自己到了37,也只是因为拍戏需要才到夜店体验一下生活,建筑师却要到夜店认识女生。当时谈得挺高兴,事后总有些不爽。自己的家庭虽然没给自己什么才艺,但也是个正经家庭,父母都信佛,虽然自己不信,但也足够循规蹈矩。

    想了这些,只是触景生情。

    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栋房子必须建,还必须由自己来建。我周海妹要做的事,一定能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