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上古昆仑经 » 第2章 双生阴阳鱼(二)

第2章 双生阴阳鱼(二)

    由于事情发生的突然,所以我们也没来得及收拾什么东西,就即刻乘车,马不停蹄的赶到阳城,因为报告说刚刚发现的夏启的陵墓就在阳城。跟我们一起来的,还有国家文物保护部门的负责人。

    “我原以为夏朝只是一个传说,因为截至目前,还没有任何考古证据能够完整的证实它的存在。”唐心从吉普车上下来后,震惊的看着眼前的大型考古发掘现场对秦风说到。

    “自从光绪二十五年王懿荣老先生在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然后到1928年安阳殷墟的发掘出世,这直接证实了殷商的存在,也因此肯定了《史记·殷本纪》中对殷商存在的记载。”秦风看着唐心说到,“于是,十年前,我国考古界又提出了对《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文化和夏遗址进行探索的课题。”

    我们在一名考古发掘队员的引领下,沿着眼前这处大型夯土基址发掘现场一直往前走。一路所见,此处基址台基坐北朝南,总面积足足超过五千多平方米,由至少三进院落及东围墙和东庑组成。

    国家文物保护部门负责人对我们介绍,这处基址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院落大型宫室建筑遗址。我们沿着基址又走了大约五百多米以后,在这座宫室建筑群以北地段看见了一处巨型坑,此坑深七八米,总面积约一千多平方米。

    此时,那名考古队员就跟国家文物保护部门负责人汇报到:“王局长,就是这里。今天早上,队员们在此处进行挖掘时,突然挖到了一道石门。我们不敢耽搁,做好现场保护后就马上汇报局里了。”

    “好,你先去忙吧。”王局长对那名考古队员说到。等那名考古队员走后,王局长转身看着秦风征求道:“您看?”

    “走吧,我们先下去看看。”秦风看了我一眼,然后对王局长说到。

    于是,我们踏着一道道挖掘出的黄土台阶,慢慢的来到大坑底部。只见在大坑底部正前方,干黄色的土墙中央赫然有一道两米多高的古朴石门。这道石门比之前我们在泰山脚下发现的那道石门要低矮许多,石门上也没有任何图像雕刻,只是在上面刻着一些极其古老的符号。

    “这是陶文!”秦风对我介绍到,“你知道这上面刻着什么吗?”

    我看着秦风摇了摇头,没有说话,因为我根本看不懂这些符号,没想到这竟然也是一种文字。“陶文,是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一种文字,目前在我国大汶口、高邮和半坡都有发现。”秦风看着我的眼睛,继续对我说到,“这上面刻着:帝夏启王,行天之罚!”

    “帝夏启王,行天之罚!这么说,这真的是启的陵墓?!”唐心惊叫到。

    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夏启在位三十九年,七十八岁驾崩。启在父亲大禹死后,取代伯益继位夏后。之后,又通过甘之战击败有扈氏,彻底消除了华夏族内部的反对势力,实现了天下咸朝。

    书中记载,夏启一生四处征战,最终病死后葬于安邑。可是,自古至今,却从没有人发现他以及后世夏王的陵墓。所以,关于夏朝的存在也就只能存在于史书之中,而没有任何的考古遗迹来佐证。

    “我们在这里发掘了将近十年,几乎可以肯定这是一处远早于殷商的都城遗址。”王局长在旁边介绍到。

    “唐心,打开这道石门,一切都会真相大白。”秦风认真的看着唐心说到。

    “王局长,让人打开这道石门。”秦风转头对王局长安排到。“好,我这就去安排。”王局长说完,转身就走了上去。

    “根据史书记载,大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又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也被看作是我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王局长走后,秦风缓缓对我们说到,“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夏启才是夏朝的第一任王。传说,大禹和夏启都是黄帝的后代。”

    我们安静的站在石门旁边,听着秦风缓缓道来,仿佛看到了那时那刻的场景,那些古老的记忆和流传,随着中华民族源源不断的历史长河融进每一个华夏子孙的血液。

    “工匠到了。”过了一会儿,只见王局长急匆匆的从上面跑了下来。“您看,这石门如何打开?”来到近前,他满脸疑惑的看着秦风询问到。

    “如果这真是夏启的陵墓,那么这石门就很容易开了。”秦风看着王局长缓缓说到,“夏朝是在原始社会制度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王朝,就连国号也是以前部落的名字。那时,还没有什么封门石、断龙石之类的机关,所以,直接开就行。”

    那位王局长听秦风说完,惊讶的合不拢嘴巴。他半信半疑的朝后面的工人挥了挥手,接着就有三个工人来到石门面前,三个人并排着站在石门前,然后用力的将石门往里面推去。

    只听轰隆一声,石门果真被推开了一道缝隙,石门上面的黄土簌簌的落了下来,弄的那三个工人灰头土脸。见此情形,众人大喜。那三人顾不得去弹落身上的尘土,闭着眼睛用力往后推,待到石门完全被推到两边,一条黑暗的墓道出现了!

    墓道之后,会是什么呢?是沉睡了几千年之久的夏启吗?是被史学家苦苦追寻了几个世纪的夏王朝吗?此时,所有人的内心都是无比的激动。如果这真的是夏启的陵墓,那么这就会成为夏朝存在的实证!

    众人在墓门口等了半天,然后戴上探照灯,又点起两支火把,在秦风的带领下小心的沿着墓道往里走去。

    墓道里面极为宽阔,整座陵墓几乎全部用汉白玉修建而成。大约一刻钟以后,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间墓室,一副庞大的棺椁安静的躺在里面,而这副棺椁四周还有十多个略小的棺椁。所有棺椁也全部为汉白玉制成,晶莹剔透,朴实无华。除此之外,墓室里面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异兽石像和图腾,上面都镶嵌着大块的绿松宝石。

    秦风带头来到那副庞大的棺椁面前,只见这副棺椁上满是雕刻。我借着探照灯的灯光,仔细的看着这些雕刻,发现这里面既有征战的场面,也有好像宴会一样的场景。

    “钧台之享!”只听秦风看完这些雕刻后,吃惊的对众人叫到。“什么意思啊?秦大哥。”唐心不解的问道。

    “史书记载,夏启不仅勇于征战,而且能歌善舞,常常举行歌舞盛宴以告慰天帝,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钧台,史称钧台之享。”秦风长呼一口气,兀自激动的对众人说到,“《山海经》也记载,启在舞蹈时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甚至还有文献传说,启曾经上天求乐舞。”

    “而你们看,这里雕刻的这幅画面,”秦风接着指着棺椁后面的一副雕刻说到,“这里面就描述了启上天取乐舞的情景。”

    听秦风说完,我急忙来到棺椁后面,只见上面雕刻着一个男人正凌空走在一道悬崖上空,他双手捧着一颗圆形的珠子,缓缓的向着天空中的云层里走去。

    “传说终归是传说,这个人竟然能够凌空而行,这怎么可能?”唐心在身边惊讶的叫到。我看着唐心点了点头,也比较赞成她的看法。

    “您看,我们要不要把这些棺椁打开呢?”这时,王局长对着秦风征求到。“不用了,”秦风想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好几千年了,我们不要打扰他们了。即使不开棺,现在我也可以肯定,这就是夏启的陵墓!”

    众人也极为赞成秦风的看法。于是,我们缓缓退出墓室,返回墓门口。“先将此门封好,恢复上面封土。”秦风对王局长安排到,“等时机成熟,再公之于众!”

    怀着激动难舍的心情,我们连夜返回京州。接下来,我们还要按计划前往天竺大菩提寺,探寻那串滴血菩提上隐藏的秘密。

    因为前两年曾在边境发生过一些摩擦,此时到佛陀伽耶大菩提寺和几个月前我跟艺凝到耶路撒冷一样都比较麻烦。

    经过高层全力周璇,五天以后,我们一行四人终于获得了相关方面的许可,但是,前提是不许携带任何武器。

    临近出发,我赶来在山海局和秦风他们会合。艺凝和唐心见我只是简单的背了一个军用背包,就开玩笑的对我说,一点也不像要出远门的样子。我看着她俩手里提的鼓鼓囔囔的行李包,好奇的问到:“除了几件衣服,还需要带其他什么东西吗?”

    艺凝和唐心听我说完,相互会心的眠嘴笑了笑,也不回答我,弄得我有点莫名其妙。

    本来,按照我们的原定计划,到达佛陀伽耶大菩提寺,顺利找到一些相关线索之后我们就即可返回。可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此去佛陀伽耶,竟又是一段离奇凶险的冒险旅程!